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好“麦德龙”这锅粥
■ 撰文 | 李 华
与商业观察家作者交流可添加微信lihua759321
知情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麦德龙关闭了竞标新入者通道。希望参与者或只能与已有竞标者合作进入了。
麦德龙并购案,或者说是投资案,《商业观察家》关注了大概两三年,花费时间较多。由于近期市场非常热闹,新闻、传言频出,《商业观察家》也试图对此梳理,看是否能还原事物原貌。
但由于市面真假一二手消息特别多,并购投资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商业观察家》的描述可能也会有偏差。
一
总裁换人
康德在2018年5月1日正式成为麦德龙中国区总裁,接替了席龙。
交接前后,麦德龙中国都有相关并购,或者说引入投资者的行为。席龙在任时没有交易发生。康德在任时,则正在进行,或者说“满城风雨”。
在席龙任职时期,相关的投资引入,表现得很低调。康德接任后,麦德龙风格似乎有变化。显然康德的接任是有使命的。竞标行为“声势”很大,铺得很开,据称,有双位数企业出过价。
呈现出的舆论环境也不一样。席龙时期,相关接洽,没有新闻爆出。康德时期,可能因为邀请竞标企业很多,隔三岔五就有新闻出来,都是外媒报道。
二
阿里“开团”
关于麦德龙竞标,最近的一条新闻是昨天出现的关于竞标最后一轮入围企业名单的新闻。出现的企业很多,入局和出局的企业名单包括:永辉、物美、美菜、苏宁、腾讯、高瓴等等,基本都全了。
所以,看这份名单,《商业观察家》的感觉是,可能要换个角度看,就是说,既然名单都这么全了,那就不用去看谁出现在名单中,而是去看谁没出现。
阿里巴巴没有出现在名单中。
《商业观察家》之前是听说过一些企业入围了最后一轮。我们也听说阿里巴巴对于此次竞标很重视。
阿里巴巴组了一个大团参与了麦德龙的竞标,体系内就包括盒马、大润发,甚至把1688都拉进来了。听说侯毅也都去了竞标现场。
而在席龙时期,阿里巴巴也与麦德龙进入过很深层次的投资谈判。当时,《商业观察家》获悉的谈判的方向之一是,阿里巴巴入股麦德龙全球,来合作中国业务。
所以,综合以上情况,“开团”的阿里巴巴,却没有出现在新闻中,《商业观察家》还是觉得有些好奇的,不知道什么情况。
三
苏宁“搅局”
当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后,《商业观察家》就认为,苏宁不太可能会再参与麦德龙中国的投资收购了。因为要同一时段收购两家大型商超,苏宁怎么可能消化得了。一些市场人士也告诉《商业观察家》,苏宁出局了。
不过,结合苏宁早期竞标麦德龙中国的行为。据称是报了高价,但整体给人不重视的感觉,还似乎惹恼了麦德龙方的行为看。许多市场人士将苏宁定义为“搅局者”的角色。苏宁可能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收购家乐福。
四
“草根”永辉
永辉在中国生鲜领域成功建立了品牌。但若放大到线上线下、全球范围的商业角度来看,永辉则还是相对显得有些“草根”。
永辉如成功竞标麦德龙,在生鲜,及B端等业务层面双方可能会有价值产生,也有助于永辉登上更高的舞台。
但永辉的线上业务相比并不强。麦德龙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则在于,其B端等业务受到线上侵蚀比较严重。
腾讯加入会对永辉带来帮助。
五
物美多点
据称,物美是在麦德龙竞标的第三轮才强势进入。
物美拥有比较丰富的并购整合经验。
另外关键的一点可能在于多点。多点有没有价值,从这次麦德龙的竞标案中,就能看出来,多点的线上业务一块可能是为物美竞标加分的。
六
美菜“吞象”
据说,竞标麦德龙,美菜在无约束力条款下,报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
美菜最近则融了一笔资,有些钱。但这些钱对于“消化”麦德龙肯定不是够的。从资金和经营体量看,美菜竞标麦德龙,有点像“蛇吞象”。
不过,好在中国市场并不缺钱。从麦德龙的竞标案来看,各方资本、财团组合,都能解决一定资金问题。
已知的就有物美组春华,永辉组高瓴,美菜组厚朴。
