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鲜沈斌:纯粹靠“前置仓”不是生鲜未来,应急需求伤害成本结构
■ 撰文 | 颜菊阳
关注并置顶商业观察家掌握零售消费新闻
前置仓生鲜电商热风劲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提供“买菜”为主的前置仓生鲜电商,因为切中顾客的快、急需求,迅速蹿成2019规模增长迅猛的生鲜零售风口。
但前置仓也还有模式争议。成本、效率、损耗等盈利维度,始终缠绕这个新生的商业模型。前置仓在满足顾客体验、应急需求的优势之余,有哪些问题待破局?前置仓是否是未来生鲜电商的终极形态?目前对前置仓模式展开快速测试的生鲜电商创业公司,或许能提供解剖前置仓模式的一种专业视角。
基于此,《商业观察家》日前在上海独家专访了生鲜电商两鲜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沈斌。
两鲜(FreshFresh)2014年上线,专注上海市场,两鲜不做媒体投放,也没有线下地推,全部是朋友圈口碑推广。目前有60万购买用户,月活近40万,老客户客单价超210元,单日订单高峰值接近2万单。两年内购买两次以上的复购率达70-80%。在今年年初,两鲜已实现盈亏“打平”。
在3月份,两鲜分人群、划区域,开始了第一个前置仓的测试。日前准备做第二个前置仓。沈斌给这个测试的时间留了整两月。其认为,前置仓模式目前表现为偏快速履约的体验,切中的是买菜的便利痛点和日常刚需,能解决顾客的部分应急需求,但满足应急需求的快速履约本身又会“伤害”成本结构,前置仓模式目前看仍有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盈利的风险。
程序员出身的两鲜创始人、董事长沈斌。
前置仓效率
《商业观察家》:叮咚买菜说要做到上海市场30%的份额,盒马说要全覆盖,百联体量也很大,其他零售商很多也在进入上海,两鲜也主要做上海市场。上海生鲜市场未来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格局?两鲜的位置在哪?
沈斌:每过一两年,生鲜行业都会有挺多的、细小的模式迭代,弥补了之前一些商业模式上的缺陷。“玩家”也慢慢在变化,比如现在跟四年前就完全不一样了。
两鲜刚进入的时候,天天果园、易果、本来生活等是主流模型,后来变迁成北京的每日优鲜、一米鲜,那个时候还有爱鲜蜂,然后又换了一波,到前年年底是无人货架,去年开始是社区团购(其实社区团做了几年了,但是从去年开始火)。然后盒马也是去年开始火。今年又是全民聊前置仓。
我们每年会做用户访谈,能了解到用户习惯是在慢慢变化。比如,以上海为例,前几年谈的比较多的,是每日优鲜、盒马;今年变成盒马、叮咚买菜。当然是说除了我们之外的。现在盒马被谈及的频次比较少了。
《商业观察家》:盒马把生鲜“到家”的习惯培育出来了,所以叮咚买菜起来了。
沈斌:在上海(做生鲜电商)是有红利的。其实我们基本上也不用干什么,用户就慢慢迁移过来。因为大部分的用户在养成线上购买习惯。
前置仓还是偏向快速履约的体验。每日优鲜前端模型可能更偏向便利店,叮咚买菜切中的是买菜的痛点、刚需。前置仓模式当然还包括朴朴超市。我觉得朴朴在福州当地算是做出来一个样板了。朴朴在福州当地已经做到效率极高。可能前置仓里面效率最高的应该是朴朴。
《商业观察家》:前置仓效率主要看哪些维度?
沈斌:订单密度。
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是看订单数来做分裂的策略,平均值不知道,但基本上是做到七八百单就要分裂一次。朴朴超市的仓偏向更大、更多SKU。福州核心城区可能就400万人,朴朴在当地也就30多个仓。叮咚买菜在上海200多个仓。单看一个仓服务的人口数,朴朴超市和叮咚买菜差不多,但仓的效率上差很多。叮咚买菜是复制速度特别快,包括执行力强,这是他们厉害的地方。朴朴超市是用另外一种模式打,两者策略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当然,朴朴超市做前置仓比叮咚买菜稍微早一点。
《商业观察家》:前置仓“大仓”模式进一线城市有什么难度?
沈斌:这里面有两个挑战。一是复制性有没有小仓来得快;二是他的“模型”当地是不是买单。
《商业观察家》:“模型”是指?
