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富?大壮和小美陪你一起共度大萧条
什么是财富?说实话小美在30岁之前从来没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思考呢?非要思考的话,财富不就是钱股票房子车子吗?大不了再加点知识财富、精神财富之类的,这还有什么好思考的。
确实,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压根不会给我们机会去思考。而往往越是重要的问题,越不会给我们机会思考,恰恰正因为它足够重要,所以历史上有足够多的人去思考讨论总结,早就悄无声息的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压根不给我们机会去思考。
小美这里举个例子,是个广为流传的社会学实验。
一个大笼子里,放五只猴子,暂且给它编号1-5号,然后笼子一角挂一串香蕉。只要有一个猴子试图去取这串香蕉,顶上就会有个高压水龙头自动打开,把所有五只猴子都喷湿。
一开始每只猴子都去尝试最后都没落得好下场,慢慢都放弃了,唯独这个3号猴子最调皮,屡战屡败,然后其他猴子不干了,3号胆敢再去取香蕉,还没走到跟前就被其他4只猴子拖回来揍一顿,然后这五只猴子就都达成了共识,香蕉不能碰。
共识形成以后,实验人员把自动喷水装置关闭,并开始每天汰换猴子,取出一只老猴子放入一只新猴子,比如把6号放进去1号换出来,6号一进去就试图取香蕉,被揍一顿老实了,再换7号进来,7号敢取的话6号跟着一起揍它。周而复始,五只猴子已经早都不是最初那五只了,都实验到第51-55号了,而喷水装置也早就关闭了,即使取香蕉也不会被喷了,但是,所有猴子都坚决不动那只香蕉,新来的敢动就揍他。
那么为什么这些猴子不去想为什么不能动香蕉呢?其实某种意义上就跟我们为什么不去想什么是财富一个道理。不光什么是财富这个问题,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是如此。
所以,能跳出来去思考某个看似天经地义的问题,就已经超越了90%的人。
我们公众号为什么不欢迎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们,一方面是鲁班门前弄大斧,人家知识渊博小美辩不过甘拜下风,另一方面小美还想保留一份纯真的思考问题的机会,如果不是当初小小年纪为了考试得分背了无数遍钱是一般等价物,也许小美还能早点自发思考下啥是钱。
本来死记硬背之余也还是能思考下的,可是现实是如此的残酷,有件事情让小美痛了十几年才翻案。记得那是小时候历史课本,讲一位伟大航海家,好像叫麦哲伦,课本原文说他后来去了菲律宾,被当地人杀害。然后期末考试出了道题,问大航海家麦哲伦被___杀害,我填写了菲律宾人,最后没得分,就因为这道题扣的这分,导致我排名比同桌低了一名,从此抬不起头。而这道题最后标准答案是:当地人,尽然全班很多同学都得分了,这个事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自我怀疑了好多年。
回到正题,什么是财富?这些年小美为搞懂这个问题,前后也看了几十本书和无数专家解答,说实话这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无非是找出一种说法,能够让自己突然开朗即可,而不是似解非解。吃饭也思考,游泳也思考,睡觉也思考,日积月累,尽然逻辑完备的自创出一条思考路线,对比下什么奥派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那咱的也可以称作小美经济学吧,如有雷同,纯属有人抄袭咱,如果有哪位大师确实很早公开发表过类似逻辑,那小美更会乐死,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啊,小美不枉此生。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钱,钱和财富的区别是什么?
钱,也就是货币,我们小时候都学过,钱是一般等价物,后来发展到金银铜钱,到后来纸币,到后来数据库电子记录,现在各国又在探索去中心化。
因为对后面分析很重要,我们还是拿最初的案例来形象化一下。
假设最初社会只有两个人,A和B,俩人都需要吃和穿,A能搞定食物但不会做衣服,B会织布制衣但不会打猎,每个人的理想生活自然是有吃有穿还不累。最初,A每个月打猎3天就够吃了,剩下27天得用拙劣的技术去制作衣服御寒;而B只需要花3天就能制作出和A花27天才能做出的一样的衣服,但是剩下27天去打猎刚刚和A花3天效率一样。
俩人整整忙活一个月,过着这样水平的生活,后来A跑去和B说,拿我3天打猎到的食物换你3天做到的衣服怎么样?B一听太开心了,可以拿自己3天就能搞定的衣服去换到自己需要27天才能打猎到的食物。这就是物物交换。
于是,俩人从今往后,每个人每个月只需要干活6天,就跟之前分别忙活一整月的生活水平一摸一样了。光一个物物交换,就能让俩人总效率提升好几倍。
那因为此时此刻还没有货币,所以用来思考这个时候什么是财富,会比较纯粹和简单。这个时候什么是财富呢?
