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在那段核云密布、危机四伏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凭借自强不息、矢志不渝的坚韧意志,铸就了这面捍卫和平与尊严的坚盾,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科学院深度参与了这一伟大历史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不仅是为了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记忆,更是为了秉持初心、矢志不渝,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继续书写中国科学事业的壮丽篇章。01历史抉择,科技起航1945年,美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将世界带入了核武器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0-1953年期间,美国多次对中国实施核讹诈。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党中央从战略角度分析了核武器的作用,对发展原子能事业高度重视。▲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1950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1953年10月改称物理所)成立,由吴有训任所长,钱三强任副所长,很快聚集了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杨承宗、邓稼先、于敏等优秀核科技专家,成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重要发祥地。▲近代物理所合影(1951年,前排左三起: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等)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李四光、钱三强等科学家关于原子能的汇报,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原子弹研制的相关工作具体由二机部负责。1958年6月,邓小平批复同意建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也称二二一基地。7月13日,二机部党组决定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核武器研究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进程开始加快。中国科学院则被赋予重任,承担了关键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工作。7月1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改称原子能研究所,标志着中国拥有了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11月,金银滩二二一基地开始施工,来自全国的2000名转业干部和战士、7000多名民工以及2000多名建筑工人组成了施工队伍,夜以继日地修建实验场地;数以千计的学生、从国外回来的专家、学者隐姓埋名,汇聚于此,将金银滩变为“原子城”。科研、军民、中央与地方团结协作,协同攻克难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民族在核领域的奋进之旅,扬帆起航。02砥砺前行,铸就辉煌就在中国原子能事业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刻,中苏关系日趋紧张。1959年6月20日,苏联方面决定拒绝再为中国提供原子弹有关技术资料,次年又撤走相关的所有技术专家。在巨大的压力下,党中央再度做出决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力量开展研究!1960年8月,二机部发出“为在我国原子能事业中彻底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而斗争”的电报指示,对相关的工程计划做出战略调整。中国科学院与二机部开展了更加紧密的合作。1961年,二机部和中国科学院协作小组成立,仅当年,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承担的任务就高达83项,共计222个研究课题。科学院与二机部、科学院与五院两个协作组成立。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主席再次对原子弹研制做出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中国科学院调动全院资源,攻克了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化工防腐、核燃料元件制造、核燃料处理、计算技术革新、点火中子源研发、高效能炸药及高速摄影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瓶颈,调动了二十多个研究所的精英力量投身于各项关键任务之中,不仅解锁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还培养了大批核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与中坚力量。物理学家钱三强青年时期留学欧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可他和妻子何泽慧却决心回到祖国。他们认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我们当年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到欧洲留学,目的就是为了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好回去报效祖国。我们怎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呢?应该回到祖国去,和其他科学家一起,使原子核这门新兴科学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渴望着回到离乡十年之久的故土,决心为祖国的富强、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钱三强、何泽慧婚后在巴黎莫东住所前留影(1946年)1959年,王淦昌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发现超子的反粒子,这一成果引起了物理学界的轰动。可就在王淦昌的名字在国际上越来越响亮的时候,他忽然“失踪”。原来,1961年,王淦昌成了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从此他只能隐姓埋名,将过去的荣誉封存,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他负责指导原子弹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摸清了原子弹内爆的方案和实验技术,为原子弹研究踏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彭桓武曾是诺贝尔奖得主马克斯·玻恩的得意门生,但他也放弃了在国外的大好前途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回国后,彭桓武参与和领导了原子弹、氢弹以及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除此之外,彭桓武还培养出了大批物理学人才:他的学生黄祖洽,是我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的主要设计者;另一位学生周光召,为原子弹的研制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1957年,周光召在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中级研究员,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其间发表了多篇论文,是当时国际物理学界的一颗新星。苏联毁约后,周光召回到祖国,担任了二机部九院理论部第一副主任,在核武器理论研究、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本人却隐姓埋名,消失在了国际学术界。多年后,周光召回忆说:“我一直认为不管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远远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十几万人的共同的工作。而且它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一个螺丝钉拧不对了都要出问题的,所以在这里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贡献。而且每一种贡献在我看来都很难分得出它是特别重要,还是不重要。”▲赵忠尧(前排左二)、王淦昌(前排左四)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所在“两弹一星”工程中,还有无数科研工作者作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也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光辉旗帜,激励着科技工作者不断前行。03铭记历史,开创未来1962年,为了加强对原子能及尖端事业的领导,中央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成立。在中央专委的统一部署下,核武器研制的进程大大加快,中国科学院也成立了新技术局,保障了核研制器材的及时供应。1963年底,全尺寸聚合爆轰中子试验取得成功,闯过了最后一个重大难关;1964年4月,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的研制工作进入最后完成阶段;8月10日,首次核试验所用的试验装置及备件被陆续运到试验场地;8月23日到9月1日,原子弹完成了一切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试验的起爆时间最终被定在10月16日15时。轰然巨响中,蘑菇云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不只是无数人多年心血的结晶,也彰显了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底气。1964年10月16日22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晚间新闻节目中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声明指出:“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声明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科学院调动了全院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科研攻关,开拓了原子弹氢弹事业,参与了导弹和运载火箭事业,奠定了人造卫星事业,开拓了许多国际上新兴、国内完全空白的科技领域,研制成果一大批新型材料、特种元器件、精密仪器和测试设备,在核武器研制、核燃料工业的开拓、弹道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和反导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由此建立了我国战略高技术的主要科学基础,开拓出若干国际新兴、国内空白的科学技术领域,为我国原子能和航天领域培养造就了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中国科技的飞跃发展贡献了力量。04结语在原子弹研制的光辉历程中,无数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将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共创伟业。今天,我们追忆“纵横南北十万里”的创业艰辛,感叹老一辈科学家们“敢问惊雷何日响”的爱国情怀,愿理想在新一代中继续闪耀!本文有修改,原稿请见《东方巨响,60年回望》更多阅读:六十载丰碑永存!今天,向他们致敬!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责任编辑:宋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