沈斌:比如,前置仓的商品结构、供应链、品牌都是需要打造的。当一个品牌在一个城市深耕两三年,进入一个新的城市会碰到瓶颈,需要摸索怎么玩。不同城市饮食习惯其实会有些微差异。不同城市成本结构和履约方式完全不一样。不同城市应该有不同的玩法。
总的来说,还是大家打差异化的牌很明显。这些差异化取决于用户对其品牌的理解。未来,我认为总体会越来越跟国外模式走近。国外的趋势,基本上不同品牌定位的人群是有差异的。就是说,整个市场不可能充分差异化(他还是一个大蛋糕,有不同的人在切),但不同年龄、不同消费习惯,和不同的生活节奏,会决定这些人的购买习惯。
比如,叮咚买菜是明显比较偏日常买菜类的,盒马是“改善类”(当然,盒马也希望能变得更日常),两鲜也希望能做到更高频次、更日常,这是我们要做的探索,怎么样去做到更民生。要做到更民生,就华东、上海市场来说,上海本地人需求比较大的无非是菜、活鲜,所以包括整个华东更亲民的东西,本来是菜场的专属,上海菜场3000家,1000家大的,2000家mini小菜场,整个市场规模还是挺大的。
跟上海人聊天会知道,去菜场买菜,已经是根深烙印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其实还是不太方便,尤其是下雨天,或者对上班族来说,下班后菜场的菜已经不新鲜了。从形式上来说,半小时送达或是20多分钟快速送到家的“买菜”还是有优势的。
但这个商业模式是否能达到理想值?也就是说,订单密度或者当日订单的履约成本是否能达到平衡值?还要观察。因为客单价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没有太多的空间让你去玩这些成本。
《商业观察家》:叮咚买菜公开数据是说其客单价是50多元。
沈斌:总体来讲,现在国内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都在上升。50多块基本上也就7、8块美金。这样一个形式下面,里面玩的空间不多。当然,叮咚买菜增速很快,说明需求还是普遍的。
《商业观察家》:做生鲜都面临损耗的难题,现在前置仓宣称用数据预测可将损耗控制到极低的水平,叮咚买菜公开数据称其最近的损耗率做到了低于1%。怎么看前置仓模式的损耗?
沈斌:损耗分很多种,比如入库前损耗,生鲜食材的自然损耗不只1%,会有2-3%的损耗。当然,如果这部分损耗全部由供应商承担那入库前损耗就是0。然后分拣有损耗,就是把坏的挑拣出来也有一定损耗,还有直接储存的仓储损耗。如果只是在仓储快速周转,周转特别快,配送过程中的损耗,可能损耗就比较小,有千分之几的损耗。
还有比较大的损耗是出库存损耗,比如说卖一斤的梨,但因为梨分几个装不可能给到正好500克,但如果是450克顾客肯定投诉你,写“约500克”是不科学的,所以要满足克数一般会出520克或550克,多出的这些损耗都要加上。这是前端的损耗。订单履约后的损耗是退单损耗,再加上滞销损耗比例。如果全都计算在内做到1%是厉害得不行了。可能不现实。
对于前置仓模式而言,损耗最大的危险性不是我前面说的所有东西,他的损耗最大危险出现在滞销上。
可以发现,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每天到了晚上八九点的时候会出现大面积的售罄,每日优鲜要更严重。这个没办法,因为不可能完美预测。小店、小仓更难,因为产生滞销了,所以要去促销。促销产生的毛利差异,到底是算损耗还是促销成本?我们的理解是低于成本的是损耗。因为是为了减少损耗产生的。
盈利:看成本与体验的平衡值
《商业观察家》:两鲜是否有做前置仓模式?