在俩人物物交换之前,A忙乎一个月的财富是什么呢?他获得了够一个月吃和穿的物质,B也是,这算他们的财富,而在A眼里,衣服的价值是食物的9倍,B眼里食物的价值是衣服的9倍。
但是发生物物交换之后,他们的财富是什么呢?同样工作量下,A可以一个月打猎30天,自己吃3天量然后拿3天量去换衣服,剩下攒的食物还够吃8个月,B也一样,这时候在他们眼里,衣服和食物价值相等了。
但是食物会变质衣服会过时虫蛀,而且现实中有成千上万种商品需要,人们面临着交换需求巧合和时间巧合的困难,所以急需要一个中间品,具有易储存,稀缺不泛滥等特性,于是最初货币诞生了,白银黄金首当其冲。
好,到这里我们停一下,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如果存在一种硬通货,比如某种食物,永不变质,体积小易储存,1克就够吃一年补充1年能量,生产1克需要付出大量劳动成本。岂不是天然就可以当货币了,可惜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历史上倒是曾经出现过布帛当货币,但还是不满足上面条件。
如果真有这样的东西,那今天很多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比如怎么让财富对抗通胀不缩水,都换成这个东西就行了,买啥房子,和这个比起来,房子又大又不能移动,还面临折旧地震等风险,即使抗通胀,在面临极端情况下吃饱肚子的需求永远要高于住的好一点的需求。
如果真有这个东西,对现在社会绝对是个颠覆,金融和贸易的形态将会大不相同。你想想石油,对普通人既没用又难携带储存,都能成就石油美元进而影响世界格局。不妨仔细想想,到目前为止,确实找不到一种东西,满足人类刚需且体积小易储存不变质这几个条件,以至于茅台酒都是不错的选择了。
第二,需求巧合好理解,即使物物交换大不了费点劲多换几轮,货币的出现只是让商品交易变得更高效了,但时间巧合呢,好像有点从根本性上改变了性质。
啥意思呢?还拿上面的例子,因为食物会过期,所以没有货币的时候,A和B只能不停的工作,假如说A想一年干两个月,攒好够吃一年的食物和换好一年的衣服防寒,是不可能实现的,有的人会杠说可以做成腊肉,那A可以干一年休息十年吗,即使现代有冰箱,你家冰箱十年前放进去的肉现在还想吃吗。那有了货币后,就可以实现了,A和B年初都分别猛干两个月,都卖成钱,然后后面10个月需要吃的穿的,就拿钱去买回来。
真的是这样吗?那又想当然了!我们得细化下,把货币金钱的来源考虑进来。
A和B,都没有钱,谁第一个有钱呢,我们假设是C,从金矿里挖点金子来(或靠暴力强制发行纸币)。
这时候前两个月A和B把手里多余的食物和衣服都卖给了C,从C手里换了黄金,C把金子换成了生活物资,我们就不管他怎么消耗掉了。
然后结果是啥,从第3个月起,A和B如果不干活都得饿死冻死了,因为全社会不再产生新的食物和衣服了,手上的黄金又没用除了当首饰的价值;那么这时候A和B不想饿死冻死,只能每天干点活,比如恢复之前,A还是每个月干6天,把多出来的三天卖成钱,同时用钱去买自己需要的衣服,这时候你觉得物价还会跟之前一样吗,A和B手上都有之前两个月拼命干攒的钱,但是钱没用了买不到所需物品才被逼继续干活,这就是典型的通货膨胀。
从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理解,黄金本身是C对A和B的债务,A和B愿意把物资换成黄金,本身是预期未来可以把黄金再随时换回物资的,黄金是一个有稀缺性不可伪造或暴力背书的欠条而已,欠条不就是债务吗。
那A和B年初干两个月销售后攒的钱,还是他们的财富吗?一切安好如预期的情况下,可以算是,毕竟大家脑子里预期的财富,本质上是当下和未来能够兑换成多少东西。
到这一步了,是不是对什么是钱什么是财富的认知有个雏形了?绝大多数人用尽一生努力追逐的“钱”,仅仅是一个债权,一个承诺。这个钱能代表多少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
