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生与《史记》结缘的大先生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2024-03-31

9月

18日,《陕西日报》第12版刊登了题为“他潜心治学37年,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  一生与《史记》结缘的大先生”的报道文章,从“和《史记》结缘”“甘为人梯的大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个方面,讲述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新科教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的事迹。


一生与《史记》结缘的大先生



全文如下:

他潜心治学37年

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

一生与《史记》结缘的大先生

记者 吕扬

花白的头发、消瘦的面容,有些憔悴,这是记者见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新科教授的第一印象。原来,2019年和2020年,张新科先生因重病做了两次大手术。

四年来,张新科养病之余,笔耕不辍,出版了《〈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史记研读》等著作,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将当代“史记学”研究不断推向新高度。

2023年,64岁的张新科被省委教育工委确定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典型。三尺讲台几十年,张新科深入挖掘古代文学经典中的育人元素,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先后教过数以千计的本科生,培养了文学博士30余名、硕士百余名。他的著作《史记学概论》开创性地建立了“史记学”框架结构,被学术界誉为当代“史记学”的开山之作。



和《史记》结缘


“中国学者必须站在《史记》研究第一线。”司马迁研究会成立后,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一部560余万字的巨著——《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正式出版。

提起司马迁和《史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提起张新科,在《史记》研究界几乎无人不知。

《史记》,上起轩辕,下至汉武,承载了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精神内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新科与《史记》的结缘从上大学时就开始了。1979年,张新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学习中,他感叹于太史公逆境之中不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品格,决定将《史记》研究作为自己终生的学术目标,自此,开始了数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

1986年,张新科以优异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不久,他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学术生涯的第一部专著《史记研究史略》。专家评价说,这是“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的一部力作”“填补了‘史记学’的一项学术空白”。张新科成为当时全国《史记》学界最年轻的学者。

20世纪80年代,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史记》是中国的,但‘史记学’在日本。”原因是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史记会注考证》,走在了国际学界前列。

“陕西是司马迁的故乡。当时,陕西的一批学者策划成立司马迁研究会,要给中国争一口气。”从研究生时起,张新科就跟着老师为成立司马迁研究会多方奔走。1992年6月,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成立。作为研究会中最具学术潜力的学者,张新科经历了研究会筹备、建立与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

“中国学者必须站在《史记》研究第一线。”司马迁研究会成立后,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一部560余万字的巨著——《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正式出版,成为《史记》研究史上继宋代《史记》“三家注”、日本《史记会注考证》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开创了《史记》研究的新时代。

张新科教授部分著作

张新科带领的学术团队,在《史记》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他发表的《史记与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一文,展示了《史记》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当代价值;他主编的《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一书,深入挖掘了《史记》对当代社会治理的借鉴作用;他的《〈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被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及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史记〉与中国文学》等书被翻译成英文、俄文等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

2019年以来,张新科身患重病,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他与时间赛跑,但凡有一点儿精力,就要规划和推进《史记》研究课题。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就是在病中结项的。

“生病是我个人的事,大家不要因为我的个人情况耽误项目整体进度。”团队成员劝他注意休养时,张新科总是这样说。

“张先生将自己的一生与《史记》紧密绑定,与先贤共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追求,将当代‘史记学’的研究推向了新高度。”青年教师赵潮说。

如今,《史记》的研究中心回归到了中国。张新科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史记》研究专家,是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长。

张新科教授部分著作



甘为人梯的大先生


课比天大,是同学们对张新科最深的印象。“基础要牢,眼界要广,思路要活。”这十二个字是张新科的学术准则,也是学生们听得最多的话。

“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老师已身患重病,很纳闷老师为何突然如此消瘦。四年间,老师从未耽误过一次课程,尽管2019级博士生只有我一个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曹阳是张新科的第32个博士研究生。

近几年,因为积劳成疾,张新科体重下降了足足15公斤,不得不停下了教授本科生的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生上。只要身体允许,他一定会给学生上课或者修改论文,确保每一位学生学有所成。

曹阳还记得张老师和自己的第一次谈话。老师通过对攻读博士学位的“攻读”二字的解释,告诉她学术研究的艰辛,要求她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记得我和老师商量以秦史叙事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时,老师很满意我立足地域文化的选题,高兴地与我分享了他之前的研究基础与设想。老师还特意从家中整理出近30本相关资料,那沉甸甸的袋子,我几乎拎不动。”曹阳说。

