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校长“程叔”《百家讲坛》开讲“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附现场两小时完整版讲演录)
作为培养人的大学
文化更是大学育人的“老汤卤水”
凡是浸润在其中的人
都会受到感染和熏陶
只要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
都会带有这所大学强烈的印记
——《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
今天中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百家讲坛》特别栏目《我们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场——程光旭校长《心中的大学,大学的初心》。相信大家不仅透过荧屏上领略到了程校长的风采,朋友圈也被程叔的照片刷爆了吧?如果错过了今天中午的直播,一起来看看这篇推送,有惊喜等着你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49m66c6v&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可观看视频
“程叔”风范
来一波萌萌哒表情包
刷爆朋友圈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观看节目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观看节目
让我们来听听师生们的感受~
同学们在食堂观看节目
雁塔校区
校长的演讲使我真正理解了大学的意义,大学并非我学习生活的终点,而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我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我,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
—— 大一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科二班 侯梦迪
校长的演讲让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师大厚重的历史,给了我想要继续在这所校园里深造读博的动力,给了我想要终生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勇气!
——研究生一年级 教育学院
特殊教育 南华正
演讲中校长所强调的“文化”和“育人”的两个观念同师大推崇的“美在师大”的理念相印证,从散着墨香的通知书,到“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师大总在散发着她独特的文化光辉,我为能在这样的大学里读书而骄傲自豪!
——大一 心理学院
心理学类 李舒欣
在师大学子食府工作,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这得益于师大文化底蕴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在这里听校长演讲,振奋人心,温暖至深!
——后勤第一集团学子食府一楼
工作人员 熊艳艳
校长说大学本科所提供的是一种通识教育,意在健全人格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我觉得这和我们培养育人之人的师范类院校的要求是一致的,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是我们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一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类 梁曼靖
长安校区
程校长刚刚提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现在我们确实应该重视通识教育,不能专注于学技能,当然技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只是这个可以当做兴趣去做,以后通过自学也可以完成。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正如程校长所说,通识教育可以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确实很重要。
——2014级 国际商学院
财务管理 薛云迪
我刚刚开始看,现在在讲我们学校的文化,讲对学校的期望,讲的非常好。在这里面,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或者对于一个学生,我们融在其中,可能会有种身在其山不见其貌的感觉。有了这样一个整体的、更高位的讲解,这我们受益匪浅。这一部分的讲解就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学校。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张红洋老师
我觉得程校长说的有道理,虽然中国确实缺少技术型人才,但是那不是本科教育重点覆盖的领域,技术型院校会比较擅长这方面。所以在大学还是要多重视通识教育。
——美术学院研二 杨甲琪
我觉得听程校长说的话感觉很励志,他认为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只有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大学的职能才能被充分发挥。因为我觉得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培养人才了。所谓人才,在我看来就是拥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主动求索,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将会受益终身。
——2016级 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思晨
暑假期间,《百家讲坛》栏目进校录制了《我们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专场,在校500余名师生聆听了程校长两个小时的现场演讲。今天中午央视推出的是剪辑版节目,小编现为大家独家奉献现场两小时的完整版讲演录。
大家好!我是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程光旭。今天,我来到百家讲坛,想在这里讲讲我心中的大学和大学的初心。
在今年高考结束后,我看到一则消息,有一位68岁高龄的海南考生,他8年内参加了5次高考。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和执着地考大学,他这样说:“我的知识太浅薄了,高考让每个渴望知识的人有了平等进大学的机会,我要活到老学到老,给自己一个交代,不给自己留遗憾。”
同学们,我讲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高考40周年,可以这么讲:“铁打的高考,流水的考生”,每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独木桥的一端通向大学。4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心中的大学而努力拼搏,为了心中的梦想而执着前行,其中有成功者,金榜题名年年有;也有与大学失之交臂者,几家欢乐几家愁。可以说,这条通往大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它充满着汗水和泪水、饱含着艰辛和收获。
39年前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生为考上大学而奋斗,今天作为在大学工作的教师,我时常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并经常和身边的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心中的大学是什么样?