第三,我们暂且放下社会只有ABC三个人的假设来继续思考下,这时候社会上将有成千上万种商品的生产者以及不同的需求方,那么全部生产者同时不干活几乎不可能,生存的本能驱使社会发展,无非是快和慢而已,而C这类生产钱的一方,可以是金矿主,也可以是政府依靠暴力背书凭空发行纸币,也可以是银行钱庄进进出出。
那么这时候一定存在一部分人,他们跟前面A和B相反,他们可以提前把未来的生产力卖掉,换成当下的物资,也就是去找C借款,欠一笔债,未来慢慢还掉。当然一部分人借款,是为了提高未来生产力,比如借钱投资建厂;还有一部分人借款,是纯纯的提前卖掉未来生产力,比如普通打工仔贷款买套房子,几乎把未来30年的劳动提前卖掉。
这点背后,其实细思极恐。投资建厂的如果预期的未来生产力没达预期,俗称老板破产。但对大多数打工仔,不管你是大厂总监还是小厂前台,把未来30年的劳动提前卖掉,可如果未来30年的劳动不及预期呢?
1929年美国大萧条期间,经常出现一种情形,一个工厂只招两个普通工人,门口排队要面试的上千人,更有隔壁州听闻这里有工作机会而翻入货运火车厢里,数列火车轰隆隆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残酷的现实是,别说未来30年的劳动了,很多人连未来3年收入是否能稳定都心里没底,尤其最近连美国巨头互联网大厂都动辄裁员上万人。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跟大壮和小美一起弄清楚整个社会经济运转底层逻辑,提升自己认知,聪明应对接下来的百年变局十字路口,争取不要浪费一次百年难遇危机,迎接一生一次的机会。
现在我们回到现实社会中类比下,假设中国13亿人,人人都很富裕了,人人有房有车且都存了几百万现金,按现在社会运转情况,几乎可以支撑13亿人不用工作只享受无忧无虑生活50年了,那假设大家都没那么高追求继续赚更多钱了,从明天开始,绝大多数人都开始享受生活了,反正有房有车几百万存款,够花后半辈子了。
那么,明天会发生什么?你今天拥有的房车和几百万现金,是多大一笔财富呢?什么是财富呢?好好模拟思考下,也许,这个未来不完全是假设呢?
这里插个真实故事,我小时候大概90年左右,当时万元户牛逼的不得了,有个远方亲戚当时已经有10万存款了,相当于10个万元户,当时普通公务员一个月工资才两百块钱,他当时想通了觉得这辈子衣食无忧了,还辛苦奋斗啥,知行和一了,然后就是五六年前听人讲起过一次他落魄的生活。
如果全社会人都积累了大量财富,没人干活了,那么所有人所有积累的财富将灰飞烟灭。所有人的财富,都得体现在当下和未来正在干活的人的产出上。你当初拼命干活赚钱,是为了将来即使不干活也能享受,而你享受到的是将来有人通过干活给你带来的生产和服务,而这些人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干活为更将来的自己积累财富。
或者换个说法:
如果美国再来一次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波及全球,没活可干了,那么大部分人积累的财富将灰飞烟灭。所有人的财富,都得体现在当下和未来正在干活的人的产出上。你当初拼命干活攒的钱,自认为是积累的财富,是为了将来即使不干活也能享受,而你享受到的是将来有人通过干活给你带来的生产和服务,而这些人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干活为更将来的自己积累财富。
(上面这两段话,是我们整个逻辑的核心结论之一,不理解没关系,后面我们会很详细的来解释和印证。)
社会总是得偏向于当下干活者,反过来这就要求对历史上干活的人所积累的财富必须贬值,对经济最基本的刺激,必须要有温和的通货膨胀,相当于激励所有人都得动起来不能躺下享受。
当然对富豪来说,投资也算干活,要不直接投入生产,要不投入股票二级市场,推动股价上市公司进而募资最终投入实体生产服务环节,或者你存入银行最终贷款给企业。只不过,收入高的直接投入生产确实风险大,而存入银行即使经济增长也只享受着那点利息,大概率又跑不赢社会需要的温和通胀,或者反过来说,社会需要的温和通胀必须高于存银行躺平富人利息,才能够满足刺激干活刺激当下经济的初衷。
有了上面的铺垫,现在我们来思考下今天的主题:什么是财富?
