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提问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答:作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的一出经典军事妙笔,“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几百年来惹来多少叫好声。而放在真实历史上,虽然诸葛亮没“找曹操借箭”,但“草船借箭”也确有“真实素材”:《魏略》记载,三国年间,曹操孙权在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厮杀,“东吴大帝”孙权亲自乘大船来探看曹军水寨,接着就被曹操一顿乱箭招呼,以至于孙权“座驾”上插满了箭,差点就沉水里,紧跑慢跑才脱身,“白捡”一船箭回来……
此情此景,也令多少票友们纷纷替曹操叹气:这“曹阿瞒”怎么就这么不会算账呢?你冲他射几根“火箭”,不就把他“烤”在江上了吗?何至于“白送”人家一船箭。但要叫“当事人”曹操自己说,那更是一肚子苦水:你以为三国年间,“火箭”有这么好打?这事儿,首先就得说说三国战场上的“放箭”:三国时代,中国的弓弩与冶铁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拉力120斤的单兵强弓与射程更远的重型弩,箭支也全成了钢簇,破甲能力极强。看过《魏略》就明白,倘若在水面上对着一艘战船乱箭齐发,杀伤力通常十分强大。哪怕是孙权的“专属座驾”,也是惊险死里逃生。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那样优哉游哉的“草船借箭”?那也只是小说里才有。所以,曹操“送箭”这事儿,放在三国时代的水战里,那都是常规操作,而且打起来真要命,通常不“白送”。那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呢?因为比起“说打就打”的普通箭簇来,“火箭”在那时,就太费事儿了。三国时代也确实有“火箭”,通常是把泡过“火油”的艾草布帛系箭头上,点燃后用弓弩发射出去。公元228年的蜀魏陈仓之战上,魏将郝昭就发射“火箭”,烧掉了蜀汉诸葛亮的攻城云梯,叫诸葛亮尝到了惨痛一败。可放在西北陆战上,这“火箭”好用,放在水气重的江面上,当时的“火箭”却容易熄,所以基本不用。其实何止是三国时代?到了四百多年后的大唐年间,当时的“火箭”已经大大进化,箭簇上捆的不再是艾草布帛,却是“小油葫芦”。不但能用单兵弓弩发射,还可用重型巨弩,一旦命中船舶楼宇,往往就是“火发军乱”“楼橹尽焚”。“因烈风发火弩”也成了唐军的出名打法,“水气再重”也好使。唐王朝平定高句丽的战争,以及吊打日本的白江水战,这“大唐火箭”都曾大显神威,杀得日本残兵们在朝鲜海滩上跪了一片。
但如此“强悍火箭”,成本也极高,单是这点火用的“小油葫芦”,就特别金贵,隋唐年间的“火油”,要么是昂贵的动物油脂,要么是“稍便宜”一些的植物油。但哪怕“麻油”等植物油,隋唐年间时的产量依然有限。大规模的种植生产,至少要等到两宋时。一支“火箭”的造价,自然也无比昂贵。所以这“发火弩”的给力一幕,哪怕放在“打富裕仗”的唐军里,也多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轻易不会用。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到大唐年间,诸葛亮来一通“草船借箭”的操作。像这类“小仗”,对手也不会轻易放“火箭”。理论上说,诸葛亮都是安全的。而“火箭”的大规模应用,除了有赖于宋朝年间起,植物油的大规模生产,更得益于火药的异军突起。北宋年间起,箭簇上包裹着火药,点燃后用弓弩发射的“火药箭”,迅速在战场上蹿红。比如宋神宗年间用兵熙河,一次就调用了二十五万支“火药箭”。北宋末年金军南下,打到白热化的“汴京保卫战”里,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火药箭”,甚至金军还筑起高台,与宋军敞开了对轰。这时的“火箭”,才渐渐成了常规杀器。