沈斌:因为资源有限,对新趋势,两鲜偏向小步试验、快速测试,然后去发现一个可持续增长,或者增速比较快的模型。
目前前置仓开了一个仓,马上要开另外一个仓。我们是划分不同区域,分不同人群做不同配送时效的成本测试。现阶段在测试“两小时达”,看和“三小时达”中间的差异比例会有多大,然后下个月会测试“一小时达”。
做派单模型和计划性配送的模型,中间成本差很大。一个配送员做派单最多送三到五单一次,大部分都是一两单。计划性的一个配送员是送六到七单。所以前置仓和B2C模式每单的单均履约成本很不一样,且配送员体验不同。“两小时达”1个配送员送7单。“一小时达”1个配送员送4单左右。我们测试中间的成本差异,多大到我们愿意去复制这个成本。
起送门槛也在做不同测试(包括最低30元起送、50元起送、及210元起送等不同门槛划分)。
前置仓我们还算是在摸索,但还是比较科学化地在做测试。我们在找一个平衡,即如何做到“最佳的履约效率”,当然要兼顾顾客体验。
从客户体验上来说,第一要看到底是有多么急?什么商品有多么急?因为,不同的品类,急的程度不一样。然后,我们要看“应急”和“计划性消费”中间的平衡又是什么。
比如要看用户是不是非得在半小时或1个小时、2个小时内送到,还是说有些商品可以有计划性。比如,1个月内购买五六次或七八次的所谓高频购买,但客单价只有小几十块钱,和1个月内购买两三次,频次不多,但单次购买会多一点,单月产生的购买金额更大,哪个更划算?这个我们在研究。这是要通过不同模式的优劣程度来研究的。现在我们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但看将来的市场,“不是一个模式打天下”的趋势能够看的很明显。每个模式都有他的优劣点。比如稍微有点资源的,如盒马能尝试不同模型,希望能切中不同人群的需求,把不同场景都满足完。叮咚买菜则个性很明显——先打快,再打密度。
《商业观察家》:两鲜现在的主体还是大仓配送B2C模式?
沈斌:现在的B2C跟以前的配送,或者说原来三年前的大仓直发还是有点差异的,现在多了一些缓冲。多了一些站点,现在就可以提速。原来更多是“次日达”,现在绝大部分都可以支持“三小时达”。“三小时达”相对原来的配送,就是很大的效率提升。从客户体验维度上看,是至少客户他知道今天能到货。
《商业观察家》:“三小时达”有点接近前置仓的概念了。是需要在离用户比较近的地方设站点。
沈斌:两鲜在上海有20个左右的站点。我们站点的吞吐量很大,每天有几个波次。从配送的速度上看,我们可能不是最佳,但从配送的成本和效率上看,我们是很好的。
《商业观察家》:盒马侯毅总结,叮咚买菜能起来在于有能对标菜场的商品结构,能做到日常的蔬菜品项大概有两三百多个。两鲜的蔬菜品项有多少个?
沈斌:两鲜蔬菜品项100多个,比叮咚买菜要少一些,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最大的差异点还是履约模型的问题。
因为前置仓模式相对客单低,相对门槛比较低。因为门槛决定客单价。还有就是比如叮咚买菜是以菜为主的形式,因此更偏向高频,客单自然就不会那么高。这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叮咚买菜形式上会偏向于更接近菜场的商品结构。
从SKU来说,生鲜是有上限的。日常消费的生鲜品类,加上日配等,最多到2000种。围绕生鲜往上扩一圈,则要搭上油盐酱醋、米面粮油等基础结构性商品,及每月要买的刚需高频的日用品。若不做精选,大牌都上,得有七八千个SKU选择。做精选是三五千个选择。
两鲜一直在往精和结构完善上做,已经砍了3000多个SKU,现在有接近3000个SKU。一直在砍SKU,不是说要做爆款,而是要资金的流转,动销要做得比较好,消费者需求等,留在里面才有意义。
前置仓模式,一个天然的障碍是他在物理空间有限的情况下,SKU的数量是受限制的。除非是像盒马一样,做一个大仓放在外面,把不刚需、不高频的放在里面,这也是一个模式,但这可能是天猫超市和京东超市的优势。
两鲜是在平衡商业成本跟客户体验中间找结合。我们的认知是,小几十块钱的东西,除非是真的做到非常高频且能维持,才能有可能接近盈亏“打平”。前置仓模式还是蛮理想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要耗多久。因为之前也有很多人尝试过前置仓模式。
当然,在前置仓模式上,叮咚买菜是跑在我们前面的。但两鲜在成本结构上,可能是最好的。
《商业观察家》:成本结构最好,有数据体现吗?
沈斌:基本上两鲜已经盈亏平衡了。两鲜能做到不亏。就是说每个订单我们都能赚钱。
两鲜的老用户可以做到210-220元左右的客单价。用户慢慢已经养成习惯。当然,新用户的客单价还低,新用户就100元左右。两鲜的客群比大部分友商要成熟一点,我们是28-45岁中间为主。45-60岁左右的人群,在两三年前占比只有10%左右,现在这部分人群在平台总的下单人数的占比已经超过30%。
应急需求“伤害”成本结构
《商业观察家》:两鲜对很多模式都是在快速试验,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主线业务会是什么?