我们把财富定义成一个长期过程,有最终实在消费结果的。
例如甲和乙同样在30年前有3000块钱,当时一头猪300块钱,甲当时每年买一头猪用了10年时间买了10头猪吃掉花光了;乙存银行到今天加利息总共5000块钱,然后总共买了1头猪花光了。那么同样是3000块钱,甲对应的财富是10头猪,乙对应的财富是1头猪。
你今天的财富多少,取决于未来你花光在今天的所有钱和资产而能累计兑换来的刚需等价物,在中国CPI指数权重最大的是猪肉,所以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拿猪来代替(美国是房租,反正吃和住在任何时代都是刚需)。
从微观角度,假设你现在有房有车有存款有股票,房子100万,车子20万,存款股票共80万,那么折合200万的钱。现在猪假设5000块钱1头,那么你卖掉房子车子股票后的所有资产,能买400头猪。
猪肉这东西,假设不管任何时代社会,都是刚需人都要吃,不像货币或者哪怕黄金受各种因素影响,所以猪肉更适合做一般等价物。不管古代还是现代还是未来,衡量一个月工资多少高还是低,你说多少钱或月薪几两黄金,没感觉,但你说我一个月工资在当时能买多少头猪肉,那对比起来就很清晰。
那回到这个例子上来,你现在的财富如果立马都消费了,是200万元价值400头猪。(但不可能立马消费掉,所以我们才有必要深度了解清楚什么是财富。)
所以,你这现在200万元到底是多少财富,是一个未来动态的过程,相当于你未来每次消费完之后,记录消费折合当时物价能买多少头猪,然后全部加起来折合多少头猪,这是实实在在的财富。这里只算躺平后的纯消费,如果部分去投资了,那就摘出来单独考虑不影响。
这样的话,下面列几种情形:
有的人在今天的200万元,实际财富价值400头猪,比如他明天就全变卖成现金胡吃海喝周游世界几个月花完,这种绝对做到了财富保值,稳稳的400头猪,除非接下来半年通货膨胀比较猛,那怎么着也价值300头猪了,只不过是消费水平不符合自身实力而已,从财富的角度是没问题的,反而是聪明的,主要受限于猪没法便携储存保质。而你今天的200万,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200万资产,真的是这样吗?首先哪怕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跟你有了一样的想法,纷纷出来卖房子想把房子变现100万,立马所有人房子那100万可能就变成20万价值了(目前二手房平均挂售率也就2-3%),那只是个账面数字而已,下面的宏观分析会再具体阐述这一点。
有的人的200万元,实际价值可能只剩1头猪了,比如这人变现了这200万一直放着,500年后,可能能买一头猪就不错了。
还有一种情况,没变现,维持资产结构不变,500年后就剩房子了,股票大概率归零了因为即使连做到百年企业都不到百万分之一成功率,不考虑房产税维护修缮这些的话,那500年后这房子卖了能买多少头猪,就是此时这200万对应的财富。也许到时候战乱废城,可能流浪汉都看不上一头猪都买不起,也许世界大发展人口500亿你的房子又在核心位置拆迁盖千层高楼,一下给你拆迁补偿1万头猪对应到时候的钱。(这里又涉及一个价值观问题,有的人觉得我死了哪怕遗传给后代吃1万头猪对我而言价值为0,那就只能计算有生之年能兑现的,遗产对应的财富为0,有的人觉得传给后代的财富是实实在在的。)
对普通人,财富积累的社会规则,从来是不讲契约精神的。(对那些掌握着垄断影响着政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大家族牛逼人,不在我们讨论范畴。哪怕你有百亿身家,大多也终究是普通人。但对普通个体而言,利用好社会规则不讲契约,反而能抓住机会发达,太讲契约了财富固化了,能有我们什么机会?)
