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第一课”里的建大人物故事




9月1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苏三庆通过直播的方式,以《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为2020级本科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从“什么是爱国奋斗精神““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新时代同学们的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展开,并多次提及西安建大的校史人物、先进典型和师生校友当中的楷模榜样。本期根据讲稿内容,摘录和分享“开学第一课”里的那些建大人物故事,以期激励和鼓舞同学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拼搏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西安建大人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展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价值底色和‘与人民同舟、与祖国共济’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我校刘加平院士、段德罡教授、李从容教授等专家学者积极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建言献策;李安桂教授、王怡教授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与技术指南提高环境风险防控,保障一线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一大批校友参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抗疫设施建设,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我校94岁离休干部、学校原党委书记柳庄和夫人关维铎,委托其子女向学校党委组织部捐款一万元,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老党员的家国情怀;建筑学院段则明、公管学院段则萌“战疫”两兄妹勇于担当、投身社区抗疫……



我们要向先生们学习,既要学习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学习他们一心向党、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跟党走。



我校并校初期五位二级教授之一的陈叔陶教授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学校于1956年并校时,从四所母体院校调来近七百名教职工,其中正教授25人,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当时陕西高校中名列前茅。25名教授中,国家二级教授有5人,陈叔陶是其中之一。

陈叔陶教授是我国著名结构力学专家,20世纪50年代,国家兴建武汉长江大桥与人民大会堂,他是负责结构设计方案审查的主要专家之一。同时期,他在“空腹桁架的研究”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写出了《空腹拱的分析》一文,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空腹拱”概念,并用于人民大会堂结构设计中。

1962年至1966年,为了配合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国防科委下达了地下防原子弹冲击波的国防建筑课题,陈叔陶代表学校参加该项研究,他领导的项目组完成了六篇卓有建树的论文,对厚板及厚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陈叔陶不仅专注于科研并卓有成就,在教学中更是兢兢业业。他讲授的结构力学、钢结构两门课,新中国成立前一直用英文教材。20世纪50年代换用苏联教材,但没有中文版本。他废寝忘食,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很快将这两本俄文教材译成中文。

陈叔陶专长结构力学,他的学问应用于国家建设实践中,解决了诸多难题。无论身体健康条件的好与坏,他始终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科研、教学工作。在他患病时,同事们为他的病情担忧,他却说:“假如我还能工作二十年,我一定不让他随便浪费过去,要做出更多的成绩。”




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奠基者、开拓者,我校已故资深教授陈绍蕃先生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陈绍蕃先生一生致力于教学科研,堪称德业双馨。1940年,他从上海中法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194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年后的陈绍蕃被派往美国,进行桥梁工程实习,一年后回国,在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与茅以升先生一起工作。建国前夕,家境优渥的他没有选择随父母去台湾或去美国享受生活,而是选择了科学报国、知识报国,毅然留下来跟共产党走,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家里人看劝不动他离去,又怕他生活困难,给他留下来一笔钱财,但在抗美援朝国家困难时,他全部捐献给了国家。1950年,先生应聘到东北工学院。1956年,随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来到西安。

1980年,陈先生带领我国专家组参加了《钢结构材料与设计》国际标准讨论会,对美国标准草案的错误提出了修改意见,这些意见经过严密论证后得到了与会国际专家的充分肯定。“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从 1974 年编制我国第一部《钢结构设计规范》起到2003年的第三部,作为主要参与人,陈先生都被委以重任。

陈先生不仅对学生从严要求,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当年,先生负责主编我国高校第一本统编本科教材《钢结构》,在编写的关键时刻,由于事故,年近花甲的陈教授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尽管饱受疼痛折磨,但陈教授硬是在资料包围的病床上完成了所有工作。这本教材后经不断充实完善后,被建设部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后来,这部教材成为全国众多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钢结构课程的首选,印数始终保持全国钢结构教材之冠。

2006年,由陈先生主编的八十余万字的《现代钢结构设计师手册》正式出版。同时,作为总负责人的他还担任了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英文版翻译校对工作。考虑到规范的法规性质,陈先生除翻译了全书约一半的内容外,还字斟句酌地校对了总书稿。2007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对陈绍蕃教授授予了“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

2013年12月,陈绍蕃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这让他每天只能坐在书桌前工作两个小时,我代表学校去看望先生时,他说:“我还是在职人员,我考虑的是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做多少工作,还要做多少工作。”