大学是什么?我想,同学们都有自己理解,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要把它说清楚、讲明白好像又不是那么容易。
大家往往耳熟能详的描述是:大学是启迪智慧的知识殿堂,是唤醒灵魂的精神家园,也是改变命运的人生起点,更是放飞梦想的青春舞台。这样的描述看上去很“高大上”,听起来又很美好!事实也是如此,这些是从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来讲的,描述了大学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和求学经历中所发挥的作用。如果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中国现代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和成就已经表明,大学是思想文化的高地,是科技创新的引擎,是引领社会之风气的旗手,是孕育国家栋梁的摇篮,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
所以,大学,无论是在个体人的生命中,还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所大学吗?我来告诉大家,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96所。同样,大学的种类也有很多,有这样一种大学,她以“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特质,在我国大学的版图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对,这就是师范大学。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兴办师范教育被视为事关安邦治国的大业。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所扎根祖国西部,默默奉献的师范高校,也就是我的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在校园里散步,我有时会问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所大学的历史,很多同学讲不太清楚,刚好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来说说。讲到一所大学,不能不说学校的前身和今世。
1944年,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有识之士预见到,抗战胜利后,在陕各中学任教的许多外省教师将成批离陕,为解决陕西师资短缺的问题,国学大师黎锦熙先生、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等亲自参与筹建了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1954年,学校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师范大学。
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进入到21世纪,学校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从建校伊始,学校就始终坚守师范大学的责任,怀抱教育强国的梦想,承担起支撑西北教育的重任,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师范大学和教师教育基地。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一所师范院校是不是就只有师范等特色专业和学科?实际上,70多年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学历教育体系完备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家现有的13个学科门类中,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层次。
陕西师大为国家培养了教育和其他各类专门人才30万余名,这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多党政机关领导、高校和企业管理精英,更多的是默默奉献在教育战线的人民教师。他们坚守教育报国的人生理想,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用知识和力量,以坚韧的努力和大爱之心,启发民智、塑铸民魂、造福民生,推动了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曾经有媒体这样形容我的大学——“陕西师大,用理想扛起西部教育这面大旗”。
同学们,刚才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大学是什么”,分享了我的大学的情怀。我想,大学这座象牙塔,她在你心中,已经高高地树立起了思想和文化的地标。当你第一次走进心目中理想的大学,那种感觉,一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的美好,那一刻,就好比歌中所唱的那样:“我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那么,大学何以成为这样一个让你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地方呢?这就是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大学为何?大学何为?
首先,大学是如何产生的了?她又有哪些主要功能?
时间穿越到900多年前,创办于1088年的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开启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这所古典的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至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学的职能是单一的,这就是英国教育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所说的: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人才培养”。
由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于1810年创办的柏林洪堡大学则是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认为传统大学以保存知识、解释知识为主,而现代大学以发现知识、传播知识为主,提出了“大学要实行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使大学具有了第二大职能。因此,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该大学任教或学习。
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最早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职能并付诸实施,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成效。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尔(Clark Kerr)也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提出了大学作为社会“服务站”的功能。服务社会,便成为大学的又一大职能。
临近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着眼未来、引领社会”的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国家兼容并蓄,创新发展,进一步把握教育规律,充实大学职能,提出了大学还要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这样,大学就有四大基本职能。