接下来,我们从宏观角度分析下:
我们看下全社会所有人当前的总资产(大家眼里的财富),这几乎等于把13亿人每个人自认的身价加起来。全部房子按市价,全部股票按市价,全部现金,全部车子这种消耗品的市价,拥有的非上市企业股份按企业资产折合到自己身价上来。比如按那些福布斯排行榜计算身价方法给13亿人挨个算一下加起来。
那么这些总资产,意味着所有13亿老百姓心理觉得他未来的生活保障,也就是未来随时能换多少头猪。还是那个逻辑,可能13亿人都躺平不上班,平均下来的话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安稳躺几十年了。
查了下公开数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称,2020年我国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300万亿元,我们平均下,正好人均100万,其中M2是210万,就当成是所有个人企业现金活期定期存款总共这么多,剩下的超过1000万亿,是需要卖掉才能变现的资产。所以,大家的自认为的身家,超过80%其实是无法变现去消费的,一旦哪怕有一小部分人去变现,价格就会崩塌,比如突然上海多出100万套二手房挂卖,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一计算自己房子一卖值好几百万,然后日常自然可以高消费的心理。只不过,凡事都是双刃剑。
所以,即便只有少部分人按当下的身家当下的资产价格全部变现,然后按当下的物价去换回400头猪的财富,甭管猪是否会过期变质吃不吃,都是很难的一件事。
再回到宏观财富角度来,我们思考下我们当前的总资产和GDP的关系。社会总资产,几乎等于全社会每个人自认的当前财富加起来,GDP是每年大家生产的东西加起来的总价值。
首先,大家之前赚的和积累的总财富,因为有GDP,从而可以用来在今年购买新生产的东西,总而言之,历史资产或者说财富因为当下GDP而有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历史的资产和储蓄价值,是通过现在的GDP来背书的。
其次,大家历史的负债,将是未来居民参与生产创造GDP的强力主观鞭笞,你说你的房贷逼迫你以后30年每个月工资的大头都得用来还债,能不努力工作生产吗。正常来讲是这样的,也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比如,你想努力工作,再努力都找不到工作了,再比如出现了极端通货膨胀,当时借了100头猪的钱,现在搞一头猪卖的钱就够全还清了。
再次,GDP对财富而言是天然带杠杆的。GDP强势增长时期,那我资产价格可以放心涨啊不担心未来无法兑现。这就特别有点像股市的市盈率估值。你有这么高盈利且增长喜人,那市盈率搞高点一点不担心啊;你有这么强的GDP和增长,那资产价格与GDP比值搞高点倍数,同样不担心啊。
可是,爱因斯坦不是年年有,科技大爆炸不是每个时代都能赶得上。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经历的人类社会科技爆炸引起的生活方式翻天覆地变化程度,短短几十年已经超过过去几千年了。
如果100年后科技还跟现在差不太多,没有质的突破,很难想象吗?反正在过去几千年里几乎任何时候都可以闭着眼说,未来一百年和现在没啥大不同。
如果VR终究没有想象中的体验突破,如果火星移民终究是极少数人的极限旅行,如果脑机互动终究无法突破屏障,如果真的100年后,其实都别说100年,就说30年后,科技跟现在差不太多,没有大爆炸再引领全球狂蹦下一个阶段,也许甚至大概率,社会的发展会让我们很不适应,比如美国再来一次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
美国会不会再来一次大萧条?如果真的再来一次,对我们的财富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也许我们公众号未来数年的所有分析,都是为了搞清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美国会不会再来一次大萧条?