沈斌:快是不可逆的。消费者习惯了“快”之后,要他倒退回去是蛮难的。总体趋势肯定是要快的,但快是不是要放第一位?不是的。
当然顾客会有一部分的快的需求,应急的需求可能还是经常存在的,但那是在提供非常好的体验的情况下,会伤害你本身的成本结构。所以,我们还是在做一个平衡。我们目前大部分的用户还是对品质的要求多过快。包括我们在继续成长的核心动力还应该是我们品控做的很好。
《商业观察家》:在巨头都已入场前置仓的形势下,两鲜还能找到空间吗?
沈斌:当然。就像线下有联华超市,何必来City super跟Ole’这些?就是说,用户群还是分割的。用户对认知的品牌还是有差异的。
纯粹比较而言,两鲜较专注于把用户需求挖掘出来,通过供应链方式,满足更多用户的商品需求。我们每年变化的商品还是蛮多的,且每个商品都在不断细微迭代,标准、规格都在变化。两鲜是走性价比,在规格、口味、定价上面定义上不一样,就造成很多差异。
两鲜的前置仓跟其他玩家有略微差异。我们不会去做无门槛,我们需要更高密度,做三公里配送,即周边客户数满足10万户家庭,25-30万人口。
我们做用户回访发现,用户几乎不太可能只用一个渠道。生鲜电商市场就像当初线下渠道一样,是天然共存的状态。消费者对每个品牌的理解不一样,比如叮咚买菜更多是用来应急、买菜,所以他单用户单月消费金额是不高的,就三五百块。但如果是一个上海的“三口之家”,1个月的生鲜支出应该是在2000元以上,所以满足应急需求的前置仓生鲜电商的占比还是不高。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在叮咚买一点,在菜场买一点,在盒马买一点,在两鲜买一点。
《商业观察家》:叮咚买菜的单用户单月产值这么低?叮咚买菜公开称复购率不错。怎么理解数据?
沈斌:不违背。完全正常。叮咚买菜的拓展速度非常快,地推加市场等都能快速跟上,让更多人都能知道他,都在使用它,就像盒马一样在上海家喻户晓了。
但这不代表说,叮咚买菜就可以让用户的需求百分之百地放在他们身上。消费者还是有他们信任的渠道,在消费者的认知里,哪个品牌什么强是清晰的。大部分消费者对叮咚买菜可能都是感觉蔬菜好,配送速度快,且没门槛,适合买日常的、刚需的、急的商品,而一些其他商品,比如买海鲜可能还是要去盒马,品质好的性价比高的可能是两鲜。这也是为什么,很难想象全中国被一个品牌打天下,其他品牌都活不了了。不现实。
就上海来讲,线下零售行业做了那么多年,虽然线下有物理距离和门店的限制,但也没有一下子做大的零售品牌。可能也取决于原来的供给就特别充分,不同品牌特别多,所以很难跑出一个特别大的企业。现在电商给了一个重新整合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将来资本在里面的助推作用会很大。原来VC看不上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速度一年涨个10%、20%这种,VC没法看。VC说最好你能跑个三五倍。但现在发现了,通过电商,或者是通过资本整合传统行业可以跑得更快,那可能就会有机会。未来两三年内,出现一个新的、一两千亿级的以生鲜为主体的电商品牌还是有可能的。
《商业观察家》:说到资本,两鲜的最新融资进展如何?
沈斌:两鲜最近一轮融资是2018年初完成的。现在差不多1年了。
资本市场去年蛮难的。今年看宏观环境还可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尝试下资本项目。生鲜行业几乎不会停的,只要是电商——是永远在融资结构里的,只是市场有好坏时候。
今年生鲜企业应该还是挺有机会的,因为大家对生鲜的认知也有了重新定义。之前大家没看到有哪些模式能跑出来。今年开始发现有成规模的区域性的跑出来,模式上开始有一些渐露头角,有了一些清晰的打法可能能帮助行业跑得更快。所以今年资本肯定还会密集地去关注迭代的小模式对行业的影响,及在不同城市的模式孵化等。
生鲜看似门槛低,其实门槛非常高,且越来越高。资本的支持离不开,第二个是团队的基因和对行业的理解,包括供应链的沉淀。短期串起一个品牌并做得特别好是蛮难的。叮咚买菜对社区的理解是通过过去的四五年沉淀下来的,他做了不同模型测试。模仿很快,但模仿到跟随很难。你得真的理解这些客户。
盒马菜市的鲜制鲜售肉铺
前置仓与B2C优劣比拼
《商业观察家》:有一种说法,从盒马店仓合一的形态出来以后,资本就不关注B2C模式了。很多B2C生鲜电商都面临这个问题。
沈斌:我对B2C的理解是增速不会那么快,但是他的效率比较高。市场竞争永远是一个偏效率,一个偏体验,找中间的一个结合点。将来的B2C模型、前置仓模型、社区店模型、大门店模型,肯定是要不同组合的,打穿不同人群。
还有一些平台,比如饿了么等都结合起来。生鲜区域化的优势肯定会很明显,但是最快的模式一定是更有优势。像叮咚买菜跑得够快,将来还可以玩不同业态,因为资源永远向头部企业聚拢,资本看的更多还是增速。
B2C的问题是门槛特别高,要从大仓发,第一时间慢,虽然每单毛利高,但每发一单成本不低,门槛高了后购买频次会下降,从数据上来看没有那么大优势,但从长期来讲,B2C不会消失。因为B2C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亚马逊到今天,绝大部分都还是这个模型。
《商业观察家》:B2C模式效率高体现在哪?
