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坐等善款贬值?图解公益基金会保守投资的内在逻辑

2015-06-01 公益资本论

公益资本论
只做有逼格的公益报道




作者 | 黎宇琳 蓝广雨
微信编辑 | 罗苑 陈绮颖
合作|交流|投稿:maple2046@qq.com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处注明作者及出处。未经授权,请勿修改内文。


超过1000亿元的慈善资本正无所作为地坐等贬值。据《2014基金会绿皮书》数据,截至2013年,有7成以上的公益基金会没有采取理财手段。而目前,全国基金会总资产规模保守估计有1500亿元。


为什么不投资呢?税收政策、机构能力固然是操盘手们意兴阑珊的重要因素,但他们真正害怕的是舆论。


投资一旦有什么闪失,基金会极有可能被公众骂得很惨,绝大多数的基金会掌控者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赚的钱不是我的,而亏了我要被骂,于操作者而言,这买卖高风险,低回报,实在划不过来。最理性的做法,莫过于让这些钱乖乖地躺在银行里,连定期都不做最稳妥,活期就很好,随时可以拿出来,还不用费劲交代新增的利息哪儿去了。


公益行业很特殊,中国的公益行业尤为特殊,人们听惯了雷锋叔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故事,对公益从业者的道德期待相当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构成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某公益大咖就公开宣称:“我们要抢占道德制高点!”


按这个逻辑,公益基金会不投资是很好理解的,善款贬不贬值是小事,削弱了道德竞争力才是大事。基金会负责人也不容易,他们不得不努力让自家机构甚至自己本人长期处于“一尘不染”的状态。据我们的采访经验,不少基金会对所谓“负面信息”的厌恶程度更甚于政府,一发现有什么苗头,往往如临大敌,架势很吓人。


对此,“公益资本论”只想说:理解万岁,都是为了打好一份工啊。


我们很希望讲清楚公益基金会保守投资的内在逻辑,但逻辑什么的,实在很枯燥,“公益资本论”这次尝试用“制图+讲故事”的方式,努力为各位亲们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创新是很辛苦的,觉得好的话记得分享点赞啊!!!)



为什么基金会手握资本,却坐视其贬值?我们结合各路大咖与自己的观察,梳理了“制度、舆论、能力”三重现实困境(如上图)。

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锦萍所言,制度不完善、社会认同低、专业能力不足是困扰基金会投资理财的三大因素。


舆论和能力层面的制约,已经说得够多了,这里我们想重点说说制度,包括法律和税收两方面。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但如何才算是“合法、安全、有效”,在实际中如何保值增值,《条例》均没有给出明确规定。金锦萍认为,这可能造成有的基金会怕担风险,不敢去投资理财。


而在一些从业者看来,关键在于税收。按照相关税法规定,目前基金会通过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需要缴纳25%的所得税。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称“青基会”)副秘书长姚文觉得,对基金会投资理财收益进行征税并不合理,她认为收益属于公益性资产,应该算入公益范畴,给予免税待遇。“现在恰恰相反,做得越好的,交的税反而可能越多。”


敦和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认为,国家多收这几个亿对整个财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不收,对基金会来说却促进很大。”


光谈问题,不提解决思路,这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结合各路大咖的思考,针对现实困境提出可能的破题之路,并为其可行性评了星级(如前图所示)。星级越高,表明我们认为该问题在未来被解决的可能性越大。


我们对新版《慈善法》寄予厚望,但必须说明的是,4星的评定有点主观意愿的成分,现实的政策能不能这么给力呢?大伙可以拭目以待。而税收一块我们只评了半颗星,是因为我们实在对税收这种涉及到众多政府部门的事情很不看好,但其实我们很期待税收真的减下来,美帝就靠税收一招,对公益基金会的调整那是一个得心应手。我们的政府这样希望主导社会组织,不用税收作工具,实在显得不够高明。


是的,当前公益基金会理财有着种种现实困境,也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坐视善款贬值而不管不顾的理由,基金会的掌控者理应是真正的社会精英,他们有理由也有义务火中取栗,让捐赠人的钱保值增值,去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明哲保身,无所作为。


也许,在迷雾中探索前路是需要榜样的。在公益圈里,投资有心得的基金会不少,但愿意公开分享的实在不多。我们尊重慎言者,但我们更欢迎分享者。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2家知名基金会愿意分享他们的投资理财故事。


这2家基金会分别是青基会和真爱梦想,一个是理财明星,一个是理财新秀,他们的理财故事,多少能够展现基金会的投资理财逻辑。


我们觉得上图已经比较形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第4步投资收益之后,资金流出现了一个向上的返流,这其实与所有的投资的一样,投资所得的一部分用于消费,而另一部分用于再投资。

要说基金会理财,青基会可以算得上是先行者。这家在1989年由团中央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投资。据公开资料显示,1989~2002的十多年间,青基会项目投资的净收益为3751万。


青基会是最早开始投资的基金会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逼的。1988年出台的《基金会管理办法》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在基金利息等收入中开支。这实质上要求基金会“零成本”运作,造成结果是基金会压力巨大。有经历那段发展历程的从业者回忆,这倒逼一些基金会通过投资理财来获得运作经费。


如果说青基会是的前辈,那么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下称“真爱梦想”)则属于后起之秀。(“公益资本论”做过很多关于真爱梦想的报道,我们已经在有意调低他们出镜率了,但是……你懂的!)


真爱梦想的发起人都是金融高管,理事长潘江雪曾是香港招商证券董事,副理事长吴冲曾担任兴安证券副总裁,而理事刘蔓至今仍是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销售交易部董事总经理。这样一个金融明星的组合,如果不搞点投资,真是对不起自己的专业。


2009年底,真爱梦想理事会签署投资授权,分别授权秘书长将基金会长期储备基金中的400万元用于投资。当时担任秘书长的吴冲拿着这笔钱,先后投资了4只A股封闭式基金,“这是一种风险很低的投资,只有上证指数跌到800点以下才可能有风险。”


去年,真爱梦想从非公募转为公募,业界颇为关心真爱梦想如何平衡公众捐款和投资理财的关系。吴冲说,只要符合相关规定,理论上基金会的钱都可以拿来理财投资,“转成公募后我们的投资理财策略只是进行微调,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更加保守,更加注重安全。”


也许对于吴冲来说,投资做得这么保守,技能是完全施展不开啊。不过在现阶段,新锐如吴冲,也只能这样了。


(本文图表由图政数据工作室制作,更多数据新闻可关注@一图观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