关于这个我们有一篇专门的文章详细分析,点击查看>>
但不妨我们找几个伟人最近的观点感受下:
前几天G20会议上主席的发言,原话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处在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这每个词,都肯定是经过斟酌的,而依然写的这么严重。如果还觉得像是08年金融危机那样,充其量十几年一次,不是百年未有;如果仅仅是对某个国家很重要,那也充其量是某个国家的十字路口,而不会轻易用人类命运这样的词汇。
而最近美国商业巨头贝佐斯则直接建议,“人们应该为应对潜在经济衰退做好准备”。
有人问美国再来一次大萧条跟中国有什么关系,没啥关系,只是这样写文章可能不会被删,伟大的祖国可能充其量会在短期一二十年受到牵连而已,长期来看必将碾轧美国成为人类命运领路人。那么短期这一二十年我们的财富如何应对,可以就当我们是美国人一样看待就好了,而长期中国超越美国引领全球,这个过程中将会带来无数的机会,我们务必提前布局准备确保能抓住一些,因为这是百年一遇的,错过了实在可惜。这个提前布局的时间点,可能就在未来五5-8年内。
如果真的再来一次,对我们的财富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回顾下1929年美国开始进而引发的全球大萧条。
关于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历史景象,我们有一篇专门的文章详细分析,点击查看>>
先放几张对比图,74岁李鸿章在美国看到了什么?为何回国后一言不发,真相是什么?
放这几张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刚开始小美自己都觉得,拿1929年大萧条来代表百年一遇的危机,是不是不太合适,毕竟1929年还是旧社会,本来就很落后再萧条能萧条到哪去?别说1929年了,就拿七八十年代父母爷爷奶奶那辈,一年吃不了一斤肉有什么意义,你说来不来个大萧条有什么参考意义。
其实不考虑高价的房子和移动互联网这些高科技的影响,光就年均肉蛋奶消耗水平以及小汽车这些,我们也就这十几年才赶上百年前的美国水平,所以当时美国老百姓已经达到肉蛋奶充足供应甚至还有小汽车的富足生活情形下,突然来个大萧条带来的影响,跟我们经过艰苦奋斗几十年,从90年代物资匮乏到现在好不容易消灭贫困,基本都能肉蛋奶自由的情形下如果面临个大萧条,还是多少可以放在一起作为参考和警示的。
读到现在,我们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如果美国再来一次大萧条影响世界,那么对我们自己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股市房子现金啥的,哪个会涨哪个会贬?
这篇文章(点击查看)里我们总结过,美国带来的大萧条主要表现是下面这几条:
股市暴跌,几年跌了六七倍,后来直到50年代才回血
大面积失业流浪,出现了很多西装革履的流浪汉
没有失业的平均工资也腰斩了,跌了56%
房子同样暴跌,直到60年代房地产投资才恢复到大萧条前的水平
所有物价都大跌,通货紧缩,一片面包几分钱但大家还是买不起
资本家财阀高度集中,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减产,厂房设备资产价格也暴跌
但是,凡事不能看表象照搬,我们必须分析清楚背后的核心本质原理,比如同样是大萧条,美国的现金很值钱,一美金够吃一星期面包了,而德国的大萧条,却导致一片面包卖1000亿马克一杯牛奶则卖到2000亿马克?
同样是1929年大萧条的美国和德国都如此不同不能照搬,何况时隔100年后各种外部内在条件更是完全大不同。
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研究和学习过程,邀请你关注本公众号,与小美一起探究和见证,争取不错过百年一遇的机会,苍天总不负努力学习人!
接下来,我们再从上面经济学逻辑框架角度分析下影响。
如果发生大萧条,如何辨别呢,有没有啥必然特征?