沈斌:B2C模型省去了店的租金成本。在上海,租金成本很贵,一般门店租金成本大概占整体成本的8-10%。人力成本又是8-10%(还要看每一家店形式,形式不一样人力成本还可能不一样,比如盒马肯定是人力成本偏高的)。还有损耗成本,精细一点的控制在5个点,差一点的在10个点,这个成本结构是固定的。
B2C模式的人力成本只在大仓,且不用分散,其实更高效。而且因为客户不会触摸生鲜商品,损耗成本会偏低。
但B2C多了一道中间的配送成本。这套配送成本其实随客单价分摊。
可以把拼多多的模型当作一个大仓直发的模型,他可以很极致,非常便宜,就像干货发个中通快递的成本,三五块钱。如果规模起来,也可以在冷链控制的情况下,做到当天达。中间会有一个平衡点。密度越高的时候成本越低。但整体的占比会非常低。整个冷链一般的成本,在京东履约成本大概是在8块钱左右(只是物流这块,不包括仓)。
B2C的成本我的预测应该是在7-8%之间,比房租的比例一般低一点。如果控制的好,像两鲜的物流占比大概只占比5-6%,然后再加其它成本。所以从效率成本结构来说,一般B2C的商品的成本结构不会高于25个点,做到25个点就是很失败了。
但就是因为B2C的门槛高,所以他的增长就会被限制住。所以我也觉得,纯粹靠B2C也不是未来,但纯粹靠前置仓也可能不是未来——因为他可能永远无法盈利。
因为,前置仓可能在核心区域,可能那几个仓可以盈利,但很多边上的区域,或者非核心区域,几乎不太可能盈利。在一些正好不尴不尬的地方,租金也不便宜,然后密度也没那么高,可能周边又有很多竞争业态,那就很难做。
因为永远不可能不面临竞争。线上订单的流量和用户切换成本特别低,这就是一个商业业态的问题,很难想象在不促销的情况下,一个区域内会有比较稳定的订单。竞争高会把整个毛利拉低,获客成本拉高,履约成本也变高。首先,用户很容易把你忘了,或者把你忽略了,因为别人出现了,或者别人在促销。
从中短期来看,不同的模式还是有必要组合的,而且在用户面前出现的越多越好。所以,我比较看好盒马在不同模式下的探索,虽然现在盒马模式还没有完全走通,但能够看到他至少在别人面前出现的频率会比我们要多。
上海是典型的人口密度特别高,消费能力也很强,但消费者非常精明,稍微有一点点的价格差异,或者说没有特别大的优势,顾客就是来来走走的,就跑了。
《商业观察家》:与前置仓模式相比,做生鲜B2C的仓配成本似乎很高,导致B2C模式只能做高客单、高毛利的品类。B2C仓配成本优化路径在哪?
