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夜读 | 大国良士的精神品格!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
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斗
以爱国奉献的坚定信仰
开拓创新的不懈追求
唯实求真的精神品质
铸成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血脉
和鲜明的文化气质
铸就了中国科学家精神
10月15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主持报告会,中船重工719所名誉所长、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西湖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科院院士怀进鹏先后作宣讲报告。
黄旭华院士作报告
9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报告的题目为《使命、责任与担当》。他结合自身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介绍了中国核潜艇事业如何在一穷二白情况下起家,克服严密技术封锁和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个顶尖技术难题,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展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通过核潜艇工作者“此生没有虚度”的人生评述和“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施一公院士作报告
施一公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他以自身的成长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深刻内涵。他告诉大家走好科学研究之路,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有独立人格,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他鼓励同学们,科学研究是让人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的美好事业,要坚持走下去,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体会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怀进鹏院士作报告
怀进鹏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他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阐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全球视野研判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诠释了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历史眼光关照中国现实,反思了科学精神缺失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阐明了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培植科学传统,涵养精神气质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治学与管理的体会,以四个关键词——视野、自律、想象力和梦想,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大国之才,其德彰彰。待望吾辈,乐学善思。
来,让我们从这三位院士的故事中来感受一下他们的风范和精神吧!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用三个30年把个人与国家紧紧镶嵌
——大国赤子黄旭华
文/ 黄洁莹 胡孙华
来源于《长江日报》
2017年12月14日,黄旭华院士在中船重工719研究所
中华民族最近的90年,正走在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上。
而回望黄旭华的过去,这位九旬老人始终以国家为重,与时代同行,用生命的三个30年,完美地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紧镶嵌。
弃医从船,救国立誓,第一个30年的锤炼淬化,黄旭华用坚定的信仰,把个人抱负和国家命运勾连。
“我还记得当初入党时的誓言。只要党和祖国需要,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也可以让血一滴一滴地流淌。”这是黄旭华经常说的一句话。而每一次,说者有力,听者动容。
1949年春,在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设计专业读书的黄旭华入党申请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他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作为党校第一期学员,交大仅有两人。台上,陈毅等共产党人讲述亲身经历,介绍党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台下,黄旭华奋笔疾书,密密麻麻的笔记一页又一页,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在他心中升腾。
1944年,黄旭华结束了在桂林中学的高中学习
1946年,黄旭华和同学们唱着这首歌,随交通大学从重庆迁回上海,经同学推荐加入交大著名的学生进步社团“山茶社”。那一天,“山茶社”一名成员找到他,问:“你对共产党有什么看法?”黄旭华又惊又喜:“共产党在哪里?”同学笑了笑:“我就是。”
作为广东海丰的一个普通乡医之家的三儿子,他原来从小的志愿是学医,想当一名好医生,继承父母意愿——治病救人。“怎么办?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保卫我们国家的蓝天;或者我要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从海上进来的侵略。”而在流亡桂林中学时,他取“旭日荣华”中的二字,黄绍强改名“黄旭华”。
1954年,30岁的黄旭华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加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在他的第一个30年,他不仅成长为一个拥有现代造船理论与技术的专业人才,而且实现了人生思想、理想与抱负的涅槃,成为了一个铮铮的革命者,为其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业基础和思想基石。
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第二个30年的砥砺奋进,黄旭华用忠诚的信念,舍身忘我去捍卫了国家权益。
“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工作可以公开了,我在我父亲的坟前,我眼泪控制不住。我说:爸爸,我来看您了,我相信您也像我妈妈一样地谅解我。因为工作的需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这样子。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是2014年黄旭华“感动中国”的一段话。“若干年”是30年。
