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学识 有颜值 有情怀的康震校友,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08



他是央视《百家讲坛》的明星主讲人,他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唐诗风云会》等文化益智类节目深受欢迎的点评嘉宾,他是一位知名学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是全国模范教师,还是北京师大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康师傅“。

 

有人说他有风度、有颜值、有才华、有学问、有情怀……

 

他,就是我校校友康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2064psdb&width=500&height=375&auto=0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有10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军事学等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就如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就有我校校友康震教授。




座谈会上,康震校友的精彩发言如下: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进一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

 

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蕴藏着极其鲜活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价值追求,如何立足当代,创新发展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师古而不能泥古,既要回首历史、积极传承,又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创新,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激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勇气和动力。

 

传统文化研究周期长、产出成果慢。但只要沉下心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研究成果就一定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为此,应当大力倡导“十年磨一剑”的学术风气。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以百人团现场竞赛的创新形式,调动全国亿万观众重温古典诗词魅力,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就根植在传统文化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诗词大会的成功就在于激活了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并从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吸取智慧,增强了中华文明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的普及是一门大学问。学术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往往也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优秀的研究者往往也是优秀的普及者和传播者。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加入传统文化普及的队伍,弘扬民族正能量,激发传统文化内在活力。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中,新兴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不能简单用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介。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各有所长,应当彼此互补、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传播话语体系,准确、快捷、广泛地传播传统文化正能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的校友,听听他的故事。


▎康震与母校


康震校友是著名学者、我校文学院博导霍松林先生的弟子。十年苦读,2000年,康震校友在我校文学院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


(康震教授当年在小粉楼前的留影)


同门眼中的康震是这样的:


傅绍良(我校文学院教授,年长康震教授8岁,与康震教授一起师从霍松林教授):康震是一个喜欢在论文写作方面和他过不去的人,他上博士期间发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李白的文章(《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学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那时候由于我在李白的研究方向已经发表过几篇文章,所以在他发给陕西师大学报后,学报转给我进行匿名审核,我看了后第一次提了一些修改意见,返回后我感觉他修改的很好,但是还不是很到位,又提了一些修改意见,让他进行第二次修改。由于是盲审,所以在学报编辑部遇见康震时,别人告诉他是我修改的他的论文,他笑着说“难怪我总觉得有人在“为难”我,我喜欢在论文方面为难我的人。”从此,我和康震也成为了好朋友。


他是一个对待学问一丝不苟的人,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对于吃喝穿不太在意的人。

我们那时候的论文是要手写的,他的博士论文(《唐长安城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一次交给霍松林老师看,他从霍老师家出来时我在路上碰到他,他心情很不好,霍老师对他的论文批评很多,但是经过反复修改后,最后写出了一篇非常之优秀的博士论文。从他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到最后的博士论文,都是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并且他非常的谦虚认真,喜欢那些在学问上和他“过不去的人”,不让自己在学问上太马虎。


了解更多康震校友与母校、故乡的故事,请点击观看专题片视频:谦谦君子风——康震专访




▎学生眼中的康震


康震是深受北师大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眼中的康震校友吧。




听过康震老师讲课的同学都会被他严谨的学术观点和风趣的语言所吸引,在课堂上,他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学。或是被他平易近人的风格所感染,在课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康康”。


和自己过不去

 

康老师在专业的研究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通过研究,不断发掘专业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点。即使是在探讨一些旧的学术问题时,也会保持公允的态度。在学术态度上,他戏称老和自己过不去。

 

老师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学术的态度。他的希望是学生能提出更多不同于自己的、新颖的观点,力求营造民主的课堂。他认为老师只有学问是不够的,还应该民主,这样学生才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劲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康老师作了两年多的班主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他和学生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他看来,虽然老师的知识、经验比学生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老师处于垄断地位。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康老师的学生一定深有体会,康老师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也会开开玩笑。去年“非典”的时候,他每天都会给班上的学生打电话问候。他的这种亲和力是很自然的,正是因为这种自然,他才体会到和学生相处“不同寻常的愉快”,并且他还表示自己也会咀嚼、回忆和同学们的谈话,这也许是康老师的学生都没有想到的。


