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从此“有了”计算机丨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甘晓 中科院之声
2024-11-02

1958年8月1日
对于我国“二进制”时代来说
是从“0”到“1”的起点
我国研制的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
以每秒30次的运算速度
成功完成一小段程序的运行
“有了!”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
风趣地给“103机”取了这个小名
“103机”调试成功
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诞生
中国从此“有了”计算机


▲“103机”的历史照片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内的计算机学科还是一片“荒地”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在心中埋下一个梦想:

要在中国研制出计算机


1951年

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所长

组织闵乃大、夏培肃、王传英三位青年学者

组建起一支年轻的“开垦队”

然而,当时的数学所

缺乏技术积累,缺少器材管理部门和人员

要开展电子线路实验,实在太困难了


中国科学院举全院之力

将院属各单位电子学方面的人员

统一安排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展工作

队伍大幅壮大的计算机小组

搬进了“中关村第一楼”——原子能楼里

经过全院科研力量集中攻关

示波管储存器和基本逻辑电路试验取得成功


1956年

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技规划”

计算技术被列为“四项紧急措施”之一

同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成立

华罗庚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

阎沛霖担任副主任,后被任命为第一任所长

中国科学院有组织、成系统地开展攻关

为“科学技术为国家建设服务”

找到了具体的实现形式


按照“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

此前在物理所和数学所布局的工作小组

共20多人都被划归计算所

又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了一批专业人才

大家来到计算所

为开创我国计算机事业同舟共济!


 

▲“103机”的部分研制人员


为尽快掌握整机技术

科学家们提出了

“先仿制后创新,仿制为了创新”的思路

1956年9月

我国派出高级专家考察团去前苏联

M-3小型计算机走进他们的视野


1957年4月

中国科学家获得了相关的图纸资料

不久后,计算所在租用的西苑旅社客房里

宣布M-3工程组成立

研制工作很快铺开

大家情绪高涨

边消化资料,边进行实验

来自全国各地、各单位的科研人员

继续汇集到计算所,来去匆匆川流不息


M-3机是第一代电子数字计算机

大约使用了800个电子管

2000个氧化铜二极管

10000个阻容元件

要想仿制出这样一个复杂的电子“大脑”

光靠图纸和资料远远不够

依照前苏联的图纸亲身实践后

种种技术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研制工作仍然需要从“0”开始


到了生产环节

需要克服的难关就更多了

其中一个难题便是

磁鼓鼓体表面磁性介质工艺

面对严苛标准

凭借老工人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手感

最终实现了“百分之百”的成功


为了让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尽早“出世”

计算所召开了“打擂台”大会

把时间表一次又一次地提前

原定于1958年6月底完成的试制计划

往前调整了一个月


1958年5月下旬

工程进入机柜内插件底板连线焊接阶段

技术人员意识到

如果按照最初设定的接线工艺

无法按时完成5月底交付的目标

他们“急中生智”

请熟练工人采用交换机总装车间的扎缆型工艺

终于在5月31日凌晨2点全部完工


同年7月底

“103机”完成调机,比原计划提前了5个月

最终,科研团队于“八一”建军节试算成功

代表科技界完成了献礼

并将“103机”命名为“八一型”计算机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写道:

“我国计算技术不再是空白学科”


▲《人民日报》关于“103机”的报道


此后,科研人员研制出磁心储存器

完善和提高了“103机”的性能

让“103机”的运算速度

从每秒30次提高到每秒上千次

从1958年起

“103机”迭代更新两代电子计算机

先后生产了40多台

供全国用户单位使用


“103机”仿制的全过程

不但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

还带动了试验研究基地、生产制造基地以及配套部门

“103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试制到生产

这是一段梦想和奋斗交织的路程

也是一个关键的起点


“103机”的诞生

深深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奋斗精神

从20世纪60年代起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连续攻克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种种难关

不断研制出

性能更强、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的计算机

让中国在计算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阅读全文请见


中国从此“有了”计算机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宋同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科院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