1958年,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一室潜艇科科长黄旭华接通知到北京开会。他没带什么行李,想着很快就可以回。上海家中,大女儿黄燕妮不到一周岁,刚出了牙,正招人爱。而报到那一刻,黄旭华才知道,要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
那年,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对于大国而言,核潜艇是重要的国防利器之一。当时有一个说法: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核潜艇航行6万海里,这要是用柴油作燃料,需要近百节火车皮来拉。
于是,我国研制核潜艇的“09”工程诞生了,而黄旭华有过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被选中成为29个人之一。从物质到知识,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国家需要大于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造不出核潜艇,我死不瞑目!”黄旭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情澎湃。
1988年,在葫芦岛上,黄旭华站在核潜艇前留下了这张合影
核潜艇的研制在任何国家都是高度机密。领导提出要求,严守国家机密,甘当无名英雄,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打扫卫生。
当国家责任、民族使命融入其中,科研就拥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灵魂。那些年,以黄旭华、彭士禄为代表的第一代技术领导者们殚精竭虑技术攻关,拖家带口的在辽宁荒岛上忍饥受冻。那些年,黄旭华女儿黄燕妮上学途中跌入雪坑昏迷九天九夜,父亲、二哥病重去世,日渐衰老的母亲遥思三儿子……
1987年,94岁的黄母收到儿子从武汉寄来的邮件。信中是一本《文汇月刊》,其中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比较详细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整篇文章,只提了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名字,却提了他的爱人李世英。泪眼婆娑的老母亲召集子孙,只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后来,有人问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他是怎么样理解的?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老骥伏枥,不忘初心,第三个30年的继续前行,黄旭华用饱满的热情,身体力行参与实现强国强军梦。
2017年12月14日,又是一个30年过去了。武汉张之洞路,某研究所行政楼423办公室。每个工作日上午8点,93岁的黄旭华会准时到来。十几平方米的地方,堆满各种资料。不大的办公桌,玻璃下嵌着中央八项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简报。
1988年4月,在我国一代两型核潜艇的定型、完善过程中,黄旭华不畏凶险,以总设计师的身份登艇,现场指挥极限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的总设计师。而也正是这一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黄旭华卸甲,接力棒交给年轻人。
1988年,深潜成功后,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胜利归来
核潜艇研制后继有人,黄旭华功不可没。如今,我国新一代核潜艇研制担纲者正是黄旭华带出来的年轻人。但在年轻人面前,黄旭华给自己的定位是“场外指导”和“拉拉队”。他说:“研究核潜艇不容易,我一直在各种会议和场合给年轻人鼓劲、加油。在技术上,我觉得要放手,让年轻人大胆去干,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里每年文艺晚会的最后,全体职工都会合唱《歌唱祖国》,总指挥这个角色,黄旭华从82岁当到了87岁。而最近这几年来,除了日常工作,黄旭华接到了不少采访、演讲等任务,现身说法,他总是身体力行、不辞辛劳。
2008年,黄旭华院士指挥大合唱《歌唱祖国》
他在中学作报告说:献身科学,追求的不是钱和权,而是真理。只有把个人的抱负和祖国的需要紧紧相连,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他在大学作报告说:不能依赖外国高新技术方面的援助,也不能向“钱”看,一定要有奉献精神。
他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报告说:我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16个字归纳为核潜艇精神,时代在飞跃前进,但是这16个字还有现实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后,我们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还记得当初入党时的誓言,我要继续工作,为实现祖国的强国梦、强军梦做贡献。”他饱含深情地说。
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家——施一公
“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家
来源于未来论坛微信公众号
就像人类的遗传密码储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风也“隐藏”在父亲的生活言行中。父亲给他起名寄予厚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理科产生兴趣,热心肠地帮助邻里乡亲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工厂做技术革新……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响到他如今做科学的准则:育人、为民,一心为公。就像2017年他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所说的一样:“父老乡亲,我不能给你们丢脸。”
1975年施一公与父母的合影
想到父亲,就觉得应该要做些什么
1967年5月5日,施一公出生于中国河南郑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则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彼时大部分人给孩子取名都是“敬东”、“颂东”等有时代烙印的名字,父亲却为他取名为“一公”,希望他长大以后能一心为公。
父亲施怀琳聪明、性格爽朗、无所不能,好像无论什么困难都打不倒他。
在施一公印象中,父亲“很大气,很开朗,很有范儿”,尤其那种大公无私的性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怀琳曾当过一家工厂的厂长,厂里分房子的时候,许多人到他家送礼,“不少人拿着一串一串的香蕉。那时香蕉是奢侈品,能吃一根香蕉是件了不得的事。还有送烟送酒的。无一例外,我父亲全部挡回去。我那时候还是个孩子,看别人把香蕉拎进来又拎走,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很奇怪,父亲怎么这么不近情理”。
