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微信好榜样

2016-07-28 望月 微果酱



Pinwest最近有篇报道, 在微信当了两年产品经理的歪果仁小哥Dan Grover离职了。本来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Dan小哥随后就加入了Facebook,而且据说可能参与到Facebook Messenger的产品设计中去。到这里情节是不是就有点像《无间道》了?


其实,不只Facebook,这些年国外即时消息、社交媒体软件都没少学习微信的设计。




【 都是谁在学习微信? 】



在我的印象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学习微信是 KIK创始人泰德·温斯顿(Ted Livingston)。他说,我们想要变成“西方的微信”。




这就很有意思了。要知道,早期的微信和米聊,模仿的鼻祖可都是KIK啊。仅仅两三年之后,老师反过来要向学生学习了。而且,在2015年,微信向KIK投资了5000万美元。


这不是腾讯第一次这么做了,腾讯赖以起家的QQ就是模仿的ICQ,可QQ越来越红火,ICQ却日渐式微,最终在2010年卖给了俄罗斯投资公司DST,腾讯拥有这家公司10.26%的股权,相当于曲线收购了『老祖宗』。


KIK并不是唯一一家希望学习微信的公司。


“阅后即焚”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希望能够复制WeChat在商业上的成功”。Evan说这话不仅仅因为腾讯在2013年投资了他们3亿美金,事实上Snapchat想学的也不只这些,接下来我还会详细说。


再来看Facebook。可以说,2014年 Facebook 大手笔收购WhatsApp,以及后来做Facebook Messenger,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受微信的影响,重新审视聊天的功用。




【 向微信学习什么? 】


Facebook等国外社交媒体平台注重的是构建最大化的社交网络,而微信不同。它强调构建一种移动化生活方式,在微信上就能解决用户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社交性的和非社交性的。微信已经变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① 沟通社交媒体与服务


在国外尚未足够重视“聊天经济”的巨大潜力时,微信已经一步步利用庞大的社交网络开辟出更多商业价值。


在微信上,你几乎不会有“不在线”的情况,巨大的用户体量、超高的使用频率使其成为汇集其他服务的非常理想的中心。并且你能看到,无论是用户还是企业,对于微信这类即时通讯软件的多功能化需求越来越大。


微信接入了本地生活服务,这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基本没有。2015年底,Facebook Messenger与Uber达成合作,用户在Messenger上可以使用Uber打车,而微信从2014年初就开始接入滴滴打车功能。除了打车,在微信上,我们可以听歌、订餐、买电影票、预约查询等等;现在,不少人还习惯将它作为获取新闻消息的渠道,很多公司还把它作为办公工具。


当然,这里少不了核心功能:微信支付。2014年上线的微信钱包,目前有4亿多用户,单单微信红包在2月份春节期间一周内就发出了80亿个。相对比,2015年全球完成的Paypal转账付款为49亿笔。


虽然微信活跃用户人数(6.5亿)不及WhatsApp(9亿),但是它的ARPU,即每用户平均收入,据估计至少为7美元,是WhatsApp的7倍。这当然离不开它的功能整合。


Facebook、Tumblr、Twitter这些社交媒体平台目前都是比较单一化,或者说过于垂直,而微信显示了移动互联网吸引人的经营模式。


② 创造应用中的应用


西方开发者热衷于打造“应用群”,而微信则更像是一个操作系统。它尽可能在一个应用中整合多功能——创造了“应用中的应用”模式,发布了开放式的API来让第三方开放者去创造各种轻量级应用——也就是各类官方公众号,包括附属软件、游戏、H5,打破了网页与应用的对立。


一些初创团队在测试1.0版本应用时,往往会通过公众号推送H5游戏或者文章,利用微信吸引第一批粉丝,比如刚刚被封杀的「柏拉图」。


开发微信公众号的好处还在于,不用费心去适配多个终端就能实现基本核心功能,并且也无须刻意与微信的外观、体验保持一致。对用户来说,他们不用离开微信也能获得页面应用的体验,更不用浪费内存去下载很多Apps。


这是一种双赢。


③ 营销方式的革新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这些社交平台上品牌营销,还停留在发布图片、推文,然后点赞、转发和收藏——一种静态的层面上。


而微信通过公众号实现了互动及更加个性化的体验,还提供了CRM(用户关系管理系统)便于开发者精确定位和分类用户,让营销推广投放更加精准,从带来了更高的转化为消费的可能性。


另外,微信是基于熟人社交和个性化订阅,你可以选择关注的对象而不是像Facebook那样获得全部人关注,这就使得品牌营销中的KOL背书和“粉丝经济”效用更加明显。


当然,我坚持广告还是要走心的。


④ 卒不及防就被发表情


最近,有“日本微信”之称的Line上市,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全球最大科技IPO,市值达87亿美元。表情包便是它的主打产品,占收入的四分之一。其表情包IP已衍生出无数产品(付费表情、影视、玩偶、贴纸等),一年狂赚数十亿。




微信同样也推出了表情包及开发平台,虽然IP开发尚未投入,但是潜力无穷。Line活跃用户还只有2.18亿,若结合活跃用户来估值,微信市值将达到可怕的820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Facebook年初又扩充了表情包,苹果也是,谷歌2016 I/O也展示了表情元素。


可以想象,如果现在没有了表情包,这世界该少了多少乐趣。




【 为什么微信在国外水土不服? 】


德国《经济周刊》杂志网站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奇智睿思创始人亚力克西·博诺姆说,“他们(指微信)预见了未来并把赌注押在了这上面”。


尽管如此,微信的国际业务发展的并不好,一直遭遇水土不服。其实国外社交媒体向微信借鉴的地方,也正是微信水土不服的原因。



微信最早是代替收费短信而生,而西方的通信费用一直比较低廉。中国人已经先入为主会借助多功能的微信平台实现各种需求,而西方人的情况则复杂的多。


在长期缺少整合类平台的环境下, 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消费方式,很难再把聊天和服务结合起来。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培养年轻用户,成为他们最开始消费服务的选择。


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但还是希望微信能够逐步顺利地拓展出海外市场。





***

本文为微果酱首发,作者是微果酱特邀撰稿人望月,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