“我这一辈子,只是做了一些踏踏实实的工作,欣慰的是,我的路走对了,我这一生,无怨无悔。”先生的风范,已经镌刻到每个建大人的心里,镌刻到建大的魂魄里。在建大,有很多这样的先生。这些先生,用责任和担当,把一生都扎根于建大;用努力和拼搏,把自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用无私和大爱,让学生在枝头开一朵又一朵鲜艳的花、结一粒又一粒丰硕的果;用执著和坚守,让建大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校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水泥工程专家徐德龙院士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徐德龙院士给业界人士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具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徐院士常说:“第一个螃蟹不好吃,但是必须吃,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六百多家中小水泥厂,引进的立筒式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由于产量低、热耗高,企业大面积亏损,国内“枪毙”立筒窑的呼声不断。“枪毙”立筒窑,将给国家造成二百五十多亿元的损失,造成一大批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日本一些水泥工程公司得知这一信息,抢先投入巨资攻关,企图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占领中国市场。拯救国家的数百亿投资、以一己之力阻挡日本水泥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的步伐,是时代赋予徐德龙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

为此,徐德龙决心用自己的技术改变这种状况。199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德龙研发的“X·L型水泥悬浮预热系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阎良水泥厂,凝聚着他全新科研成果的生产线建成。国家建材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认为该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独创性,命名为“阎良型”,并决定迅速在全国推广。1996年10月,“X·L型水泥悬浮预热系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该系列技术先后在近百家企业推广,累计新增产值80亿元。徐德龙的科研成果将日本人的跃跃欲试挡在了国门之外,这使他亲身感受到科学技术为国家民族赢得的尊严与骄傲是那么的崇高。

徐德龙院士首创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并不断探索该从理论创新到技术发明再到工业应用的原创性成果转化。2010年,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水泥热料生产线。其中窑产量大幅度增加、窑系统热效率高,能耗大大降低(节煤效果显著)、节电效果显著、大幅节水和减排等七大优点引起了国内外行业的广泛关注,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工艺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他建成集教学、科研、技术装备开发和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粉体工程研究所,更是为中国建材工业输送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

2018年9月21日,徐德龙院士在北京逝世。他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他也做到了。




三代学人接力“温暖”雪域高原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领域知名专家,我校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刘加平教授,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改善西藏地区住房条件,盖出“靠太阳就能取暖”的房子。他十几次带队进藏考察调研,每次都自费租车,去最偏远的地方,克服了高原反应、语言不通、藏民不信任等困难,充分立足当地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建筑风格等特殊要求,主持建立起适应当地的建筑节能与采暖的标准化体系,建立了与太阳能富集区被动式设计相匹配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方法,主编完成《西藏自治区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与《西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评价为“填补了当地在该领域标准规范的空白”。西藏自治区时任住建厅副厅长田国民问刘院士:“你们编制这套《标准》需要多少费用?”得到的答复是:“做这号事不能要钱!”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我校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艳峰教授博士期间师从刘加平院士。2008年,刘艳峰带领团队与青海当地科研单位联合申报项目,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解决100户藏族牧民的定居工程提供技术支持,首次进行了规模化“工程实验”。2019年底,在西藏浪卡子县城区建成太阳能光热集中供暖,成为中国首个整个地区完全依靠太阳能的规模化区域采暖“示范地”。

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登甲跟随导师刘艳峰教授首次进藏是2007年7月,他那时还只是在读的研一学生,师徒坐着火车从西安抵达拉萨。至今一晃就是十多年,他说:“怎样推进技术优化?实现多能互补?实现精准控制?达到近零能耗运行?……这些都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动力所在。”

20年来,刘加平院士及其团队相继在青海刚察、玉树,西藏拉萨、浪卡子、当雄、日喀则等地建设各类太阳能供暖试验、示范工程20余处,达20多万平方米,推广近千万平方米,受益人群超过50万人。

谈及研究成果,刘加平院士欣慰地说:“它在环境条件上是一块‘穷地’,在学术上是一块待开发的‘富地’,如果没本事地就荒了。但今天,很高兴看到它已经变成了一块多产的‘肥地’。以后青藏高原地区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氧浓度,一定会非常健康、舒适,真正实现幸福宜居。”




我校95岁的数学系退休教师潘鼎坤教授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潘鼎坤教授曾讲过一堂诗词课,200人的教室全坐满了人,他登台讲授律诗对联的视频被学生上传后,在微博、朋友圈大量转发而意外成为“网红”,老师同学很惊讶,一位数学教授,竟对古诗词的研究如此精深。