等到长大了再回想,施一公才发觉父亲这种无私的精神,正是他现在努力做科研的一个动力,他想到父亲,就会想到曾经一起在河南生活的那些人,“我意识到我小时候认识的一些人,比如我的同伴,他们已经不在了,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做些什么”。而施一公从事的结构生物学正是解开生命神秘之处的钥匙,它可以为那些困扰人类已久的疾病找到“根源”。
拼命努力,只为不负父亲的期望
让施一公走上如今这条科研之路的也正是父亲,1977年恢复高考,10岁的施一公常看到父亲给表哥、表姐和大姐辅导数理化。“在地上拿一块石头随便画几下,写一写,然后再擦掉重写。X平方、圆周率π、一元二次方程、氧气和氢气变成水……我当时一点都听不懂,但感觉科学真酷!” 施一公从此对数学等理科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5年他被保送进清华大学生物系,成为清华生物系复系之后的第一届本科生。
但父亲的车祸才是对施一公最大的震动。1987年9月21日,父亲被一位疲劳驾驶的司机开车撞倒,尽管刚到医院时,父亲的血压心跳都正常,但急救医生要求交500元押金才肯救人。500块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肇事司机花了4个半小时才筹够,可父亲的生命却在等待的过程中悄然消逝了。
悲剧发生后,施一公产生过怨恨,但当他回忆起父亲从前总是热心帮助他人,总是开朗乐观后,也渐渐明白了该如何做才不辜负父亲的教导。于是,他开始更用功地学习,并于1989年提前一年从清华毕业,他知道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有能力改变他人的处境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就像父亲当年做的那样。
2015年1月5日是施怀琳的80岁冥寿。这天,施一公恰好在父亲的出生地杭州开会。在酒店里,他想起父亲,泪流满面,写下一句话:“27年来,儿子拼命努力,只怕辜负了您的期望。”
毅然回国执教,震惊世界
为了父亲,施一公更加努力地学习。1990年初,他获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十大名校之一的霍普金斯大学。1997年,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的他,被美国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聘为助理教授。2003年,年仅36岁的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也成了世界各个顶级大学争相竞聘的对象。
为了他这个难得的人才,普林斯顿给他提供了无比优厚的条件。但优厚的待遇并没能改变他惆怅的心情。
“在美国总的感觉是很安逸,如果你这辈子只希望安逸地做研究,可以不回国。但是如果你有另一种想法,就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这代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回国讲学交流或短期访问,飞机落地的一瞬间都特别激动,觉得今后几天会非常激动人心,看到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变化都很大,会很激动,但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在美国,今天都可以预测到几十年后的生活:无非房子会再大一些,钱挣得再多一些,在学术界的名声再大一些。但在中国,生活的变化预测不到。”施一公说。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其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找到他说:“清华急需人才,希望一公回国。”在与妻子商量后,施一公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接受了这个邀请。
当时在美国学界风头正盛的施一公,出人意料地突然选择“裸奔”回国为清华大学全职工作。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极力挽留他,教授罗伯特·奥斯汀更是惊呼:“他是我们的明星,我觉得他完全疯了。”
对于施一公的决定,他的妻子不无抱怨但仍然支持。先回国的施一公把自己回国后的感受告诉了当时仍在美国处理家务的妻子:“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课时很尽责,那时我只是履行一份工作责任。现在讲课时,下面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感觉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我恨不得将平生所学都教给他们。”听到这些,妻子觉得丈夫的决定是对的,也于2008年辞去世界500强公司的工作回到国内。
“恨不得将平生所学都教给他们”
施一公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提到过,自己回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的年轻人,在他们可塑性还较高的时候去影响他们。他手把手地亲自教学生做实验,给本科生上课,每年将近100个课时,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跟他唱“反调”,怂恿学生挑战他,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细胞》《自然》《科学》(合称CNS)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自然科学类权威学术期刊,从他回国后,他和清华团队就在CNS上频繁发文, “从1984年清华大学恢复生物系到2009年,全系在《科学》杂志上只发表过一篇研究论文。但在过去8年中,我们在《自然》和《科学》上一共发表了60多篇。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5年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所大学比清华大学发展得更快。我们完成了从远远地看着别人领跑,到跟跑,再到现在领跑的飞跃。”施一公自豪地说。
目前,施一公除了在清华的科研以外,另一个重要工作是今年刚刚成立的西湖大学,担任西湖大学校长的他,希望集结社会力量和资金为中国办一所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他不断强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靠的将是人才,而这也正是他回国的初衷“育人”,他做到了真正的初心不变。
科研不敢忘,“闲事也要管” 。除了学校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外,他还积极地为清华大学引进了数十名优秀人才,同时建言,希望国家实施教授计划。
施一公这种热心肠其实早在他还是学生时就已有了苗头。1988年的一天,正读大三的施一公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伙子不肯给一位白发老人让座,就上前和小伙子理论,劝他让座,小伙子不听,“我只好动手,强行把他赶到了他该站的地方。”施一公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清华校园里,每天下午4点半就会响起“锻炼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广播。今天,施一公自我鼓励道:“50年对我来说可能已是奢谈,但我会尽力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30年。”
与未来科学大奖结缘