由此可见,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上人们对大学使命和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那么,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什么?虽然大学的职能不断在变化,在充实,大学的评价体系也在调整。但我认为,大学的 “人才培养”职能(也就是育人职能),始终处于最根本、最基础性的地位。这是因为,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些职能都是由人才培养这一职能衍生出来的,并且要服务于人才培养。
我们的大学教育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目标是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剥离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那么,大学将不能称之为大学。
因此,只有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大学的其他职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也可以说,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初心。这也正如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谈到大学的回归时讲到的那样:大学要回归本分,回归初心,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要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大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实上,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因此,有教育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重视本科教育,我认为,本科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命之根。
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为先”。
在座的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厚德”是我们陕师大校训的第一个词,而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也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德”这个概念?我们常说,要与有道德的人交朋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于培养人的大学来讲,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是树人的基石,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因此,我认为,立德树人,就是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正确的价值引领,也就是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我们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落实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及开展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让学生掌握融会贯通的能力。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学制一般为4年(有一些专业是5年)。一般来讲,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素质拓展等教育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这是大学能带给大家的东西。然而,短短4年的大学生涯中,同学们究竟应该着重培养自己怎样的能力、提升哪些素质呢?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那大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呢?有人说,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独立批判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等……。但我认为好大学除了要让学生具有上述能力以外,还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融会贯通,就是指能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融会贯通其实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表面上看并不完全同类的知识是具有某种共性的,我们掌握了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通性,从而将一个领域更深的理解转移到另外的领域当中,这就是知识的融会贯通。为了说明融会贯通,可以举很多方面的例子。
这里我举个武侠小说的例子,相信不少同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在这些小说中,都会塑造这样一个角色,英雄少年出道之初,仗剑而行。但是,仅凭兵锋之利和几招刚学的套路难以取胜。随着套路的增多,基本功的提升,武艺精进,逐渐成为一派掌门、江湖剑客,此时,即使手握一把钝剑,也能以一敌十;待到其内功沉浑雄厚、武功超群、自成一派之时,甚至信手拈来只花片叶,就可打败对手;再随着广泛吸纳不同武术流派的精华,达到武艺融会贯通在心,真正到至高无上、孤独求败的境界,赤手空拳,挥出剑气、达到对手不能破解的无招境界。
比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为什么这么厉害?其秘诀是独孤九剑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将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要义兼收并蓄,所以遇敌之时就可以随机应变做到无招胜有招。我们培养的就是这种融会贯通的能力。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呢?
就大学而言,要营造一片适合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发展的肥沃土壤(也就是一套好的培养方案)。我认为这片土壤最重要的营养就是一套能够支撑学生知识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美国耶鲁大学是世界顶级大学,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耶鲁大学的教授和校友获得了57个诺贝尔奖和5个数学菲尔兹奖。这样的成绩令人惊叹,耶鲁大学的教授阵容、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方面堪称世界一流,那么这是它成为名校的关键吗?