必须的,我们可以理解成这个特征是当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变少,很多人空有一身力气找不到地方干活,简单点考虑,就是全球各国GDP开始长达数年的下滑,三五年内GDP累计下滑达到15%-20%以上。不然,充其量是一场08年那样的金融危机,谈不上百年一遇更谈不上大萧条。
有的人会觉得,哦才15%,我收入下滑15%对我也没毛线影响啊。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啥都不变,仅仅是自己收入降低别说15%,50%可能影响都不大,疫情期间对很多人的收入影响都不止于此,而且这都三年了。
前面我们讲到,我们上半辈子积累到现在的所有资产和现金,本质上是这个社会欠我们的债,依靠接下来几十年这个社会所有个体努力干活来还的;
而目前全社会积累的资产和现金,基本上都需要未来几十年的全部产出来才能还清了;但凡未来几十年生产出点问题,这个债就要缩水,也就是我们的所有资产和现金,而且像市盈率倍数一样,是自带杠杆效应的。
但是呢,努力工作生产,并不全受个体主观是否愿意上班拼搏意志为转移的,往往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系统性的无解,比如美国战后这种干最少的活拿最大头利益的世界体系,中国哼哧哼哧牺牲了一整代打工仔仅仅是为了赚来那几万亿美金欠条的卑微局面。
很多事,不破不立。在一个极不稳定和公平的世界格局下,只能是先让那个大家觉得最不公平的霸权者破了,把财富泡沫挤爆了,虽然同时会波及所有人,但破了后过一段时间,也会营造出一个届时能够公平的环境,比如按生产力回报,回归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正义,从而达到再平衡,真正来支撑我们的财富和创造财富的动力。
当然,美国在技术创新引领方面对全世界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如果你一旦停下来,那么历史的贡献所带来的超额回报终究是有到头的一天的,华为5G以及太阳能新能源高铁这些如果都是出自你手,那么世界还会继续太平,你再玩产业空心化(本质是本国人民不用干苦活)金融收割,活少钱多,那也是应得的,大家理应心服口服,且应该感谢你的引领让人类进步。
最后,我们再来直面问题,如果真的再来一次,对我们的财富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对财富的影响,无非是想了解手里拿什么好,其实都一样,没有哪样是好的。但从保障基本生活角度,一套能保障自己基本居住的房子,但就不用关注它什么价格了,价格多少你也不会卖那种;尽量少的负债,避免出现极端情况,虽然有可能出现货币通胀负债减压的情况,但小美还是建议稳一点。
拿现金可以吗,美国大萧条时候持有现金就是最优方案,但上面说了,同样时期德国是相反的。因为当时美国是金本位,持有现金相当于持有黄金,但德国政府可以随意发币。如果发币,那么在发币过程中离的最近的,几乎将是唯一受益人,因为它会稀释所有其他全体。
那现在可以持有黄金吗?答案是不太行!时期变了,当时的黄金还是主要货币,纸币金本位有一定初衷是为了方便流通,不像黄金还得称重切割,每张纸币都会标注这张纸币你可以拿着去央行换多少克实物黄金。但现在,黄金基本上已经沦为了首饰和部分电子工业原料。全世界的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按现在金价,也就仅仅价值10万亿美金出头,这个体量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货币功能,而如果发生了大萧条,大家购买力都下滑的时候,供需关系自然导致金价不会让你的财富保值,什么情况下可以保值呢?那现在中国社会总资产都1300万亿了,全球可能1万万亿了,现在全部已经开采的黄金按400块钱每克算,也才80万亿,如果金价涨到5万块钱1克,涨100多倍,还得考虑货币不通胀,或者说一克金子能买10头猪,那么金子才能保值,让大家财富不缩水。
那真来了大萧条,我们怎么应对呢?可能有的人主观上觉得我悲观了,我告诉你,这是最乐观的情况。对中国而言,想要崛起成为老大,绝对不可能说是美国一路向下中国一路向上,恰恰最乐观的情况是,美国赶紧暴雷越快越好,同时中国受大影响,但是美国爆了就爆了基本没未来了,而中国承受美国暴雷的波及后,熬个几十年熬出来了,突然自然而然各方面都走出来了,不论是实体经济上还是舆论意识形态上,都慢慢被世界各国内心所诚服,美国当年真正当世界老大,也是在经济已经超越英国几十年,经历一战二战才真正让大家心服口服确立的。大萧条,这反而是最乐观的一条路。所以,天天讲大萧条的小美,其实才是最乐观的,拖拖拖温水煮青蛙,你是觉得老美不破我们就能立?还是觉得老美破了我们会丝毫不受影响?还是觉得真正获得世界承认和尊重的意识转变可以一夜之间就完成?有了这个认知,我们怎么应对呢?
