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你一看比赛,支持的选手就开始输?
奥运赛程接近尾声,各国选手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比赛。
虽然我们已从需要靠金牌来提振民族自信心的时代走出来,可以更平和地面对体育比赛中正常的输赢结果。
但肯定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支持的队伍或者选手在比赛中获胜,也会因为他们的失误或者挫败而紧张焦虑。
这种期望和刺激,也是体育比赛引人入胜的关键。
比如最近网络上有一个热门的问题:
为什么每次看比赛直播的时候,总觉得只要自己看,支持的选手或者球队就各种失分,而自己关掉不看的时候,似乎又开始赢球,但如果再打开看直播,觉得又会输。
久而久之,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霉运体质,不适合看直播?
不过请放心,你真的没那么强的气场。
而且有这种“一看比赛就输”的感觉的人非常多,如果真有这样的气场,大家这样轮番看,运动员就只能一直输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为什么会把运动员输球,和自己看比赛这两种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建立如此强的因果关系心理暗示。
这是因为人有很强烈的“因果需求”,也就是当两个不相干的事情同时发生,我们会倾向于将他们连接在一起,认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需求来自人的未知恐惧,以及对安全感的诉求。
也就是说,人类更趋向于生活在有安全感的环境(毕竟太作死的话早就灭绝了),所以对于不能解释的事情,往往有很深层次的恐惧,于是就会为了要一个解释,而强行建立一个因果关系。
其实不仅是人,动物也是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B.F.Skinner 曾经设计过一个叫做斯金纳箱(Skinner box)的著名实验装置。
这个箱子又叫 operant conditioning chamber,直译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室”。
使用这个装置,科学家可以观察动物在特定行为模式下的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有很多使用这个装置的著名实验,比如教鸽子打乒乓球或者操作导弹之类的。
我们都学过动物的条件反射实验,比如每次给狗狗喂饭前敲铃,养成条件反射之后,只要听见铃声,狗狗就会分泌唾液。
但有时候动物也会自己寻找因果条件,在斯金纳盒子实验中,有时候会发现,定时或随机给鸽子喂食,喂食本身和鸽子的行为无关。
但鸽子如果碰巧连续几次都在做某些动作的时候赶上喂食,那它之后就会增强做这些动作的频次,相当于人类用特定仪式“祈祷”食物。
这样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很常见,比如我们一直说的养生行业,就是建立在“吃了什么就如何”“做了什么就如何”的强行因果关系之上。
比如,如果一个人连续几次考试前吃包子,都遇到自己擅长的题目,以后就会在考试前坚持吃包子;
或者基金经理们为了业绩而自己摸索出来各种“吉利”习惯。
因为考生无法控制考官出什么题目,基金经理们面对市场的走向也总无可奈何。
在这类“无法掌控”的场景中,人就会需要一些其他的“因果关系”,来给自己安全感。
而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在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也完全无法对比赛有任何干预。
这种“无法掌控”的场景,会引发我们的不安全感。
于是就需要一种因果关系,来让我们感觉自己可以用某些方法,来影响比赛结果,哪怕这种方法是简单粗暴的关掉电视或者直播。
不过有趣的是,选手的输赢相对于我们看不看,原本就是随机的。
但坊间的传闻却不约而同地,大都是“我一看比赛就输”,而不是“我一看比赛就赢”。
所以当他打开电视的时候,哪怕赢和输是五五开,甚至赢多输少,但在情绪感知中,“输球”时候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却是远远占据了更高的比重。
所以,寻找一个“避免输球”的方法,在潜意识中,就超过了寻找一个“必然赢球”的方法。
于是,当我们看到自己支持的选手或者队伍赢球的时候,并不会想到要去寻找什么“行为方式”。
但当看到他们输球的时候,就会产生必须找到一个因果关系,才能得到解释,才能让自己安心的需求。
而这样的经历在不断的重复中增强,最终变成了“我关掉不看,他就不会输球了”的解决方案。
所以,请不要担心,虽然你可能总觉得自己一看比赛,支持的选手或者队伍就会输。
但这只是一种常见而自然的人类心理现象,既不是什么心理问题,更不是什么运气问题。
不过,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会有一些损失:
因为当你觉得“一看就输,不看就赢”而选择不看,那就会错过无数你支持的选手队伍获胜的精彩瞬间了。
来源: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一群爸爸的科学亲子育儿媒体。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更多夜读,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放心大胆地看比赛吧!
给身为资深观众的自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