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调研纪要
6
@artag
7
抖音
8
@佛山综合
9
@两性
10
张靓颖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妖精视觉
5
@调研纪要
6
@artag
7
抖音
8
@佛山综合
9
@两性
10
张靓颖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上海王”柯庆施之死的真相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缺人:60r/次,立结~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一粒种子的“持久战”丨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冯丽妃
中科院之声
2024-11-02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着行囊
离开北京
踏上西行的火车
有同行者惊讶地问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青年
“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
他回答
“西北可能会需要!”
这些青年为响应支援大西北号召奔赴陕西杨陵
背草根的青年名叫李振声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前身)
研究的是牧草栽培
时年26岁的他还不知道
这些“草根”
经过他长达25年的漫长研究
将孕育出一粒抗病、高产的
远缘杂交小麦“小偃6号”
开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新纪元
▲
青年李振声在开展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
让人民群众“吃饱饭”是头等大事
当时,肆虐的小麦条锈病人口夺粮
让黄河流域小麦一年减产超过百亿斤
严峻形势下
周恩来总理专门批示
要像对付人类的癌症一样抓小麦条锈病!
李振声来到关中平原
看着一片片延伸到天边的小麦田
体会到小麦条锈病的可怕
“穿条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
裤子就会变成黄色
有的农民就在地头哭。”
这一幕深深地冲击了他的心
小麦条锈病在气流作用下
几天就能蔓延到整个地块
通常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
而条锈病产生适应性变异平均只要5年半
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
如何才能突破这个致命瓶颈?
李振声苦苦思索破解之道
少年时经历过贫困和饥荒的李振声
深知粮食的宝贵
看着从北京带来的“草根”
李振声想
“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
就像温室里的花朵
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
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这让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
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今天种植的小麦
就是由一粒小麦和野草经历近万年时间
通过两次远缘杂交进化而来的
人工远缘杂交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多长时间才能成功?
李振声心里没有把握
但他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干到底
他把携带的牧草草根
种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院里
搭建了简易的半地下温室繁殖种子
并迅速牵头组建了一个青年科学家课题组
成员先后包括陈潄阳、穆素梅、钟冠昌等
开展小麦远缘杂交攻关
有三道难关挡在他们面前
一是杂交不亲和
很难实现杂交
二是杂种不育
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
三是后代“疯狂分离”
抗病性状在后代中很难保持
青年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迎难而上
研究进行到第8个年头
理想的麦种还是没有出现
“搞远缘杂交就是不着边际的事”……
非议纷至沓来
李振声和课题组一时身陷困境
几个月过后
奇迹出现了——
1964年6月14日
连阴雨后天气暴晴
1000多份小麦杂种后代
一日之间几乎全“青干”了
只有一株保持着金黄色
它给了李振声和团队莫大的信心
它就是后来种遍黄淮海麦区的
“小偃6号”的“祖父”
直到1977年
课题组终于培育出一个特优单株——
“小偃6号”的原始株
“它像一个生出来就特别漂亮的小孩子
穗子整齐、粒多质优、种子饱满”
陈潄阳回忆
在他们不遗余力的推动下
1981年“小偃6号”通过陕西省审定
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5年
开展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终于取得巨大成功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小麦远源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
从1981年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5年间“小偃6号”累计推广2400万亩
经济效益达2亿元
成果转化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显著
令人瞩目
为了培育“小偃6号”这个“漂亮的小孩”
研究者们几乎都忽略了家里的孩子
他们的割舍与坚持
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
农民们给出了最高评价
“要吃面,种小偃!”
“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
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
被陕西省作为骨干小麦品种连种16年以上
它作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
衍生品种达80多个
截至2003年
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
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让我国小麦的增产速度一度超越水稻
回忆“小偃6号”研究过程
课题组总结了“3个秘诀”
一是看准方向,要有决心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有一个优秀且相对稳定的学术带头人
让课题组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治学作风
三是集体的努力
“小偃6号”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后
奖金共3万元
李振声的分配结果是
课题组10个人每人1000元
其余的则悉数分给
研究所的司机、食堂大师傅、县种子公司的人
以及其他对课题组给予过帮助的人
他反复强调
“没有集体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今天,距离李振声和同事们
踏上那列西行的火车已过去68年
当初那些年轻的面庞已爬满皱纹
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已远去
但关中平原那片黄土地
仍然印刻着他们的青春记忆
▲李振声(左一)与同事们在麦田。本文图片均由遗传发育所提供
阅读全文请见
一粒种子的“持久战”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宋同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中科院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