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长达20年。很多人曾请教过莱文校长,我也曾当面问过莱文校长,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耶鲁大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这个观念我们中国大学生听起来,好像有点不适应。但我想,这至少说明,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我又继续发问:“那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呢?”在莱文校长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大学的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可能有人要问,通识教育是什么?在我国,虽然大家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可以明确的共识是:这是一种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其本质是一种非功利的,自由的,博雅的,不直接与职业相关的教育。
比如,提起钱学森先生,我们常常把他与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联系起来,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对这位学界泰斗而言,在常人看来,与科学研究没有直接关系的音乐、绘画、摄影与文学都是他的爱好,且水平都还很高。
有人说钱老是“最文艺、最浪漫的理工男”,我想,如果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理工男,一定很受女孩子的欢迎。在钱老看来,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实际上,许许多多的大咖、大牛,既是专才,又是通才。
建筑学家梁思成就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地质学家李四光学过作曲,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都爱好诗词,数学家陈省身不仅喜欢下围棋,还是个武侠迷,与金庸关系特别好,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也形象地说过,造雷达和唱京剧的道理是相通的。
有很多同学仰望着这些大师,都会感慨,他们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我想,这就是通识教育的魅力所在。
在我们陕西师大,通识教育已经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通识教育套餐”,这份菜单中既有醇厚浓郁的人文社会科学、又有原汁原味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有甜蜜清新的艺术与美育、有新鲜爽口的生命与健康、还有营养滋润的教师教育等5个系列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实行大类招生,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男生坚韧、智慧、从容、有趣,让我们的女生优雅、知性,善良、可爱。
这里,我拿自己举例子,也分享一下切身感受。我是201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调任陕西师范大学的。大家知道,西安交大是以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工程学科为传统优势。我自己是工科教育背景,又在西安交大工作二十多年,相对来说,对理工科大学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比较熟悉。而陕西师大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传统优势,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显然,两所学校学科类型和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差别。就需要我既要学习跨学科的知识,特别多读一些哲学社科类的书籍,又要总结不同大学的共性规律,努力做到融会贯通。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从中学到的知识、技巧与思维方式,对我以后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同学们,大家明白,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学生学习是内因。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求学过程中,一定要“跳出专业学知识”,站在“秦岭之巅”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汲取各方面的养分,培养自己的融会贯通能力。
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会非常重视文化育人的作用。
同学们,大学何以成为大学?很多人认为,大学不仅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客观实体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讲,我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文明绵延,正是因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强。对于个体生命来讲,文化也非常重要。比如,一个人没有文化,在过年时贴春联都有可能贴反了。再看最近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战狼2》,正是因为那种敢于亮出拳头,舍我其谁的“战狼”精神的激励,才使得主角冷锋从一个普通军人成为了浑身散发着硬汉光芒的英雄式人物。
“那么,作为培养人的大学,文化更是大学育人的‘老汤卤水’。凡是浸润在其中的人,都会受到感染和熏陶;只要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都会带有这所大学强烈的印记,这也像俗语所说的那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种精神文化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碰撞、积淀和传承才可以养成。我认为,它是一所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更是一所大学持续发展的根脉。”
“大学要鲜明地向她的学生传递文化的气息和态度”
陕西师范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它通过毛笔手写大学录取通知书传递的文化气息。同学们,拿到录取通知书是你和大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全国高校的通知书有千百种,但我相信,我们师大的通知书是最有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我们知道,书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书以载道,传承了中华文化根脉,展现了中华气度,阐释了中华美学。在我们陕西师大,有着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学校里有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教职员工热爱书法、练习书法,教室、会议室、食堂都装点着书法作品,我们校园里有镌刻名家书法的碑林,有人将其称为“长安第九景”,就连校园里的理发室都挂满了书法作品。
是啊,地处十三朝古都西安这么一个有文化的地方,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师生就必须也要有文化。近年来,每到大学的招生录取季,我们陕西师大总会成为微博、微信平台和各大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在网友们晒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中,我们学校由老教授们毛笔手写的通知书被大家誉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