康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会帯一本教科书,书的用处不是做教案,而是做笔记。在讲课过程中,记下闪动的灵感。他认为大学的教学是发散性的,自己在讲课时不会被教案束缚,教学内容会随着课堂气氛的变化和同学们情绪的变化而改变。这就会产生一种灵感,能够讲出自己没有计划讲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自己正在酝酿、思维的一些问题,这就是教学这种特殊方式互动特点的产物。


“给研究生上课,就是给自己上课”,这是康老师在研究生教学中最大的体会。他认为认真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研究生的选题在学科领域内是很有拓展性和深度的,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相关的学术问题首先要有深入的研究,这对自己学术的研究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给同学的建议——重视课堂


作为人文文科的老师,康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希望。“我们学校的人文学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老师们也都有很高超的学术水平,作为师大的学生,要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熏陶自己,大家每天学习的课堂就是最重要的途径。关注课堂,大家会得到很大的收获。”

(内容摘自@寂枫17的新浪博客)


你是否也喜爱上了这样认真又和蔼可亲的“康康”老师呢?让我们再看一篇关于康震教授的访谈吧。



 记:看到相关报道和学生在网络上对您的评价都很高,包括对您的学识、个人修养、对待学生的态度。从学生送您绰号“康师傅”可以看出,您和学生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您认为师生关系达到哪种境界是比较理想的?


康:(笑)学生给我很多称呼,有些学生也称呼我为“老大”,这种称呼没有太多的内涵,我觉得只是一种亲近的表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一名班主任、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我这个70年代出生的人,在年龄上与在校大学生差距不是很大,我更像他们的一位大哥哥,我也是个特别能帮学生拿主意的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我敢于为他们出主意,但这种帮助是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有些学生不是我的研究生,他们也常打电话或者直接跑来问我些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所以我的电话费是个大问题(笑)。近期我的电话又成了热线,研究生报名开始了,很多本科生向我咨询考研建议。我觉得学生问你是非常宝贵的,因为那是对你的信任,而信任往往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内容。虽然我无法一一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认真的倾听,几句宽慰的话也能让他们感到很温暖。


记:您曾撰文《弘扬尊师重道传统》从渊源上论及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谈及了校训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如果回归到尊师重道的传统,您觉得尊师重教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康:所谓尊师重道不单单是对学生的要求,而是一个涉及师生双方的准则。首先,老师必须尊重自己,在言行上做到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导心悦诚服。老师更要尊重学生的表达,倾听学生的心声。而学生向老师请教,向他人求知识,必须要充满敬意。尊师重道,何谓之“道”,韩愈《师说》有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道理或真理在谁那里,谁就是老师,对于遇到问题的学生,老师要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

记: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学院领导、公众人物,这么多称谓,每一个称谓可能都会面临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事务,内心有没有矛盾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康:我是个角色感很强的人,在学校里我就是一名教师,周围面对的人除了学生就是老师,各种工作没有什么矛盾的。我一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行政、教学、科研三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应该承担的工作,只要把工作做好、做合格,自己心情舒畅,也会很有成就感。面对繁杂的工作,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比如说,要实现对一个班集体的有效管理,要找到让这个班级形成团结的方法,关键在于管理的理路和想法,我主张一定要发挥班委会的作用,把你的想法告诉班委会,把一些常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一些重大、主要的问题由自己来统筹。处理好各项工作的关系,一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二是要有科学而正确的规划,选择正确的人和适当的方法去执行;三是要有有效的监控,而且这个监督是毫不留情的,一定要有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记:在各项工作中,您的精力是如何分配的?

康:如果把我承担的工作以10份来计算的话,教研占4份,因为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占3-4份,其他就是管理工作。我对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是比较多的,非常重视,因为高校的第一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其次才是科学研究,最后才是服务社会。

记:刚才说到在学校里面对的都是学生和老师,那么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做讲座,面对的可是不同的人群的了吧。这个时候,面对社会大众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您站在演播室有何感受?

康:我觉得去“百家讲坛”做讲座,只是我的一个业余活动,是我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延伸。“百家讲坛”节目在社会上的兴盛是个好事,虽然社会上有些的评议,但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来说,这样的节目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记:06年2-10月间您连续录制了27集《百家讲坛》,通过媒体向大众宣讲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您认为大众媒体对于古典文化的继承、传播起到什么作用? 
 