张新科虽然在《史记》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成就,但并不希望学生将研究目光局限于此。只要是有新意、有价值的选题,他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正是这种宽厚包容的师风,使他门下弟子的研究除了“史记学”之外,更广涉诗歌、辞赋、小说等领域,并与历史、哲学甚至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了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态势。

张晨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已经20年,依然记得自己大二时的一件事。当时,张晨写了一篇探讨司马迁悲剧意识的论文,有些不安地交给了张新科老师。没想到张老师大加鼓励,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并将他的论文推荐给学术期刊。

“这么多年过去,那一幕清晰如昨天。那天,在教学楼前,张老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挥着那本发表了我论文的期刊,叫住了我,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那情景比他自己发表论文还高兴。”张晨回忆着。

课比天大,是同学们对张新科最深的印象。2014级研究生袁方愚记得,一天早晨,他在教学楼前看到了拉着行李箱、行色匆匆的张新科老师。老师笑着说:“我刚出差回来,急着给你们上课,顾不上回家放行李了。”

教学是良心活,但也是试金石。老师下没下功夫,有没有真才实学,学生心中有杆秤。

“基础要牢,眼界要广,思路要活”,是张新科的学术准则,也是学生们听得最多的话。“做学问就像盖房子,基础一定要打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张新科常用这样的比喻告诉学生打基础有多么重要。

如何打基础,张新科教导大家:“要去读原典,读第一手资料。这是一个笨办法,也是一个苦功夫,但却是必须做的功课,要有恒心坐冷板凳。没有踏实认真的态度,是做不成学问的。”

张新科的研究生都记得他的绝活——制作资料卡片。他的资料卡片摞起来差不多有一人高。尽管时代发展了,但研究生们从老师那里懂得,搜集资料不能一味地依赖电脑,还是要精读原典。下得了这种苦功夫,才能达到研究的深度。

做人做事做学问


他以“六心”要求自己,也以“六心”鞭策学生,希望每一位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以斑斑树影,去护佑那些幼苗茁壮成长。

“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已经44年,从教37年,其中,担任文学院副院长和院长18个年头。这里是我人生成长的地方,是我教师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成就我事业的地方。我一生与师大结缘,并且有浓浓的情感。”张新科深情地回忆着。

2023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发出《在全校开展向张新科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大家学习他心怀大我、潜心治学的爱国报国情怀;学习他情系学生、甘为人梯的敬业奉献精神;学习他追求卓越、顽强拼搏的创新进取品格,努力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学校给予的荣誉,让张新科感到“惶恐”。他说都是一批批前辈学者给自己树立了榜样和标杆,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

“我深深地热爱教师职业和自己的专业。陕西师范大学在79年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这是我终生难忘的。”张新科说,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坚守初心,永不止步,是张新科坚守的为师理念。“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中,德是放在首位的。”张新科时常这么说,“先秦时期的历史经典《左传》中就提出‘三不朽’的观念,‘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德是第一位的。这‘三不朽’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新科感慨地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提出的这个观点,可见育人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

从教37年,张新科始终恪守“站稳讲台,教学第一,学生无小事”的从教信条,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树顶天之信念,做立地之实事”。

“如果把古代‘三不朽’思想借用到教育方面,‘立德’就是如何做人,‘立功’就是如何做事,‘立言’就是如何做学问。”张新科说。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大先生,就是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大学问、大担当。”张新科说。

张新科常常以“六心”为标准,教导学生做一个好老师。“六心”即初心、恒心、责任心、上进心、关爱心与反思心。他以“六心”要求自己,也以“六心”鞭策学生,希望每一位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以斑斑树影,去护佑那些幼苗茁壮成长;以师者之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崇高的师德,去诠释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微尚工作室

编辑/ 刘书芳 呼轶丹 赵采奕

责任编辑/ 张 莹

内容来源/ 《陕西日报》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




这一天,中国人永远铭记!

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国优计划”,等你报名!

校长游旭群:教育家精神的培养

@师大人,这件事,事关你我!

绽放青春光彩!陕西师范大学举行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