在以往“火箭”更容易“趴窝”,甚至曹操都舍不得用“火箭”的“水战”领域,宋代时成为战场新宠的“火药箭”,更曾创造奇迹:1161年10月27日,大英雄岳飞昔日的爱将李宝,率领3000人规模的南宋水师从临安出发长途奔袭,向盘踞唐岛海域(今山东省青岛市唐岛湾)的七万金国海军发起决死突击。呼啸,宋军以“火药箭”发起攻击,唐岛海面上一片烈火熊熊。七万金国水师,这支金国南侵的“家底”,就这么活活烧光……动辄几十万支“火箭对轰”,且在冬天里的唐岛海面上,还能打出这样的大场面,倘若诸葛亮来大宋“草船借箭”,别管天黑大雾,只要战鼓一响,接下来的画面也可以想象……而发展到明朝时,中国的“火箭”技术,也进入了井喷状态。“火箭”不但成了常规装备,且各种“新花样”层出不穷。用弓弩发射“火药箭”?这打法都落伍了。明朝的“火箭”,既有架设发射的“飞刀箭”“飞枪箭”“飞剑箭”,也有多火药筒的“神火飞鸦”,5尺毛竹做箭筒,可离水面4尺飞行3里,携带四支“飞火箭”的二级火箭“火龙出水”,更公认海战神器。另外还有一次发射数十支“火箭”的“架火战车”,变着花样打。
这一系列明朝“火箭装备”,哪怕在明朝中后期,面对装备先进火器的日本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也常常打出国威军威。比如面对葡萄牙荷兰舰队时,明军就常以快艇搭载火箭喷筒,漂亮焚毁敌方巨舰。万历朝鲜战争时的平壤血战里,明军就是以数十辆“架火战车”发射密集“火箭”,将手握精良鸟的倭寇打得稀里哗啦,杀出这场“战胜之速前史所未有”的大捷!而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最后一仗:露梁海大战,更是明朝“火箭”的巅峰杰作:面对困兽犹斗的数万日本舰队,完成合围的大明水师动用了二级火箭“火龙出水”,密集的“火箭”直扑日本舰队,露梁海面上顿时“烟焰涨天,海水尽赤”,数万凶残倭寇在烈火中哀嚎,直至化为灰烬,“倭尸及败船木板兵器蔽海而下,水为之不流”。除了几十艘小船仓皇逃生外,数百艘日本战舰沉入海底。16世纪日本“梦日而生”的侵略野心,就这样被烧个精光。
而到了二百多年后鸦片战争的前夜,“火箭”的强大威力,也曾叫当时的清朝人寄予厚望:比如面对英国人越发迫近的战争脚步,“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就认为,虽然大清水师打不过英国战舰,可咱们可以“预备火船”“演放火箭”,就用“火箭”烧他嘛。而在清军沿海军营里,“火箭”更是重要装备。比如清军的战略要地吴淞营,就装备了118个“火箭”喷筒,水师也组成突击队,靠近英军就“施放火箭”。甚至,在鸦片战争里的广州战役前,主持战事的“大清王爷”奕山,也从京城带来大批能工巧匠,到了广州就加班加点不惜血本,把明朝以来的各种强悍“火箭”造了个遍。然后紧急部署部队,打算用“火箭火攻”英军,来个出奇制胜。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鸦片战争里,何止清军有火箭?英军也装备了近代先进的“康格里夫火箭”,无论射程还是杀伤力都碾压清军。几次交锋下来,清军的火箭“烧不着”英军舰船,比如奕山精心策划的突袭,打了半天才烧了英军的几个小舢板,可人家的“康格里夫火箭”一轰,奕山就吓得仓皇逃窜,广州城都几乎沦陷,最后还靠花钱赎回来。可即使这样,也拦不住人家“奕山王爷”,在奏报里敞开了吹,还是拿“火箭”做文章。一会说自己“抛掷火箭火器。焚烧三桅兵船一只”。一会又说观音菩萨显灵,当场“展袖拂火”,让英军“火箭炮弹,无一延烧。”明明是打仗,硬是吹成玄幻小说。可就这种玄幻小说都不敢写的剧情,当时大清的道光皇帝还真敢信,看了就给观音庙题字,君臣好一顿庆贺,全不知前线正丢盔卸甲。鸦片战争为何打成这样,看看“火箭”的事儿就明白。科技进步的意义,落后挨打的教训,“曹操为何不放火箭”这事儿,背后就是多么警醒与领悟。参考资料:王兆春《中国火器史》、李湖光《大明王朝的火器战争》、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装备》、司今《中朝抗倭战争中的露梁海战》、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杜车别《明冤》、刘鸿亮《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火箭技术和性能研究》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男同胞必看!为什么不要惹女性生气,科学答案来了!
▷ 公交车座椅上为什么会有个“洞”?
▷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必须要告诉你真相
▷ 哈哈哈哈…...小伙放声大笑后合不上嘴,医生:你关节炎犯了
▷ 今儿这篇推送,您要是能一字不差都念对,那您太能个儿了!
▷ 战场上真有人用战友尸体挡子弹吗?这样真能挡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