康:传统文化、科学文化知识要以一定的方式让大众知晓,电视等大众媒体起到了这种桥梁作用,当然,内容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只要讲的内容不庸俗,主讲人保持高雅情趣,大众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古时孔子驾车周游列国,车就是他的宣讲媒介,我想,如果当时有电视的话,他第一个被请去做主讲人(笑)。再如鲁迅,他写作大量短小精悍的杂文并刊发在报刊上,都是为了让人了解他的观点。

记:在课堂和“百家讲坛”讲课有什么区别?

康:在课堂上,面对学生讲课,讲求的是逻辑性,讲述以螺旋式展开,逐步深入。而电视讲座的目的是普及文化,首先要保证观众听得懂,这种讲座的内容排列型的,并有重点的进行深度讲解。


记:那您觉得受到好评的原因是什么?

康:我想主要还是态度原因,我不哗众取宠,不故作姿态,不表演。另外,我所讲的是我治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我力求在讲座中少出错,人们也很少在其中找到“硬伤”。


记:“学者使电视深刻,电视让学者有为”,社会上有许多关于媒体和学者关系的争论,您怎么看待学者和电视的关系?媒体和学者之间达成什么样的关系才是理性、恰当的? 
  

康:学者通过电视将自己的研究和学识传播给社会,让大众所知,让大众受益,这是个很好的现象。电视媒体从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出发,在选择主讲人时,也会考虑到主讲人的学术根底、学术基础和口头表达力。学者和电视二者间的互动,最终受益的还是社会大众。

记:为学、为人二者的关系怎么看待?

康: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我的观点是学识与人品要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获得行业内人士的好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只要做好工作,百利而无一害。


(内容摘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新闻网)


▎康震校友精彩的学者人生


人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康震,1970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康震校友是著名学者、我校文学院博导霍松林先生的弟子。十年苦读,2000年,康震校友在我校文学院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2002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后,32岁的他便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始任教。《邵氏闻见录校注》、《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吉藏大师评传》、《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注析》、《宋词注析》……康震校友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风趣的授课方式,这位青年教师很快博得了领导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各种荣誉和肯定接踵而来。



或许正是因为康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出众的教课技巧,2005年,《百家讲坛》的编导找到了他,恳切地希望他能主讲李白、杜甫专题,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诗词、古代诗人的成就,教学科研任务繁忙的康老师爽快地答应了。这两个专题开讲以后,“温润如玉”、“厚积薄发”、“妙趣横生”……观众好评如潮,两个专题的收视率达到了当时的高点,百度里的“康震吧”也极为红火,涌现了一大批“康震迷”.在栏目组的盛情邀请下,康震此后又讲了李清照、苏轼、唐宋八大家专题系列。再到后来,他又登上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唐诗风云会》等文化益智节目的舞台,担任点评嘉宾和主持人,更为全国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读书,做科研,教学生,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康震的心态一直都很平静。迎接报到新生时,不少新生和家长都认出了这位学者名人,纷纷上前搭话时,康震只是谦逊地说道:“文学院里有许多教师,他们都比我讲得好。”

  

现在,康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同时还担任北师大学校办公室主任,教学科研行政任务更加繁重。

 

但他依然保持着浓厚的阅读爱好,李泽厚的美学、哲学著作、历史文化的书籍,都是他喜好的。幼时培养的对绘画的喜爱,让他现在也常常关注建筑图谱。但花费精力最多的,还是专业书籍。做学问,要在浮躁喧嚣中保持宁静和专注,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和认真。“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态度认真,方法科学,不管结论如何,研究过程本身就值得尊重。”康震博客的首页如是写道。


▎网友眼中的康震教授



▎康震教授经典语录


写诗,当然要守文学规则、审美规则,但是规则毕竟是人定的,如果规则束缚了你的精神,那就不是规则,而是绳索。所以要化绳索为彩翼,为表现气韵添彩。


学唐诗,关键学什么?就是要品味健朗通脱的个性,即便肉体依然行走在生活的阴影里,精神却要永远在阳光里飞翔!