说起这次讲课的初衷,潘老师说:多年看书读报,包括接触一些教授学者,他发现:很多人对七律,对诗词格律一窍不通,“有人以为一句话七个字就是七律诗了。现在很多人会背诗、念诗,不会做诗,不懂诗的格律,不做诗,就很难明白传统诗歌最美的地方。”他觉得一定要把中国真正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这代人手里绝了。

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邀请潘老师分享了他与诗歌的故事。舞台上主持人撒贝宁曾希望搬一把椅子让老师坐下,当时93岁高龄的潘老师婉拒了他,说道:“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站着,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这一席话体现了一代代教师的精神传承,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在座的各位同学,风华正茂、踌躇满怀,希望大家树立起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去年10月份,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办,大赛主题为“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我校选派团队从全球五大洲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109万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勇夺1金1铜,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盐湖卤水绿色提锂技术领航者”项目获得金奖,土木工程学院“小安民墅—乡村装配式建筑”项目获得铜奖,这是我校首次在该项大赛中斩获金奖,创造了我校历史最好成绩,是省内继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后第五个获得金奖的高校,也是自该赛事举办以来,陕西省属高校首次获得金奖。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我校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马娟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去年3月6日,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暨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春兰出席并讲话。我校艺术学院研究生马娟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作为受表彰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作了大会发言。

马娟同学2015年9月考入我校,就读于艺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她的研究生生活中,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更有心怀家乡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在校期间,马娟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号召,回家乡创业,于2017年9月创办了甘肃伊禾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布塄沟流域巾帼扶贫车间。公司主要经营东乡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当地妇女群众加入,解决了布塄沟的脱贫攻坚问题。

马娟同学还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电商公司+贫困户”的新型模式,积极开展产业的研发和生产销售,领航全面发展,开创特色致富新未来,积极推进电商扶贫示范综合试点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打通网络购销运输配送渠道。经过数年努力,该公司不断发展,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劳务输出为一体,依托西北枢纽城市—兰州为中心,以新型电子商务为平台辐射全国进行品牌布局与经营的新兴企业。



同学们,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你们的师兄师姐奋发进取,建功立业,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希望你们这些‘后浪’,更能明德精学,砥砺奋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早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




我校连续多年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已组织8届共62名志愿者在洋县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13256小时,服务覆盖人数超过13000人,在教育教学、思想引领、学生社团管理、志愿者队伍建设、捐资助学等方面均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在今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校共有2000 余名志愿者投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其中 410 余人服务于疫情防护工作一线和辅导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工作,服务时长超过 9800 小时。广大师生积极捐款捐物,主动奉献爱心,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在校内外通过各种形式,为战“疫”前线加油助力。



西安地铁领域的青年专家、我校99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梁西军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我校99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梁西军,是西安地铁领域的青年专家。面对着地铁施工过程中“极大的安全风险、超高的技术要求、不良的地质条件、极限的施工工期和严苛的施工环境”等五大挑战,梁西军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创新创造、攻坚克难,克服了饱和软黄土下的大纵坡、小半径盾构施工难题,使得火车站--含元殿区间顺利贯通;解决了征地拆迁、技术研发、组织协调等难题,火车站一期暗挖全面推进,仅用4.5个月完成了长246米的地下两层车站结构施工,创造了同条件下的施工新纪录。作为项目经理,梁西军深知工作中不仅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更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他始终坚持天天到作业现场,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以“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等形式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评先树优、激励员工,提质增效;着力团队打造,并探索形成了“TIQ绩效考核管理法”。在地铁建设中累计完成产值约1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9000多万元。因贡献突出,2014年梁西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第16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其所在的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中国中铁“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并校64年来,西安建大培养了28万余名校友,他们中有10位院士,也有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甲板用钢研发团队的负责人钢铁冶金98级校友赵刚,也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快速度连续登顶包括珠穆拉玛峰在内的两座八千米高峰的国贸09级校友屈姣姣,也有以环境工程12级校友杨玉林为代表的,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内地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投身援疆援藏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建大学子,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担当重任,贡献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衷心希望同学们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你们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在此,我想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爱国爱民、追求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二是要勤奋敬业、立志建功,立志做无愧于自身、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奋斗者。
三是要善于学习、开拓进取,“厚积薄发”,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成为引领创新时代的先锋。
四是要坚强毅力、担当担责,勇担责任、不负时代,在中华大地上践行百年复兴的历史约定。



你们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的骨干力量和栋梁之材

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你们的志向追求、专业能力

学业水平、学风作风

将决定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

将决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

牢记校训,发扬校风

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

爱国奋斗精神、砥砺家国情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END



出品党委宣传部素材来源:党办、校办编辑:王俊 翔子审核:宋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