沈斌:冷链的物流配送,末端配送成本和前置仓成本差不太多。像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是派单模型。派单模型无非是说有一个考核的时间点,在考核时间点前,要么就是订单下来优先,要么就是说凑满几单优先。有一个优先值。
但首先有一个必要条件是,满足在一定时间内送到。美团考核标准是38分钟,朴朴差不多,在这个模型下面,每一个派单出去一个订单的履约成本,大家都差不了太多。且二线城市人工便宜。但是,大仓模型多了一道环节,就是中间大仓到前置仓、到站点中间的一个波次的配送,且前置仓模型的最大缺点是需要复制很多的前置仓,然后每一个前置仓有不同的损耗,要做不同的预测。“机器算法”会讲很多,但目前能做到的程度来看几乎就是吹牛的。
前置仓模式永远是滞销与损耗、售罄三者中间的一个平衡。“售罄”就是网络上商品卖完了,加不了货。滞销是商品多预定了,卖不掉产生滞销了。“损耗”是卖不掉的商品不能再卖。
前置仓的成本值其实不低,有损耗成本、人力成本、分拣成本,再一个站点的管理成本。如果只说末端配送,每单冷链成本数,只考虑最后一公里的成本,这是不科学的,应该包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人力站点分拣的成本,站点的管理成本,等等,各种成本都加在一块,再去算一单多少钱占比,然后绝对值是多少。一般值不低于10块。十几块钱除以客单价,算占比出来。如果是B2C的大仓成本做到20几块钱,那其成本就太高了。
“替代”菜市场很难
《商业观察家》:从去年开始,整个生鲜市场谈论的话题焦点就是要“替代菜市场”。生鲜传奇、谊品生鲜做的社区生鲜店是要替代菜市场,叮咚买菜也是对标菜场,盒马现在做菜市接烟火气也是要替代菜市场,看上去各路大军都在往这个方向在走。包括社区团购,因为供应链不强要找区域零售商合作,其实也是想通过便利性来往替代菜市场的方向做。
沈斌:我觉得,完全替代菜市场还是蛮难的。用户习惯很多时候很难改。应该是会有不同场景的兼容。
拿上海来说,上海的工作节奏就是比较快一点,大家会花在买菜的时间上可能没那么多,除非退休以后。退休了又是另外一种人群了。所以,现在生鲜零售各个新兴渠道针对的还是年轻人为主。
老年人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更偏向性价比,这是很难改变的。在上海很多年轻人跟老一辈住在一块,老一辈买菜是他的一个每天证明自己价值的需求。菜场对老年人也能有一定的娱乐价值在。
我们现在访问下来,老一辈去线上买菜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是价格真的便宜,第二个是周边买不到他要的东西,他才要去线上买。如果他发现去菜场更新鲜、更多品项,价格也差不多,他肯定去菜市场或者超市。而且我们访问的老一辈很多都是比较潮的,已经去愿意接受在线上买东西的。绝大部分55岁、60岁的人是不用线上的。线下店目前除了盒马之外,绝大多数还是中老年人为主。
为什么盒马要推出菜场的场景,也是因为上海是老龄化严重的城市。当然盒马的菜场比真正的菜场干净多了,体验要好多了,盒马菜市可能是介于菜场和盒马中间的一个过渡。
如果去真的菜场会发现,进去的氛围和超市很不一样,很多人叫卖,菜场让人感觉更新鲜。菜场买菜很多时候是基于一个档口老板长期建立起的信任。要把这个信任一下子切断很有难度。除非能提供不一样的价值,比如送的特别快,这能满足应急的需求;或者说价格特别便宜,但这两种东西都是成本。
所以,前置仓模式就看能撑多久。第二是,当用户的购买养成习惯了,就很难切换。就跟两鲜的客户一样,当他意识到说两鲜的水果蛮好、肉蛮好以后,他会说我要试试看你新的品类,因为我对你的品牌建立信任了。
所以,即使替代,过程、速度不是那么快的。但总体来讲,光把愿意去接受线上购买这部分人群发展起来,市场已经很大了。
未来从业态来讲,“到店”肯定还是主流的。我们能看到的趋势是“到家”的客户在线上购买的比例在快速上升,非常快。以用户在两鲜的人均花费为例,每个人一年花费5000块钱,刚开始是1%都不到。2018年做到20%的人接近7000块钱。我们看到这个曲线上升非常快。
《商业观察家》:生鲜未来会是什么形态?都说要替代菜市场,但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替代;都说超市是未来发展主渠道,但超市整体也是下滑了;社区生鲜起来了,但目前看,很多销售额也是在下降的。
沈斌:菜场存在很久了,超市也存在很久,包括我们在内,都算是新入局的,大家都还在摸索。但现在的机会是通过技术、数据这些方式去提升效率的一个阶段。
所幸的是新进来的这群人的调整速度很快。我的感觉是这些模式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只是他应该是有服务不同的人群和地区。像大润发和盒马服务的目标人群是不太一样的,两者所存在的区域也是不一样的。城市也是,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生鲜零售模型。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