聪明、潇洒的人从不给自己预支烦恼。


苏轼的结尾应该既平常又不平常,因为这就是苏轼。


最符合自己性情的性格——自如、适意,说句大白话:别人看着你是那么的舒服。


编辑/唐小媛 张星 丁赛

记者/韩星媛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 


康震教授百家讲坛演讲稿—《话说苏轼:潇洒东坡》


苏轼来到黄州,无非就是两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那么在物质生活方面呢,他要面对三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花销问题。苏轼到黄州担任的这个职务,它有一个全称,叫什么呢?叫黄州团练副使本地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个黄州团练副使大体上是个什么官呢?这个很难跟现在对应。我们硬要对应的话,要给大家一个印象的话,姑且我们可以认为是黄州市或者黄州县人民武装部的副部长,就是这么个官。但是本地(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你没有签字权,没有行政权,没有决策权,换句话说,你是由当地政府看管的一个犯官,但是给你挂个名儿。那么按照有关规定,这样的犯官,是没有工资待遇的。那这就很麻烦,苏轼他们一家人从京城来到黄州,二十多口人哪,靠什么吃饭?而且苏轼这个人平生没有什么积蓄的习惯,他自己有八个字,叫什么呢?“俸入所得,随手辄尽”。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拿了工资立刻就花,拿了工资立刻就花。他有积蓄,但是很少,不过这难不倒苏轼。苏轼对待金钱的态度是:有钱我就花,没钱我就做计划。我现在不是没钱吗,我还有些积蓄,我就以我现在的积蓄为基础,我做计划,他跟夫人做了精心的财政的预算。每天最多花费一百五十文,那每个月呢?最多就是四千五百文。那么就用这样的花费算下来,他现在有的积蓄,刚刚能用一年。问题是一年以后怎么办?一年以后,那么一年以后再说吧。聪明和潇洒的人从来不给自己提前预支烦恼,你纵观古今,无一不如此。 

第二还有住房问题,按照朝廷的有关规定,这种犯官,一律不给分配家属楼。其他人都可以分配,他不可以。这个朝廷是有规定的,这是一种惩罚。那二十多口人你住在哪儿啊,睡在大街上?这也是个问题。刚来的时候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就在江边、有一个废弃的原来官府使用的一个驿站的房屋,叫“临皋亭”,住在那个地方。但我们都知道临江的房屋,都很潮湿、很湿热,二十多口人都挤在里面,来个客人都没地方住。后来苏轼啊就在一块地方、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时节,盖起了五座瓦房,然后在这个屋子的四壁画了个雪景,起了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雪堂”。这个雪堂后来成为他会客、读书、写作、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就是他江边有一个住所叫“临皋亭”,后来自己又盖了一个客房---“雪堂”。这是住房问题暂时解决了。 

第三呢,吃饭问题。这个没有钱,吃饭就很成问题。怎么办呢?也难不倒苏轼。脱下文人的长衫,穿上农夫的短打,号召全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真是大生产运动。他向当地官府申请了五十亩的荒地,开展耕种。那荒地都是土地非常贫瘠的,这块地在黄州城东门外边的一块土坡上,所以苏轼把它叫“东坡”。他给自己叫“东坡居士”。苏东坡这个名字实际上在民间的影响要比苏轼更大。很多人知道苏东坡,未必知道苏轼。东坡居士也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这么一个名号。有的文人就说了,您这丢人不丢人哪你,文人种地本来就是很丢人的事,你还东坡?你是个犯官,被贬到这个地方来,让人家看着,你还东坡居士,这不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吗?这在当时那个社会的情况下你要知道,它是有这么一种看法。但苏轼不在乎,谁规定的文人不能种地?谁规定的种了地就丢人现眼?谁又规定的种地的人不能叫居士,是不是?我没吃的,我种地,种了地之后呢我收割,收割之后我就有了吃的,我自己解决我吃饭的问题,一点都不丢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什么叫潇洒?潇洒不是一天到晚甩着袖子在大街上走,潇洒很具体,在生活当中面对每一个很具体的困境的时候,这都对你的人生构成一个挑战,也检验你的潇洒的底线。就是说居士这个名号我们都知道,居士本来指的是在家修行的佛教徒。苏轼当然对佛教也有很深的造诣,但他这个居士的名号,远远地超越了居士本来的含义。没错,他是一个在田间耕种的、获取粮食的劳动者,同时他还善于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发现一些审美的趣味,他还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呢,努力地摆脱现实困境给自己心灵造成的束缚,他还是个哲人,所以在后代人的眼中,苏轼是个雅俗共赏的人,他获得了“农夫”和“士大夫”的双重的赞誉,这就很难得了。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个太喜欢交朋友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苏轼的存在就是为朋友而存在的。没有朋友他憋死了。苏轼有一句话叫什么呢?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讨吃要饭的,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你看见大家都是好人,那么你在大家的眼中、也就是好人。尤其在黄州,你想苏轼是在朝廷受了那么大的一个惊吓、恐吓,很狼狈地跑到黄州来,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他很需要营造一个对他来说非常善意的、宽松的、和真诚的一个氛围。苏轼交朋友的特点,就是四个字--赤子之心。他有一次,在一个姓刘的村民家里,吃一种酥饼,吃这个饼子觉得又酥又脆,就问人家这个饼叫什么名字。人家说不知道,没起名字,那苏轼说,那就叫“为什么酥”吧。后来有一个姓潘的村民家里酿一种酒,喝了以后觉得特别酸,他说你这个哪儿是酒啊?是你做醋的时候放错水了吧?那你这个酒,就叫“错放水”吧。后来有一次,苏轼一家人出去春游,没带吃的没带喝的,赶紧写一个便条,寄给这两家人说,需要潘家错放水,更需刘家为甚酥。这反映了苏轼当时一种在交友的时候,很随意的一种无所顾忌的态度。但是这个只有在什么呢?只有在远离了那些政治圈子,尔虞我诈的朝廷的政治斗争之后,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自由自在的一种态度。 

