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么,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就在陕师大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回溯历史的地方,承载情怀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集中智慧的地方,启迪思想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学问的地方,孜孜不倦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今天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
你知道么,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就在陕师大
▼
教育博物馆效果图
编辑 / 赵悦言 石成砚 王雁
摄影 / 冯伟 孔冬 钱广 陈勇琦 张欣
顾问 / 张弛
责任编辑 / 张莹
部分内容来自教育博物馆及学校官网
教育博物馆
我校正在建设的国内首座综合性教育博物馆位于长安校区,总建筑面积23236平方米,建筑地上三层,总高度25米,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采用庭院式建筑风格,外形多使用中国元素,建筑风格与我校长安校区其他楼宇协调统一,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
教育博物馆内设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馆内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工程,预计暑假前向校内师生预开放,今年九月正式开馆。
陕师大博物馆原在长安校区图书馆西副楼,近年来一直免费向社会开放,并连续三年在市文物部门的综合考核中获得行业博物馆第一名。目前是全国科普基地、全国社科普及基地、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教育博物馆即将建成,让我们再把目光追溯到2012年的7月,重温万木葱茏的师大校园里师大师生的热情似火……
历史追溯
2012年7月,备受全校师生及全国教育界关注的教育博物馆,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筹备工作,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
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优秀大学的重要标志。正如我校党委书记甘晖所说的,作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在已有三个博物馆基础上,建立一所以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不仅可以有效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大学精神,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管理和发展教育文化,切实履行一所师范大学的社会职责。
博物馆的筹建凝聚着众多热爱师大、关心师大的人的付出。我校名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何崇本先生向学校慷慨捐赠1500万元,用于教育博物馆的建设。这是何崇本先生热爱祖国、关心西部教育、支持陕西师范大学建设发展的又一感人义举,其精神是陕西师大人心中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师大人不断前行。
出席奠基仪式的学校党政领导、师生代表与何崇本、何崇源先生一起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工程培土奠基。
今天,何崇本先生一行又再次来到了我校,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教育博物馆。
中国教育馆
基本陈列:从庠序之学到现代学校——中国学校教育展
从兴学设教到中西合璧的现代学校的教育,中国教育馆讲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学校教育发展史。
”▎兴学设教:学校教育的积淀
经学教材
该书出版于清朝末年,书中集中阐述了儒家伦理思想。
文学教材
该书出版年份为清末民初,是一部供学校使用的文学读本,书中所选文章以散文为主,兼有韵文和骈文,其语言短小精练,便于传诵。
小学教材
该书在清末民初盛行于全国,是早期的一种注音字典。全书用汉字表示音节,包括12个韵母和20个声母,以此共同组成一个字的读音。
蒙学教材
该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实现蒙学教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反映了当时蒙学教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朝廷组织的乡试试卷,卷面中反映了考生的详细信息、考试内容和试卷批注情况。
▎西学东渐:新式学堂的兴起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颁行。全章程由立学总义章,学科程度章,入学毕业章,学生规则章,教员、管理员章,附学章,编撰文典章七部分组成,各章内条目明晰,明确规定了工作内容、学生学习内容及管理举措等。
官府文书
《办理陕西大学堂札》呈报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7月)。为陕西省府上呈朝廷奏请办理陕西大学堂的官府文书,内容涉及陕西省当时的教育状况、学堂办理细则、委派人员、学生留学国家等。
常识教育科目内容
常识教育科目内容以认识自然、社会为主,为儿童提供了个人、社会、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和经验。有的教材图文并茂,易于学生了解天文地理、世界万物、社会风俗、乡土人情等社会自然现象,阅读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中西合璧:现代学校的建立
国文
国文或国语科目,民国初期称为 “国文”,后期称为“国语”。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识字、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教材内容从居家、处世等学生周围事物和见闻取材,注意传授实用知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以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
作文簿
该展品是民国38年学生作文簿。通过学生写作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对各种文体的应用,注重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奖状
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颁发奖状的形式对在品德、学习等方面优良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完成学业之后,根据学业完成程度的不同颁发修业证书和毕业证书等。
教师任用聘书
民国时期,政府对中小学校教师实行准入制度,教师任职采取聘任制。同时,通过对在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平时考核与资格审查等途径,以达到确保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这本年鉴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1934年)出版,上海开明书店发行,民国政府教育部编纂。书名《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年鉴内容上至清末兴学下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间跨度50余年。
▎承前启后:学校教育的发展
俄语书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向全国人民发出向苏联学习的号召,党中央决定成立专门的俄语人才培训学校,相继创办了北京俄专、上海俄专等学校,以适应国家建设对俄语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一时期,俄语成为了中国外语教育的一个主要语种。 这一部分展出新中国各种教育史料304件。
教育学
这本《教育学》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较早翻译的外国教育学著作,为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开拓起到了引领作用。