其实我们内心深处应该想的,从来不是怎么应对大萧条危机中的危,而是怎么利用大萧条危机中的机。
第一,虽然我们意识到大萧条来临后,几乎所有资产的价值都会受损,但不同资产甚至同一资产内不同标的,它受损的程度肯定会不一样的,比如股市跌两倍但房子可能只跌一倍;同样北京四环内的房子和你县城老家的房子跌幅肯定不一样的(不一定哪个多,虽然大概率北京的更更稀缺更保值,但得看时局,譬如英国大萧条期间,城市里的钢筋混凝土又无法产生食物,很多小青年迁回乡下自己种地自给自足,而此前城市里的房子可能相比建筑成本有十倍的溢价,而乡村里的房子可能价格都比建筑成本低很多,供需决定价格变化);股市哪怕跌十倍,也一定存在部分个股是涨好多倍的。
机会往往是在信息和认知不对称的情况下才孕育出来的,不论时局如何,这一重机会总是有的且只给少数人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分析提高自己,成为这少部分有智慧和独到见解临危不乱的人,当然关注小妹一起学习进步也可以。
第二,大萧条期做好提前结构性准备,迎接后面度过萧条后的机会,百年一遇。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引领全世界,近代几百年从清朝开始因为自己的自大不思进取而西方引领了工业革命,导致我们一度成为世界最底层任人蹂躏,不谓不惨痛。
而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有韧劲的优秀基因和品德,仅仅经历的三四十年,就一下从世界最底端发展到让老美畏惧的地位,在未来的历史教科书中,这一定会被描述为一个发展奇迹,改变的是中华民族近300年的历史格局,而在全球从破到立这个过程中所孕育的机会,也是几百年一遇的,不是每代人都有运气经历的。
而老美大萧条带动全球跌入谷底,而后我们再靠时间的力量勤勤恳恳研发老老实实干活而再次占到世界顶端,这恰恰是一个大底和一个大顶。
如何抓住这个大底,除了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认知格局,别无他法,不然靠运气抓住的迟早会靠运气还回去,就像过去十年VC投资领域,基本上前几年靠运气赚的钱这几年都靠运气又亏回去了。
所以总结下:1,从来不是怎么应对大萧条危机中的危,而是怎么利用危机中的机。2,第一个机是如何在步入大萧条中布局合适的赛道和标的,尽可能少受损失保住弹药 3,第二个机是抓住大底,迎接长顶,避免因患得患失和惯性情绪影响,错过了。
后记:
所以,什么是财富,即使今天同样的资产价值下,完全不考虑再投资影响下,不同人操作下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财富水平。如果再考虑投资水平又有高下,那又会差一个量级。所以,有的人今天有100万,它价值1亿,有的人今天有100万,他最终价值1万都没有,我母亲三十年前起早贪黑赚的那几万块钱,五年定期滚动存到现在,就属于后者。
而所有人的财富,都得体现在当下和未来正在干活的人的产出上,所以对财富影响最大的,是接下来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形势。没有对这个大形势有清晰判断和敏锐认知的,注定无法守住财富,更无法增值财富,也很难新增财富。发现没,富不过三代这个谚语,在我们这个逻辑框架下能被阐释的淋漓尽致,拨开云雾见月明。
现代信息资讯繁杂充满各个角落,连我六七十岁小学文化的老母亲都经常给我转发一些自媒体财经文章视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被动接受很多分析社会时势财经政治的信息,但有些人是把他当成像体育新闻一样纯满足知道欲,有些人会被动的从文章里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指导,往往也徒劳,而有些人则深度剖析把他们当成素材从而去完善自己独特的认知。
未来几十年的大破大立,想想都兴奋,可能回头看过来,其中孕育的财富机会是远大于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毕竟赶上老大和真正当老大,完全不同的量级,何况这中间注定有个大底,老美的没落一定是充满腥风血雨感染全世界的。唯一期待的是,再苦再累都可以,千万别有战争。
最终一切的一切,只有靠提升自己。否则稀里糊涂经历过来,可能连个看客都不是,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