2017年10月29日,施一公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及10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方面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信使RNA重要到什么程度?剪接过程有一步走错,结果就会千差万别,生命活动也就乱了套。所以毫不奇怪,人类的遗传疾病,大约有35%都是因为剪接异常造成的。正是因为此,任何一点科研突破都引人关注。2006年,RNA聚合酶的结构解析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则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中间这一步,也就是剪接,从不成熟的前体信使RNA到成熟的信使RNA这一步相对而言在分子层面很不清楚。
事实上,剪接这一现象早在1977年就被两位美国科学家Phillip Sharp和Richard Roberts发现,他们因此在1993年就已经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但是这一步究竟怎么完成,在2015年之前我们仍只是在遗传和生化研究上有一些线索和证据,但在结构和分子机理上并不清楚。因为这一步也应该是整个信使RNA变化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
施一公获奖,感谢大时代
穿着燕尾服走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红毯的施一公是携妻子赵仁滨、一双儿女一起出场的。
“2017年对我来讲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我50岁了,人过半百知天命;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我有很多关于1977年的回忆;今年也是我亲爱的父亲去世30周年,是我结婚25周年,也是我回国到清华全职工作整整10周年。”施一公有些许哽咽,一一列举。
施一公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的主题是“感谢”——“感谢我的妻子和孩子,没有仁滨的支持和理解,我不可能今天能站在这里。感谢阳阳和雪儿,在很多时候没有机会和爸爸享受天伦之乐。感谢远在郑州的母亲,一天天老去,不习惯飞机和火车。感谢106岁高龄的爷爷,在我回国前打电话回家时说;‘你在美国呆那么久了,早该回来了,赶快回来吧。’”
“我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所有成绩都是在清华做出来的,回国之初很担心能否在普林斯顿一样有一支可以战斗的团队,(后来证明)是我多虑了。”施一公说:“感谢清华在我回国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在实验室(建设)和经费上支持我,还在我处在舆论漩涡、在我在网上有争议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支持我。”
“我特别想感谢大时代,我10岁在驻马店的时候,受到父老乡亲的关爱,我们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和你们有关。在我困难的时候,我都跟自己说,我不能给父老乡亲丢脸。” 施一公说。
新时代的进取志士——怀进鹏
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引领创新建功新时代
文/ 怀进鹏
来源于《人民日报》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始终贯穿着伟大的爱国奋斗精神。奋力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爱国奋斗的时代意义,对全社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具有伟大号召力、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旗帜。新时代的爱国奋斗,是与许党许国、报党报国有机统一的,是与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有机统一的,是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有机统一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
我国科技界素有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赵忠贤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谱写出一曲曲爱国奋斗的英雄赞歌。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李保国、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当代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不愧为国家栋梁、民族脊梁、人民赤子。从“西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精神,爱国奋斗精神绵延传承,成为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时代观照。
爱国奋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中。高扬主旋律、发力主战场、建功新时代,是新时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必然选择。面临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知识分子是时代中坚,是社会之光,必须不畏任重,不惑世变,不惧时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承爱国奋斗的光荣传统,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科技强国伟业,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补短板、增长板,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在奋斗中成就创新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推动改革再出发,需要在科技工作者中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的传统、充分激发爱国奋斗的情怀。中国科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文有删减)
「师大夜读」
我们希望依托这个栏目能够让师大人通过文字激励前行,通过思考启迪人生。欢迎师生、校友及网友们分享那些感动过自己、激励过自己、影响过自己的文章,深度阅读,思考人生,做一个向阳而生的闪Star。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要求:提供图文、作者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希望每一次思考人生都能照亮你前行的路。
微尚工作室
编辑/ 黄婷
责任编辑/ 张莹
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 》《长江日报》
未来论坛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看
师大国际范儿 | “一带一路”中俄教师教育高端论坛即将开幕!
关注 | “新时代高教40条”来了!教育部发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