他又象小孩一样,随便给人起绰号。这是苏轼的一大本领,别人真是望尘莫及。他有一个朋友叫陈慥,人特别好,你知道陈慥是谁啊?就是原来咱们讲的那个陈公弼的儿子,跟他爸爸一点都不像,陈慥为人特别豪爽,但是这个老婆太厉害了,醋缸子,脾气特别坏。苏轼对陈慥深表同情,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这种情绪,他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翻译成白话那个诗是这样的,“我的朋友真可怜,谈论佛法忘睡眠。忽听老婆一声吼,手杖落地心发抖。”“狮子吼”是什么意思啊?狮子吼其实本是佛家的一个用语,意思是说,佛祖在众生面前讲法,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河东”是人家陈慥老婆的籍贯,山西人。好了,河东狮子吼这个外号一起出来,陈慥的夫人名声大震,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所有武艺高强、生性坚强的女性的共同的一个外号。苏轼起绰号的本领,千古第一。其实呢,也是拿自己开心,但是他开心得有水平,有才气呀。所以我们说啊,苏轼交往朋友,他是抱着一颗像孩子一样的赤子之心,所以他能交到真朋友。我前面曾经讲过,他在危难的时候,那么多人能帮他,是有原因的。这就叫平时广结善缘,到了你遭难的时候,这个善缘,就会团结起来帮助你

 

就连苏轼自己,都一刻不停地在深深地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想把自己从这个状态当中解脱出来,那就必须勇于面对自己、勇于解剖自己、勇于直面自己的人生缺陷,这也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苏轼自己反省说,他自己平生所做文章,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才华横溢,看上去是洋洋洒洒,非常地震慑、有气势,殊不知这些文章大多都是空泛无用的书生之论,与现实生活的实际,切合者甚少。我们知道,读书写文章是要有用于世的,无用于世有什么用呢?而这种文风从何而来呢?就是科举考试中养成的毛病。我们都还记得苏轼这个“轼”,他父亲为什么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他像那个车子上的“轼”一样,收敛锋芒,做一个稳健踏实的人。现在看来,自己这几十年,锋芒不但毕露,而且好发议论。他举了个非常巧妙的例子,这也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例子,说什么呢?说自己这么喜欢炫耀才华,就好象树干上结的那个很漂亮的树瘤,有的石头上有很漂亮的花纹。大家看到树干上结的那个树瘤啊,有的长得非常的奇怪,忍不住过去欣赏一下,看见有的石头上长了很美丽的花纹,也要去看一下。殊不知,这树瘤对树来讲是个什么呢?是一种病。石头上那个花纹越多,对石头来说也是一种病。这么多年来,自己就把这种病、展示给别人看,这难道不是自己人生当中一个致命的缺点吗?所以我们说,苏轼对自己的反省,是很深刻的。我们刚才前面讲的克服生活困难,克服精神困惑,那是一种潇洒,但人最难做到的潇洒是什么呢?是要对自己的人生、个性做深刻的反省。这是最难做到的一种潇洒,也是最高等级的一种潇洒。


