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明日报》:我志愿成为“西部红烛”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08




年是我校建校75周年。75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与民族命运起伏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牢记师范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用理想、信念和情怀,扛起了西部教育大旗,形成了特有的“西部红烛精神”。这一精神源于历史,立于现实,融于未来,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西部红烛,薪火相传,建校75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8万余人,其中的大多数都默默奋斗在基础教育一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西部红烛精神


扎根西部

甘于奉献

追求卓越

教育报国


扎根西部,是忠诚祖国、坚守担当的家国情怀;

甘于奉献,是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

追求卓越,是勇攀高峰、力争一流的奋斗品格;

教育报国,是矢志教育、初心不改的价值追求。


“西部红烛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我校的具体体现,是爱国的精神、奋斗的精神、坚守的精神、奉献的精神。



8月29日,《光明日报》在第15版刊“经济广角”栏目发了系列报道,把镜头对准四位不同就业路径的年轻人,题为“大学生毕业都去了哪儿”。他们有的来自职业技术院校,在专业岗位上发挥所长;有的积极创业,让梦想扬帆远航;有的扎根西部,在偏远地区留下奋斗者的足迹;有的投身互联网经济,在信息化时代大展身手——从他们的选择和故事中,可以见证中国经济的动力与未来。其中,对我校文学院2019届毕业生张万霞进行了采访报道,题为“我志愿成为‘西部红烛’”



全文如下:


我志愿成为“西部红烛”


记者 姚亚奇 马荣瑞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9日 15版


8月20日,陕西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张万霞来到青海省湟源县高级中学报到。在这里,她将走上讲台,成为高一11班50多名孩子的语文老师。


我很喜欢孩子,从小到大又遇到很多尽职尽责的老师,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报考了师范专业。”张万霞向记者说起当年选择师范专业的初心。除了免交学杂费,公费师范生每个月还能享受到600元的国家补助——这让来自西部小城的她长舒了一口气。


在学校里,张万霞系统地学习了教学理论。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新一中等知名中学的一线教学能手也被邀请进大学课堂,定期举办讲座,在课程设计、教材研读等方面,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充实经验,提高技能。


2018年9月,刚刚步入大四的张万霞开始面临就业选择。为了让这些未来的园丁们在心理上、业务上、经验上进一步夯实基础,学校开列出一份长长的实习清单——来自全国160余所中小学面向1900余名公费师范生敞开实习的机会


以前在学校里,都是同学相互试讲。如今走上讲台,面对一群稚嫩的面孔,张万霞顿时感觉“压力山大”。幸运的是,学校为她安排了一名有着20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作为她的“一对一”教学指导老师。



在深圳莆田区黄埔学校的实习结束后,张万霞留下了上万字的教学反思,手头多了好几本字迹满满的听课笔记。


今年1月,张万霞怀揣简历,回到了青海省西宁市,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的公费师范生的双选会。都说当了“公费师范生”就等于端起了工作的“铁饭碗”,可师范生选择就业地点也很重要。留在省会大城市教书,各方面条件成熟,生活便利,但是县区的教师资源更加稀缺。


张万霞怀揣简历在会场里转了几圈,最终还是把第一份简历投给了青海省湟源县教育局。“我是国家花钱培养的师范生,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张万霞告诉记者,她选择的湟源县高级中学四年前才开办,那里师资力量现在还很薄弱。


按照国家要求,公费师范生本科毕业后,要回到生源地教育岗位服务6年,之后才能决定继续任教或者异地调动。四年前,在青海省,包括张万霞在内的8名同学被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项目录取。如今,他们同张万霞一样,如约返回青海,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2019年,陕师大有2160余名本科毕业生签约到教育领域,其中绝大多数服务于西部教育发展。


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拓展基层就业新空间,抢抓农村发展重大机遇,推动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为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各地出台了各类政策措施。



我志愿,成为一支‘西部红烛’,燃烧自己,教育报国!”这是22岁的张万霞在毕业典礼上立下的誓言。她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回到母校继续攻读教育学硕士,以便将自己日后在基层的教学实践与最新的教学理论相结合,更好地灌溉那些生长在祖国西部的花朵。


【专家点评】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郭立场:基层是创新创造的前沿阵地,是改善民生的最终环节,也是高校毕业生历练成长的广阔舞台。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也要突出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




“大学生毕业都去了哪儿”

在学校75年的办学历程中

无数师大学子的答案是

扎根西部 投身基础教育一线


从走上三尺讲台那天起,我便坚定了一个信念:扎根山区,在陕西省山阳县让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建设和家乡发展的有用人才。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使命,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1983届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校友 全国模范教师 仰孝升


从教二十九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初心,扎根于基础教育事业,我对“西部红烛”精神的理解是:第一,要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第二,要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却不是全部。而教师这个行业除了教书以外,育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身为师大毕业的一员,我以师大为荣,同时祝福母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增添新的光彩。同时,我对现在的师大学子有美好的期待:希望你们在师大的学习期间,珍惜光阴,扎实学习,毕业以后能够投身到基础教育的事业中来,做一个有抱负、有担当的教育者,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0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校友 曾卫鹏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学生有伟大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然后身体力行,用实践展示自己的知识和品格,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我也会不断地督促自己,不断努力,让西部红烛精神的旗帜久久地飘扬在祖国的土地上!


——2011届外国语学院校友 扎西


我现在工作于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从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竞赛兼学校团委书记。虽然从师大毕业离开已经六年了,但是师大“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和“西部红烛精神”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和事业,让我时刻为我是一名师大人而自豪。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母校也将迎来建校75周年校庆,我在新疆,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能够越来越好,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让西部红烛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2013届计算机科学学院校友 韩宜飞


我是贵州省岑巩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我认为“西部红烛精神”在于奉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西部红烛精神”在于坚守。上一堂好课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堂课,当一个月好老师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的好老师。而在我们学当一名好老师,学上好每一堂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善于坚守。
     “西部红烛精神”在于思考。教书并不难,难的是育人。善于思考,多思考才能快速成长。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这就是我们的“西部红烛精神”。


——2018届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 潘源


弘扬践行“西部红烛精神”

不忘教育报国初心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微尚工作室

编辑/ 刘书芳 姚睿

责任编辑/ 张莹

内容来源于校官网、《光明日报》

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大家都在看


男女生比例、最萌年龄差…… 陕师大2019级萌新大数据来啦!

今天我们来追“星”……

征稿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来啦!

欢迎你,新师大人

再创新高!我校108项申请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