毕业证书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莘莘学子响应祖国号召,在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按规定的课程或学分完成学业,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历资格和学位资格。毕业证书见证了学生学习的丰硕成果,也反映了一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状况。
中国教育馆通过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史料、港澳台的教育史料和教学用具这三个专题展览,为我们铺开一幅生动的画卷,为我们呈现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
▎专题一: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料展
主要展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教育文件、边区学校教科书、社会教育教材以及记载边区教育教学活动的报纸、期刊和照片等。本单元展出遴选史料117册,以窥见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历史状况。
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教育文件
《陕甘宁边区教育方针》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于1944年7月编印,辑录自1941年以来边区政府制定的教学方针、课程标准、招生计划、学生运动等各项教育方针政策。
陕甘宁边区学校教材
陕甘宁边区的学校教育主要有干部学校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由于学校类型多、发展快、变化大,所以边区学校教科书体现出灵活性大和应急性强等特点。为了适应当时革命战争的需要,边区学校教学教科书的内容,主要以国防教育为宗旨,以抗战救国为中心,注重战争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传授,重视培育学生的战争意识和劳动能力。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教材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夜校、冬学、巡回训练班、识字促进会和识字班等,其主要任务是把广大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投身于革命战争与社会建设之中。边区社会教育的教材不同于学校教科书,大都篇幅简短,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如《新千字文》《边区民众读本》《日用杂字》《识字课本》《农村应用文》等教材,内容简明,语言通俗,能够满足边区群众费时少而识字多的要求,便于调动群众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反映陕甘宁边区教育教学活动的报纸、期刊和照片
《边区教育通讯》是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于1945年11月1日在延安创办的教育类刊物,32开,铅印,月刊。该通讯是边区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园地,内容涉及边区教育新动态、教育教学新方法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意见、教育小常识与儿童歌曲等。1947年3月,出至第二卷第六期,因胡宗南军队进攻延安而停刊。1948年12月10日复刊,继续出第三卷一至四期,1949年11月停刊。
陕西师范大学陕甘宁边区教育研究室收藏有部分记录边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记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讲课情景,有的反映学校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的场景,还有的记载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劳动和文艺演出等情况,是陕甘宁边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缩影。
▎专题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史料展
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史料展共展出藏品47件,其展出的是港澳台地区的学校教育史料,主要有学校教科书、教育类书籍、毕业证书、纪念册和同学录等实物,目的是向观众直观形象地展示这些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学校教科书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学习者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可获得相应的系统知识。这里展出的是港澳台地区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教科书,它反映出港澳台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国文、数学、英语、理化、公民道德等,展品共39册。
学生修业毕业证书、纪念册
毕业证书和毕业纪念册是对学习者完成学业及在校学习生活的反映。这里展出的是港澳台地区学生修业毕业证书和纪念册等物品,从中可了解学生所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修业情况以及校园生活等内容。
各类教育刊物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学习者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可获得相应的系统知识。这里展出的是港澳台地区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教科书,它反映出港澳台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涉及到的课程主要有国文、数学、英语、理化、公民道德等,展品共39册。
▎专题三:教学用具专题展
教学实物是建国初期教育教学活动的缩影,在这里展示的有铅笔盒、钟表和蜡笔等反映教育教学活动的部分物品。
书画艺术馆---镇馆之宝
▎妇女文化馆
妇女文化馆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妇女博物馆,1200余件藏品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妇女的实物和标本,分为她的故事、江永女书、生育文化、女红和中华嫁衣五个主题展出,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历代妇女生活的多个侧面,对妇女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品名称:情思字花被
妇女文化馆的镇馆之宝,这床被面的女主人认得一些字,她把自己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不满织在了这床普通的被面上。
▎历史文化馆
历史文化馆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原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现收藏历代文物约1500余件,其中殷商甲骨文、商周青铜器、汉代瓦当、汉唐铜镜、宋元明清瓷器等藏品等级较高,颇有特色。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秦大型凤纹空心砖和唐阎庄墓志等,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堪称镇馆之宝。
▎书画艺术馆
书画艺术馆以学校图书馆的藏品为基础,现藏有历代书画、明清圣旨等2000余件,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唐寅《山水长卷》、仇英《山间栈道图》、米万钟《风雨云烟图》、董其昌《山水画》、清郑板桥行书中堂、左宗棠书对联等名家作品和明万历圣旨等,均为馆藏精品。
展品名称:明万历皇帝圣旨
更多精彩请点击
▼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了解和参与,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
是历史的见证
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是珍贵的宝藏
衡量着文化的价值
是智慧的结晶
凝聚着创新的精神
在第41个博物馆日
让我们走进她
感受她的智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