所以我们说,苏轼在读书、写作的过程当中,慢慢地要去掉自己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的傲气,养成一种稳健端庄的正气,他要在与农夫、村民的交往当中,渐渐地去掉那种尖酸刻薄的小家子气,养成一种宽容、虚怀若谷的大气,他还要在东坡的耕种的劳动过程当中,去掉那种柔弱、缠绵的文人气,养成一种刚毅、坚卓的丈夫气,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苏轼一直在黄州、在东坡,努力地要让自己的人生经过这一番历练、锻造之后,更加趋于完美。他给自己的朋友的信里面说,我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虽然又老又穷,但是心里面全部装的都是忠义道德,死我是不怕的,只要君王和国家需要,随时都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反省,特别是针对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做的脱胎换骨式的反省,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我们喜欢苏轼,不仅仅是因为他会作诗、会作文、会作官,最重要的是,他在艰苦的生活当中,表现出了一个善于调节自己、善于使自己潇洒起来的一个真实的自我,正是这个真实的自我,打动了千百年之后的人,对他投去敬重的目光。苏轼曾经感慨啊,他说什么,说黄州真如在井底。可不是吗?这个黄州对苏轼来讲,真是一口废弃的枯井。但是苏轼不是那一只井底之蛙,他在这口枯井里边算帐、种地、写诗、做饭、交朋友、盖楼房,做一切自己能做的事,做一切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情。他在这口枯井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而在这口枯井里呢,也慢慢地流淌出能够滋润苏轼自己、滋润子孙后代、甚至滋润了中国文化的点点的甘露。 


黄州虽然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是这座长江边的小城,却成为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随着苏轼对自我的反思,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悄然改变。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把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苏轼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 


作为伟大文学家的苏轼、苏东坡在宋神宗的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在黄州江边的赤壁,对历史,对人生,对宇宙,展开伟大的歌咏,《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艺术的杰作,而且也是苏轼人生当中伟大的杰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什么叫做震撼古今的伟大绝唱?就是这一首词写完之后,从古一直能唱到今天,唱到今天人的心里面。一千年前发出的一个声音,到现在还能敲打着你的胸膛,震撼到你的心灵。你看,浩浩荡荡的长江往东方流去,让我们想起孔子的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你再看那大浪淘沙,把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席卷而去。据说,在这山崖的西边,就是当年三国周郎大破曹军百万雄师的地方。你再看赤壁,乱石穿空啊,陡峭的山崖像是要刺破苍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怎样地惊心动魄!怎样地雄壮有力!但就是这样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壮怀人心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的不断地冲刷之下,也消失殆尽。这词的上阙,既是这么地有力量,又是这样地美丽,我们用一句话可以来概括它,就是惊心动魄的美丽,充满力量的美丽。词的下阙,更不得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小乔的出现,让惊心动魄的美丽,变成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艳丽,小乔的出现,让周郎更加能够显示出他雄姿英发的一面,他不但是个幸福的英雄,还是一个风流倜傥、浪漫的英雄。但是如果没有小乔这个人物,好象周郎的身上就少了一点从容,就少了一点潇洒,少了一点风流,少了一点倜傥。所以小乔在这个下阙的词当中,非常地关键,也非常地重要,正是她的出现,使这一段宏阔的历史和英雄的画卷变得如此地儒雅,如此地从容。你看,这就是苏轼心中的历史。如画的江山,滔滔的巨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儒雅的英雄,还有流传千古的功业。


可是呢,苏轼又是多么地感伤,赤壁再壮阔,英雄再浪漫,与我有何干?我现在蹉跎半生,老大无成啊,只顾在这里发出一些徒劳的感慨,又有何用呢?他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真是多情啊,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小乔的确很美丽,周郎的确很潇洒,赤壁大战的确是千古以来的辉煌的战绩。但是,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这位昔日的美人,现在又在何处呢?想来想去,苏轼觉得: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我自己何必为这种虚幻的历史而顾自多情呢?我又何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感伤呢?也许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命题:只有江水和明月是永恒的。怎么办呢?还是再举起酒杯来吧,不如让我们来领略这个美丽的夜晚,其它的都不是自己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下阙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说:潇洒而多情的感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