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同育人】什么是思源情怀?他们给你答案!

饮水思源的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 2021-11-02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无私奉献,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

他是身先士卒

一切从教育出发的交大教授

他是感念母校

用一个牛奶盒承载起

对母校毕生心愿的著名学者

他是将一生献给核潜艇事业

无怨无悔的国士

他们都是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践行者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交大人

他们的精神

引领着一代代交大学子

奔赴山海,发挥所长,报效祖国


★ ★ ★


3月31日,在校友工作大会上,校长林忠钦指出,校友是学校办学发展中最可依靠的中坚力量和最具潜力的宝贵财富,要健全“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凝聚校友爱校之情、助校之力,发挥校友育人功能。在日常工作中,校友总会办公室更是将校友协同育人的理念渗透在校友工作的各个环节。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下述三个感人奋进的故事,进一步领略母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初心和使命。


01

张良起:一个牛奶糖盒承载毕生心愿

▲张良起与刘杜珍结婚照

张良起,我国著名控制论专家,1946届电机系校友。曾任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其夫人刘杜珍回忆说:“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对张良起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他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教育和科学。回报母校是他一直就有的想法,他想为热爱科学的学生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也全力支持。”刘杜珍学嫂牢记张良起学长的遗愿,把毕生积蓄15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母校,设立“张良起奖学金”,助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张良起学长和刘杜珍学嫂一生节衣缩食,一捐就是全部积蓄。刘杜珍还表示,在去世后将委托上海警备区杨浦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将他们夫妇曾经缴纳的购房款65万元也追加捐赠至“张良起奖学金”。

母校感动于学长的这份大爱,决定把张良起奖学金作为留本基金永久留存。张良起奖学基金首期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具备创新科研精神的博士研究生。6月8日,受张良起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97岁高龄的孤老浦幼源先生将50万元积蓄捐给上海交通大学,注入“张良起奖学金”留本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及航空航天学院的3位博士获得每人3万元的首届奖励。作为首届奖学金获得者吴迪在博士期间,已发表12篇高水平论文,申请11项专利,他说:“感谢张良起夫妇和浦幼源夫妇的无私善举,我会牢记嘱托,继续努力,做潜心创新的科研人,也会用行动传承这份善良和大爱。”

携手助力母校发展


02

黄旭华:此生献给核潜艇事业,无怨无悔!

  ▲黄旭华院士在母校建校120周年大会演讲

黄旭华,1949届造船系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院士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一词来形容,但又不能用这么简单的一个词来概括。1959年的10月底,毛主席发出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毛主席的这句话坚定了当时黄旭华和其他同事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在没有技术援助、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仅用8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七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深潜试验对于一艘核潜艇来说至关重要,但它又充满着极大的风险。作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决定和艇员们一同下水,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自从接受了研发核潜艇的任务,黄旭华坚守组织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隐姓埋名,从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间,他从未回过老家,连通讯地址都没敢告诉家里。黄老说:“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为支持母校教育事业发展,激励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祖国国防军工事业,黄旭华院士在母校设立“旭华基金”用于支持“黄旭华奖学金”项目,以奖励学校矢志投身国防军工等重点行业的应届毕业生。经评审,今年共有12名2021届毕业生获评了首届黄旭华奖学金。获奖学生中,有奔赴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祖国中西部地区、投身军旅生涯。他们以行动诠释家国情怀,用青春书写爱国篇章,燃烧激情梦想,助力民族复兴。

点击了解更多


03

吴健中:身先士卒,一切从教育出发

▲吴健中教授

吴健中,我国著名系统工程专家、中共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电工与计算机系主任、原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在历史转折关键时刻,1977年8月,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吴教授大胆进言,率先提出要否定“两个估计”,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红线,广大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首肯,引领了拨乱返正,为高考制度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度政治觉悟和知识分子的良知。

吴教授一生曾数次担当起交通大学领衔建设学科的重任:重建电器专业、创建陀螺导航仪器和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创建系统工程研究所。吴教授一直亲自编写教材,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上过吴老师课程的本科生数百上千,仅在系统工程研究所由其所指导培育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多达50人。他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立德树人,处处彰显着一位教育家的魅力和风范。

去世之后,吴教授自愿将遗体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传承和发扬吴教授“敢为人先、实干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系统与管理学科校友会、吴健中教授弟子共同发起本留本基金,用于奖励在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具有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职工与学生。

携手助力母校发展








与国同行 协同育人

同心聚力 携手奋斗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微、校友网等

组稿|谢婧

排版编辑|储沁钰

责任编辑丨陈方玺 谢婧


推荐阅读

1、【活动报名】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你报名!

2、【要闻速递】蝉联上海市首位!交大人数十项成果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3、【与党同行】“不忘初心.思源情深” 校友书画展征稿启事

4、【要闻速递】喜报!校友会微信公众号获评2021年度十佳校园新媒体

5、【精彩活动】爱交大·爱运动!北京校友为母校高水平男篮加油助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