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路大夫来了!”

人民网 2021-09-23


一名北京姑娘,大学毕业后坚守陕北佳县53年。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改变了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和观念。她是原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要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她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兑现了曾经的诤诤诺言。如今77岁的她,依旧坚持义诊,为佳县人民服务。


“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是属于佳县的”

个头不高,性格开朗,77岁的路生梅说起话来思路清晰,京腔和陕北话自由切换。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路生梅的电话不断,大多数是预约来家里看病的老乡。


“找路大夫不花钱又放心,一个药方子十来块钱就能看好。”来自佳县黄河对岸的山西临县高家湾的高俊娥又来了,这一次是带着小外孙来看病。“我有三个孩子,小时候都找路大夫看病,大小病都能看好,我们相信她。”


群众来家里找路生梅看病。人民网记者吴超摄


像这样每天来家里找路生梅看病的老乡还很多。戴好听诊器,认真耐心询问病情,只开便宜管用适量的药方,不收取一分钱,这是她退休后每天坚持的工作。


佳县县城黑龙庙拐177号,院子里的一孔窑洞是路生梅的家,窑洞虽然简陋,却整洁干净,墙上的黑白照片将我们带回了那个艰苦的岁月。


1944年1月,路生梅出生于北京后海西沿15号,青少年时期她品学兼优,1963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


“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1968年,24岁的路生梅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成了当地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佳县挨着黄河,可以吃大鲤鱼。”当工作人员宣布分配去向时,念完她名字和单位后,她清楚地记得工作人员这句话。


佳县在哪儿?路生梅没有任何概念,1968年12月5日,路生梅踏上了北京至西安的列车,一声汽笛长鸣,火车徐徐开动,车轮向西,那一刻路生梅的眼泪止不住哗哗往下流。


佳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条件艰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路生梅说:“县医院是两孔破窑洞,周围的荒野遍布坟头。喝的是黄河水,而且每人每天只给一瓢。睡的是土炕,还要忍受虱虫叮咬。”


除了生活的艰苦,让路生梅更为揪心的是当地群众医疗常识的匮乏。来佳县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当她急匆匆赶到时,眼前一幕让她惊呆了——一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来剪脐带。路生梅一把夺过剪刀,一边消毒一边告诉老婆婆: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破伤风杆菌就会顺着脐血进入小孩的体内,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现在说起这些难忘的出诊经历,路生梅依旧很激动,也正是因为见证了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路生梅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落后的医疗条件和观念。“为党工作五十年,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她怀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在入党申请思想汇报中表示。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起,整整60年里,路生梅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条件艰苦,为什么能在这里坚守半个世纪?“这里的群众需要我”,这是路生梅的简单而纯粹的答案。


“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

“有没有想离开过佳县?”


“说实话也想过,但是当时在佳县已经有了丈夫和孩子,更割舍不下佳县人民的情意。当时我已不属于北京,我属于佳县,这里有我的承诺。”面对亲朋好友的邀请,路生梅婉拒,更加坚定地留在了佳县。


1984年医院分科了,由路生梅初任妇儿科主任,创办小儿科。“花小钱、治大病,杜绝吃拿卡要”,路生梅给科里定了规矩,“医生对病人必须一视同仁,对贫困老百姓以自己的善心扶贫、以自己的仁术救命。”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路生梅东奔西跑,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到西安儿童医院进修,护理技术提高很快。当时佳县是全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地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然而佳县医院小儿科在全地区小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而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因此路生梅和科室的医护人员们常常走村入户。


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路生梅穿着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崔家畔村出诊。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覆盖着厚雪,每走几步就会滑一跤。近两个多小时里,她摔了40多跤。有时碰到大下坡,干脆躺在雪地上往下滑。


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患者病情很重,路生梅就住下来,直到病人完全好转,她才离开。


经过多年的发展,路生梅亲眼见证了佳县人民医院从一个近似乡镇卫生院的医院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医疗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她的理念和原则传承了下来。


走进佳县人民医院,现任儿科主任武艳正忙着接诊,她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依旧坚持少花钱治大病、不花钱能治病的原则,坚持不滥用抗生素、不滥用激素的传统。这些年,只要有儿科方面的疑难病例,一个电话,她(路生梅)都会随叫随到。”


“生如火花,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

1月31日晚,“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在央视首播,路生梅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全过程。当她看到女儿的真挚表白和首都医科大学授予她“济世修德”杰出校友奖后,路生梅回忆起50年的从医路,她激动得泪流满面,“为自己感动,当时那么苦怎么就过来了呢?”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她继续留在了佳县,除了每周到医院义诊之外,平时来家里看病的人很多,只要来病人,路生梅会立刻放下饭碗、放弃睡觉,认真诊治每一位患者。


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


“我回京探亲时,电话还是一直响,都是病人来电,问我啥时候回去。”路生梅说。五十三载已过,但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


“路大夫来了!”2月23日,记者跟随路生梅走进佳县佳芦镇敬老院,她是这里的老熟人,定期来这里义诊,她熟悉这里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


“脑梗住院了吗?平常血压高不高?”听诊、测血压,路生梅一一叮嘱。“动作慢一点,每天要坚持练。”在敬老院院子里,她教老人们如何使用健身器材。


路生梅闲不住,除了义诊看病之外,她还组建了老年志愿者团队,带动身边更多的老年人做公益,为社会做贡献。“正是路大夫的事迹感动了我,我才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李爱峰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76岁高龄的路生梅主动请战驰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并向党组织递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她的事迹一经报道,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她也先后获得了“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2020年全国“诚信之星”、“三秦楷模”等荣誉。


“她说其实自己并不优秀,也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成就。万水千山只情系铁佳州,从北京到陕北,从韶华到白头,情愿用一生的守候,为了理想会坚持到最后。”陕北说书《路生梅礼赞》在耳边回荡,路生梅又开始了忙碌,她说:“今年我打算到中医医院学习小儿推拿,办个学习班,把小儿推拿进行推广。”


她还说:“生如火花,人的一生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能量,我继续发挥能量,做群众身边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


往期推荐
这首单曲上线,网友:爱了爱了...
“冰窟哨所”,被暖到了!

责编|翟巧红     编辑|姜越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记者:龚仕建 吴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