用毛笔书写通知书,是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守望,是对莘莘学子的期待与承诺,更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可以说,我们的新生未入校门,未见师长,就通过这份散发着淡雅墨香的通知书,感知到了我们这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气质和韵味,已经开始了大学的“第一课”。希望同学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可以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学校浓浓的人文关怀,以及大学文化的滋养和濡染。
作为校长,我想说,一所好的大学,应该从她与学生见第一面起,就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真诚,毛笔通知书,我们已经写了11年了,我们还将执着而真诚地写下去。
“大学要让每一栋楼、每一条路、每一块石头会说话”
现在正值暑假,很多知名大学门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家长们带着孩子参观大学校园,通过感受大学的环境,来感受大学的文化,可见,环境在育人和传递大学精神的层面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学在建设她的校园时,都特别强调呈现大学崇高严谨的科学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展示历史人文和价值理念的艺术美,发挥环境的浸润和熏陶作用。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大学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每一块石头都开口说话,都可以讲故事。
同学们,走在一所大学里,哪些细节会让你觉得文化味十足?我想,如果你留心,你就会发现,这所大学的楼宇、道路、石刻甚至是每一个宿舍区、食堂都有很别致的名字,这些名字有些体现了这所大学的办学历史,有的体现了这所大学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有的体现了这所大学的治学精神,有的体现了这所大学的人文情怀。
在陕西高校一直流传着“美在师大”的说法。陕西师大有两个校区,雁塔校区坐落于唐长安城启夏门旧址,东临雁塔,南依曲江,历来是文人雅集、才俊辈出之地;长安校区位于汉上林苑旧址,远眺终南,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就连我们的学生宿舍区都以“周园”“秦园”“汉园”“唐园”为名,我们的食堂叫“墨香斋”。我曾看到有网友将“逛逛师大的校园”列入感受西安的10件幸福小事。
“大学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血液里
流淌着优良学风的基因”
同学们,大学对你影响最大的,除了传递知识外,还有哪些?我想,就像身边的阳光和空气,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失之难存,大学的学风就是这样的“阳光和空气”。
学风,简而言之就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她是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气质韵味的集中体现。因此,每一所大学都会因为其独有的学风,而立足于世。例如,一谈到北京大学,我们就会想到其“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学风,而和我校同处西部的兰州大学则有着“勤奋 求实 进取” 的学风。
那么,我们陕西师大的学风是怎样的?“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是我们陕西师范大学的学风,一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学校的学风石。“抱道不曲”取持守正道之意。这其中,“道”不仅可以引申为途径、方向、法则,也可以指坚定的信仰、崇尚学术的追求,也是一种可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我想,一个人拥有了道,拥有了真理,就不会在世俗的风气中弯曲自己,就会成为世俗潮流中的中流砥柱。学风中的“道”的含义,也同样适用于“传道 授业 解惑”中的“道”。
“拥书自雄”意为以学养高深、博古通今为荣,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享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心怀天下,勇于担当。书本传递的是知识,把知识用活了就是智慧。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并把它升华为智慧,人生的胸怀和格局就迥然不同。
我的感悟是,一个人拥有了书本,拥有了知识,拥有了智慧,就自然而然具有意气豪雄的气度和底蕴,体现出从容、自信、坚定的人生风范。我们的学风影响着青春学子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品行。清晨的师大校园,无论是畅志园、昆明湖,还是校友林、孔子像前,捧书而读的学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师大人用读书来唤醒每一天。不仅如此,在假期,各个学院的院长、专家学者会送给同学们一份“优雅”的礼物——推荐阅读书目,引领校园阅读文化。不只读有字之书,我们还倡导同学们走出校门读“无字之书”,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三下乡”实践、研究生支教、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我们的学风还体现在一代代学人的治学精神里。在我的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为写一本书,坚持了28年。那就是《十三经辞典》。《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比如:《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等,显然,它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为其编写辞典是一项艰难和浩大的学术工程。
1984年,文学院刘学林、迟铎夫妇决定编写《十三经辞典》,去完成这个被学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筹措资金、建立团队,他们在这项伟大事业中开始了辛苦的跋涉。正当辞典编纂事业即将迎来春天之时,刘学林教授病倒了,心系工作的他拒绝了医生强烈建议住院的要求,不顾病情,继续投入到他所心爱的事业中,冒着风雪严寒,商谈辞典编纂工作。时隔不久,他心肌梗塞复发,那颗劳累至极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这个时候,他的夫人,迟铎老师毅然扛起主编的重担,负重前行,埋头读书,潜心钻研,带领团队把辞典编纂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从1984年到2012年,历经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这部倾尽了百余名学者心血的、被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称为“千古不朽事业”的《十三经辞典》终于完稿,编纂出15册30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这部辞典的重大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的领域,更彰显出了一代学人“抱道不曲的精神”。我想,这也是对“抱道不曲 拥书自雄”学风最好的诠释。