未来关键还是看业务适配和消化能力。《商业观察家》佩服美菜的一点就是,它的目标市场抓得还是比较准,中小餐饮的B端食材业务比较分散,适合互联网创业公司做。企事业单位、大型机构等的B端业务则需要品牌支撑,美菜在创业之处没有品牌影响力,但麦德龙能给美菜带来供应链、体量、鲜食加工、品牌等资源。麦德龙也需要线上。
七
地产二轮
麦德龙中国的95家店中,47家店是有“地皮”的。
“地皮”包含过万平米的仓储门店,加上店外庞大的停车区域等面积。
这些有地皮的门店几乎都分布于一二线城市,而随着过去城市化的推进,现在也都处于城市比较好的商圈位置了。
所以,麦德龙中国有很大的地产价值。此次竞标也吸引了众多一线地产商参与,没参与的大多也都在关注着。
不过,从《商业观察家》获悉的情况来看,地产商大多止步于第二轮。
这可能是因为,麦德龙的供应链,B端批发、C端零售业务,在地产商手中很难做出价值,因此,他们也不大可能给出很好的价格,产生更好的协同。
地产商“跟随”领投方合作开发地产价值,或许更可行。
八
“落寞”京东
京东企业购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大型企业的采购市场中,尤其是电器、办公、快消等品类市场,市场份额可能是第一位的。
所以,麦德龙中国未来如产生任何竞争力提升的变化,对京东来讲,可能会多少产生点不利。
九
家乐福后遗症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对麦德龙中国的竞标,其实是有影响的。
许多市场人士认为,家乐福并购案后,对麦德龙中国的竞标价格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溢价。
觉得家乐福卖贵了的,认为家乐福案会抬高市场价格。
觉得家乐福卖便宜了的,也导致很多企业在纷纷谋求参与到麦德龙竞标一事,更热闹了。而更多的参与者可能也会带来溢价。
具体来说,觉得家乐福贵的,主要是觉得家乐福亏损很大、资不抵债等等。
觉得家乐福便宜的,是因为家乐福现有的经营体量和用户规模,还有品牌价值。从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空间来开展业务。
就像一些市场人士拿瑞幸咖啡来举例子,上市后,瑞幸咖啡到现在的市值是44.6亿美金,家乐福中国则只卖了60亿人民币。两家企业当下都亏损很大。对于亏损,瑞幸咖啡之前给市场的说法是,通过亏损开店补贴换来这么多用户,获客成本相比线上的获客成本还是低很多,很划算。
但家乐福用户更多呀,体量更大,家乐福还有品牌,可以组合商业地产相对低成本拿地等。现在家乐福中国的市值只有瑞幸咖啡的五分之一,找谁说理去。
所以,就看通过什么角度来比,那个角度更能说服人。当然,从中长期来讲,最终还是看你的盈利能力,和能否兑现预期。
十
流言蜚语
有时候,并购就是一场心理战,卖方与买方的心理战,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心理战。
现在麦德龙中国竞标“动静”这么大,市场中的“流言蜚语”也特别多,不知道谁是对的。
比如,有猜测Costco可能会加入,因为Costco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麦德龙现成的仓储会员门店和供应链基础等,对于Costco可能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Costco刚要进中国就要一下消化麦德龙可能也有难度。《商业观察家》目前没发现Costco直接参与。另一些市场人士则认为不可能。
总体来看,《商业观察家》觉得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麦德龙中国到底是要全卖,还是要留在中国引入战略投资者。
做两者的任何一个选择,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企业出局。
麦德龙竞标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相信麦德龙其实心里已经有决定了。只是有没有把真实想法公布,不好说。
二是,麦德龙中国团队会怎样。
如果要留在中国,那么,麦德龙中国团队可能会想保持一定独立性。如果全卖,麦德龙中国团队又会怎样。全卖也可能会涉及跟总部业务交割的一些问题。
往期文章
永辉B2B全品类发力:彩食鲜总部北上,全国布仓,年内50亿销售
投资消费零售 必看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