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世相杀进公益!你再坐井观天恐将失去一切

2016-11-15 公益资本论原创 公益资本论

作者:黎宇琳


商业会颠覆公益吗?那几乎是一定的!

 

有着“年度最佳自媒体”、“最佳年度内容营销”光环的新世相自策划《4小时逃离北上广》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凌晨四点的北京》、《当1小时偶像剧女主角》等都是刷屏级的爆款,俨然成了营销界的最强大脑,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新世相到公益领域玩一票,会是一个怎样的境况呢?今天早上,他们就真的这么干了。

 

“现在是早上 8:00。从现在起,我们会把 10000 本书丢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一切你可能路过的地方。看看你身边的角落,缝隙,座位,能不能找到它们。”

 

他们将之称为“丢书大作战”,这个故事很简单,简单到不用100个字就能讲完。

 

当然,也有不简单的地方:


黄晓明在北京14号地铁里丢了他选择的 16 本书,并在每本书里留下了一张字条。

 


徐静蕾也早早选好了她要丢的书。


张静初抱着一摞书从将台站上车,里面有《我的名字叫红》。

 

取得了什么效果呢?

 

据网友说,不到一小时,阅读量就已经超过了10W+,而在两小时40分之后,评论区是这个样子的:

 



 线下动员了多少人参与,我不得而知,但按照新世相以往的战绩,我相信会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很多人惊讶于这家新创商业公司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但让我更震撼的,是他们在理解公益的同时,还拥有着公益行业完全不具备的,洞悉人心的判断力与一往无前的执行力。

 

那是一种专属于商业领域的狼一般的能力,那是一种“不牛即死”的氛围下养成的野性张力,创业公司输不起,输一次也许就什么都没有了,仅仅做得“好”是不够的,他们非常清楚,追求卓越是唯一的活路。

 

相比起来,公益行业的同仁就安逸得多了,能不能洞悉人心不要紧,反正咱们在做着好事;也不需要一往无前,来日方长,细水长流就好。

 

在地铁上丢书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创意,国外早就有人玩了,我在混公益圈的时候也听过很多机构探讨过策划这种活动的可能性,且不管他们后来是不是真的干过,但制造影响力的水平实在弱得可怜,与新世相的区别就好比小学生与博士生的区别。


既然公益机构这么弱,那不如干脆让商业公司来做公益算了?

 

那也不行。

 

新世相是牛逼,但他们只来公益搞这一票,完了他们还得主打商业营销去,类似改善公民阅读习惯这种苦命的活,还得让细水长流的公益机构来干。

 

我想说的是,从一系列的事情可以看出,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了,各种社会资源正在以很高的速度在反复构建,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单一行业里的经验、资历的价值正在快速衰减,妄图固步自封,以行业卡位的方式获得垄断资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曾有不少公益界的朋友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互联网+公益”还没有人做。然后各种折腾,找政府、找风投,好像也做了一些东西出来,但是,当腾讯做出了“99公益日”,他们就全部都懵逼了。

 

也有公益界的朋友很自信的向我吹嘘,搞“公益峰会”没人比他们更强,但当马云搞出了“XIN公益大会”, 那哥们就再也没声了。

 

当前,公益营销也是许多公益人正摩拳擦掌想要去争夺的蛋糕,但就我看来,那也是想想而已,别说搞不过奥美、新世相那些大神,就是同在公益圈成长起来,却已经玩出“瓶行宇宙”的Bottledream,也已经远远把他们甩在后面。

 

我觉得,每一个有志于公益的个人和机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都得深度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你自己最擅长做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只有你能做的、别人取代不了的?


个人单枪匹马、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牛人们大多选择把自己的技能,自己机构的技能浓缩成一个小零件,随时准备融入到一台巨大无比的,各种零件正在反复重构的时代机器中。

 

你不用去做一个平台,你用腾讯的平台就行了;你也不用自己挖空心思地去搞营销,你跟牛逼的营销机构合作就行了。

 

但前提是,你究竟有什么?

 

▲现可在各大资讯客户端搜索“公益资本论”订阅,包括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QQ公众号、新浪微博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