在此,我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求学过程中,要用心去感知大学的文化精神,用大学的文化精神滋养自己的大学生活,并把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作为一生的价值遵循,嵌入到追寻梦想的人生历程中。
一所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好老师的言传身教。
同学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父母,还有谁对你影响最大了?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就是你的老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师范大学老师的选择和坚守,做经师更做人师,做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是这些好老师的共同追求。孔子对弟子的教育,特别强调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正所谓“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而在师范大学,我们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有着更高的期许。 这里我举几个好老师的故事。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的我校八十高龄的章竹君老师依然为本科生讲课,而且坚持站着为学生讲课。章竹君先生就是我校众多好老师的其中之一。
另一个好老师是我校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他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前段时间,我问史先生的一位弟子,从史先生那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谈到十几年前读研时,老师经常叮嘱他们的一句话:“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史念海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花甲之年走出书斋,对黄河流域做了十年以上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五登陇坂,三度阴山,长城雄关、岭南云贵,无所不至。可以说,史念海先生用脚步丈量出了祖国的壮丽河山,用汗水谱写出了《河山集》等一系列不朽的著作,更激励他的学生走好学术道路。
同学们,在古城西安有一个著名的文化地标—钟楼。在钟楼上,镌刻着一幅116字的长联,道古今兴衰,咏盛世中华,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是名胜古迹楹联中难得的上乘佳作,享誉海内外。这幅长联的作者就是一代学术宗师,我们学校的霍松林教授。
我有一次去看望霍先生,他说,“我这一辈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围绕文学,做了三件事情:读书、教书、写书这三件事情。”听后,我非常感动。是啊!一生只做三件事,先生却把每一件都做到了极致。先生讲古代文学,一定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名篇、精读古典名著。他讲起古文、诗、词,根本不用看本子。讲起《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常常将四五个人物的对话结合表情一一复述,一字不差。
先生一生任教70多年,培育本科生数以千计,硕士生20多名,博士生70余人,他体味到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无穷乐趣。他始终坚持“知能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他的弟子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霍家军”,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其他人才称号及各类学术团体负责人则更多。比如曾多次登上百家讲坛、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的康震教授就是霍老众多学子中的一位。在学生眼中,霍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国学大师,还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一位忠厚的长者、慈爱的仁师。
在我们学校里,像章竹君、史念海、霍松林这样言传身教的好老师还有很多,他们知识报国的精神,培桃育李的师者情怀,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下面我想再给大家讲讲两位陕西师大毕业生的故事。
中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一哥”——刘兴胜研究员。
他1995年从我校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刘兴胜留在纽约从事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研发。2007年,刘兴胜回国后发现,国内95%的半导体激光器市场,被外国厂商垄断,而且国外的二流产品,在国内居然都可以卖出一流价格。这个事实,深深地刺痛着刘兴胜,“凭什么中国人要花大价钱买国外的二流产品,我要让它实现中国制造。”抱着这种想法,2008年,刘兴胜毅然放弃美国百万年薪的工作,作为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回国创业,经过不懈的科研攻关,研制出了12大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器产品,被誉为“给激光器安上‘中国心’的科技达人”。
另一个故事是,全国模范教师仰孝升。
1983年他从我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陕西商洛市山阳县教书。当时一起分配来了5位老师,其中4位,因山区环境艰苦,收入微薄,相继离开了山区,去了大城市工作。西安市很多中学多次要高薪聘请他,但他每次都以“自己不喜欢出远门”为由,婉言谢绝。
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不喜欢出远门”的山区教师,在山阳中学这一呆就是34年,被称为“大山深处的守望者”。他把上万个山里的孩子,送出了大山,送进了大学,而他还是默默地在山阳中学的讲台上坚守。2007年,教师节前,他代表全国1000余万名基础教育战线的教师,向党中央汇报了自己扎根山区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在西北地区,只要有中学的地方就有陕西师大的毕业生”。仰孝升老师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同学们,刚才我讲了心中的大学和大学的初心。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真正的大学教育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是对生命本真的追问、是对育人初心的坚守。希望同学们在你心中的大学都有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塑造高尚的品德,奠基人生的格局;锻炼融会贯通的能力,开阔人生的境界;汲取文化的滋养,提升人生的品味。
身处周秦故地、关中沃土,最后我还想引用我们陕西的关学大儒张载的一句千古名言赠与同学们,也赠与我心中的大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诸君共勉!
谢谢大家!
录制现场图
编辑/ 孙玉珠 李欣垚
记者/王雁 黄红云 张策
摄影/ 孔冬 李理想 樊远程
部分图片来自于微尚工作室
责任编辑/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