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重要声学难题,中国科学家解决了!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刘如楠 中科院之声
2024-11-02

在会议大厅
人们希望语音流畅、清晰可闻
在音乐厅
人们希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到了剧院影院
人们又希望声效逼真、身临其境
不同建筑场所需要不同的音质和吸声设计
而提到吸声结构
就绕不开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
研究员马大猷

1966年,马大猷提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想
后来将其理论分析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
这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吸声材料的革命
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声学迈向国际的关键一步
1992年,根据这一理论
中国科学家解决了德国议会大厦的声学难题
如今,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中
随处可见微穿孔板结构的身影

▲孔径0.25毫米、不同孔距的微穿孔板。

马大猷的研究起点可以追溯至1965年
我国研制人造卫星的计划(“651工程”)开启
发射人造卫星离不开运载火箭
而火箭噪声又不可避免
噪声会使火箭蒙皮出现声疲劳、损坏仪器设备
当时普遍采用穿孔板加吸声材料进行降噪处理
人们在板材上均匀地开一些厘米级的孔,即穿孔板
再将玻璃棉、矿渣棉等材料固定在板材后
可到了火箭发射的地下竖井中
这种办法完全行不通
发射伴随着
高温、烈焰、高压、高湿和腐蚀性气体
顷刻间就会使吸声材料化为乌有

▲马大猷(右)指导博士生田静进行噪声分析工作。

负责卫星声环境实验的马大猷
在考察甘肃酒泉的发射基地后
急于开展吸声结构研究
一有时间他就思考:
玻璃棉等多孔性材料本身就是宽频带吸声材料
何必多此一举,再加穿孔板?
穿孔板有时只是发挥保护面板的作用
能否一反常规,使穿孔板本身解决吸声问题?

研究证明
穿孔板结构的孔径越大、声阻抗越小
反之声阻抗越大
而它的声质量大致只和穿孔率有关
因此,通过控制孔径大小和穿孔率
就可以控制其声阻抗和声质量
进而控制穿孔板的吸声效果

经过反复推演
马大猷提出了“微穿孔板”结构的概念:
把孔径减小到丝米级(1丝米等于0.1毫米)
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声阻抗
使其成为良好的宽频带吸声结构
不需要另加多孔性材料
他判断
在任何板材上打出微孔都能达到吸声的目的

后来马大猷带领着科研人员
试验了多种板材、多种厚度和多种孔径的吸声效果
最终发现
当不锈钢板厚1.5毫米、孔径1毫米
穿孔率为1%~2%时吸声效果最佳
能够实现“三耐”
(耐瞬时高温、耐潮湿、耐强气流冲击)
马大猷将这些理论分析和实验报告
上交给相关部门后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投入实际应用
换了特殊板材同样获得成功

▲马大猷(右)进行噪声测量试验。

1975年,马大猷将多年成果撰写成论文
题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理论和设计》
发表在当年复刊的第一期《中国科学》上
即便推迟了近10年才得以正式发表
微穿孔板理论依然是领先世界的吸声理论
马大猷曾说:
“对于国家战略需求
我们不仅全力以赴提供技术支撑
还无偿提供应用样品
国家战略需求能够想到我们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厚爱。

1999年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需维修改造
在马大猷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理论基础上
他的学生们提出了改建音质设计的方案
照此方案实施后
人民大会堂维修改造工程指挥部认为
万人大礼堂音质有很大改善
语言清晰度大幅提高!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

除了国内工程实践的应用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还挽救了德国议会大厦
1992年12月,德国兴建起一座新的议会大厦
为了充分体现开会的透明度
大厦四周全部采用透明玻璃
可是举行第一次会议时
议长仅说了一句话,扩音喇叭就没了声响
这座新议会大厦耗资2.7亿马克
(约合人民币13.5亿元)
却无法解决扩声系统问题
一度成为德国工程界的丑闻

当时恰逢查雪琴等几位中国学者在德交流
发现是由于声音被表面光滑玻璃墙壁不断反弹
产生了声聚焦现象
导致扩声系统自动锁闭
在马大猷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理论指导下
她们经过研究和测量
在大厦四周的透明玻璃上
打出3万个孔径为0.8毫米的微孔
最终解决了议会大厅的声学难题

▲马大猷(左三)向年轻学生讲解半消声室的功能。本文均为声学所供图

如今
声学所的科研人员们
站在马大猷等前辈的肩膀上
在不断拓展着微穿孔板结构的理论与应用边界
相信他们将会取得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突破!

阅读全文请见

微穿孔板:解决世界声学难题的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映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科院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