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人群如何保护自己?

微尚工作室 陕西师范大学 2021-11-0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还在持续发酵中,为了降低因防护用品配备使用不当等引发的疾病感染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不同风险人群的防护指南,指导大家进行个人防护工作。



不同风险人群可分为:
  • 普通居家人员

  • 出行人员

  • 居家隔离人员

  • 特定行业人员


其中特定行业人员又分为:
  • 接触人群较多的:如公交司机、快递员、警察等;

  • 接触病人的:如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病例转运人员等;

  • 接触病人分泌物的:如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

  • 接触密切接触者:可能接触确诊病例的,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 接触污染环境的:如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


一、 普通居家人员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二)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

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

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五)若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出行人员


(一)日常外出

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就诊

出现可疑症状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与他人接触情况,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关调查。

(三)远距离出行

远距离出行人员,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疾病流行地区。

如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配备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 14 天。

医学观察期间进行体温、体征等状况监测,尽量做到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三、 居家隔离人员


(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 14 天。

居家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二)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 2 次体温测定,谢绝探访。

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三)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

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四、 特定行业人员


(一)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

以上工作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相关单位应为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注意保持手卫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每日至少 2 次测量体温。

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二)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

以上人员工作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三)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 1 米以上距离。

开展疑似和确诊病例调查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也可考虑采取电话或视频方式流调。

(四)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

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

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五)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

对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微尚工作室

编辑/ 刘叶丹

责任编辑/ 张 莹

来源/ 疾病预防控制局 肿瘤时间微信号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

紧急通知!陕西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陕师大闫亚平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


落实、落细!陕师大安排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纸短情长!这些来自高校的信,给予师生战“疫”的力量


@陕师大2020届全体毕业生:学校即日起启动就业应急服务措施


点亮为中国加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