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月圆夜,中国人又办了件大事!震撼世界!

2016-09-16 人民网

  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2年,主要任务是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关键技术。


  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后,将开展平台和空间应用载荷测试,并于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前,做好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的准备。


  长征二号F T2火箭与之前的长征二号F T1运载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6次飞行。


  浩瀚星辰的征途已经开启,太空,中国天宫二号来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28qmh5jd&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起回顾一下天宫升空的精彩瞬间——


🕒长征二号F T2火箭点火,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







🕒长征二号F T2火箭一二级分离。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分离,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太阳帆板展开。




🕒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长张又侠宣布: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人民网记者见证天宫二号升空


  中秋夜,我们共同仰望星空,不只为那一轮明月。


  坐落在北京航天城正中央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月圆之夜,充满了兴奋与激动。这里,人们无暇欣赏美丽的月色,也无法品味与亲人团圆的温馨,所有的科技人员都严阵以待,等待天宫二号发射这个即将点亮夜空的中国时刻的到来。


待发射4小时准备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 人民网记者 冯粒 摄


  继天宫一号后,天宫二号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的关键之战;对于北京飞控中心来说,这是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的荣耀之战。20年来,这里见证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中国时刻。就在2个多月前,他们刚刚圆满完成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5年前,他们遥控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首次太空交会对接;17年前,他们成功牵引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遨游苍穹。


  2016年的中秋夜,在这个曾伴嫦娥奔月、送神舟飞天的中国航天飞行控制“神经中枢”,他们再一次为天宫壮行,开启中国航天领域的又一个中国时刻。


  “30分钟准备!”调度声响,脚步声急。透过中心飞控大厅巨幅屏幕上的实时画面可以看到,发射场的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正在撤离。随着点火时刻的临近,飞控大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起来。每一位参试人员都紧盯电脑屏幕,每一声调度口令都紧扣着人们的心弦。


  此刻,坐在飞控大厅任务指挥席上的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中心副主任李剑却目光沉静,胸有成竹。尽管中心飞控面临着任务周期长、试验项目新、技术要求高的严峻挑战,但科学完备的飞控方案、稳定可靠的软硬件系统、以及中长期定轨预报、短弧段快速测定轨等一系列关键飞控技术的突破,给了飞控人足够的底气和信心。


  现在,他们万事俱备,只待中国时刻的到来。


  “1分钟准备!”现场总调度戴堃的声音再度响起。最后1分钟,等待时的沉静与忙碌时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0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此起彼伏的键盘声音,来去匆匆的脚步声,短而急促的呼吸声,声声铿锵,正如中国人走向太空的步伐,充满了自信与力量。


  “10、9、8……点火!”


  22时04分,飞控大厅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大屏幕。伴随着大地的轰鸣声,橘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打破月色的宁静,照亮黑暗的夜空。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都伴随着腾飞的火箭,飞向深邃浩淼的太空。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来自不同方向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响起。中心飞控科技人员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实时画面,紧张地处理着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串串数据信息。在他们的手中,这些数据将转化为飞行器的实时状态,有如手中握着一条无形的线,时刻掌握天宫二号的脉象。


  “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器箭分离!”随着天宫二号越飞越高,飞控大厅里掌声一次次响起。


  随后,天宫二号以昂扬的姿态扑向太空温柔的怀抱。也就是在这一刻,任务的接力棒正式传递到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手中。


  “帆板展开正常!”天宫二号成功打开了太阳能帆板。


  在与大厅一墙之隔的轨道室机房里,轨道工程师张宇正争分夺秒地计算着飞行器的入轨参数,这是“接力棒”交接至关重要的第一棒。天宫二号是否成功入轨,“接力棒”是否成功交接,一切都看张宇的计算结果。


  此刻,技术人员在等待,工程领导在等待,全国人民都在等待!


  当总调度戴堃的声音如约传来,“天宫二号已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展开,工况正常!


  掌声再起!欢呼再起!喝彩再起!


  飞控人无暇欣赏人间的中秋月色,却用别样的诗情画意献礼祖国的飞天之梦,用崭新的胜利开启了中国航天新的起点。


大家都在看


无数外国人惊呼:中国这三十年到底干了什么?


还玩“全球召回中国除外”?这次不行了!


舒肤佳等抗菌皂在美国被禁售?真相是...


(综合人民网科技频道 作者:贺迎春 赵竹青 王艺锭 祁登峰 韦琳可、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官方微信)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李兵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