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2022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大奖揭晓。中国天文摄影师收获颇丰,共有5人获奖,其中,南海实验中学优秀毕业生梁伟棠的天文摄影作品《上帝之眼》 ,从67个国家、三千多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为中国拿下该比赛恒星与星云组冠军!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由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举办,是世界上最负盛名,也是最大的天文类摄影大赛,因此,该摄影大赛产生的作品,也将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星空摄影作品。
上帝之眼,NGC 7293,又被称为螺旋星云,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状星云之一,这是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在它生命的尽头绽放出来的最后美丽。“这个目标并不算罕见,但在拍摄前,我基本把其他人拍的照片都看过了,发现没有人把周围的细节拍得清楚。”梁伟棠表示,2021年起,他在广东通过远程控制,使用位于智利的远程天文台拍得这幅作品。“拍摄时间超过半年,后期处理照片的时间长达两个月。”“照片的核心以紫色和青色为主,营造出一种空灵和梦幻的感觉。令人惊叹的橙色、红色和黄色外部区域显示了宇宙的力量——所有的物质都在运动、碰撞和翻滚。” 梁伟棠在作品简介中写道。他通过对上帝之眼进行超深度的曝光,让图片揭示出星云核心的辉煌色彩和很少见到的周围细节。据梁伟棠介绍,在螺旋星云的整个可观察季期间,他使用氢-α和氧III窄带滤镜对其进行单张30分钟曝光的连续拍摄,得到了22.5小时的完美数据。“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让图像‘像哈勃’,并幸运的得到了这个结果。”恒星与星云组冠军作品展示
作品:《上帝之眼》摄影师:梁伟棠(Abner)拍摄地点:智利CHILESCOPE远程天文台望远镜:ASA N20 F/3.8相机:FLI 16803赤道仪:ASA DDM85滤镜:Astrodon SHO拍摄张数:64张
“拍摄星空需要寻找时机,要查询气象资料、计算月亮的阴晴圆缺等来避开干扰,并不是每天都可以拍摄的。”梁伟棠介绍道,同时,拍摄星空还要考虑地理因素,目标在世界各地出现的角度等是不同的,选择智利是因为这里的拍摄条件天然较好。在梁伟棠的努力下,其作品《上帝之眼》,荣获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2022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恒星与星云组冠军。
梁伟棠使用的望远镜。
大赛评委Melissa Brobby点评道,“摄影师出色地勾勒出螺旋星云的微小细节和鲜艳色彩,创造出这幅极富冲击力的图像,能够真正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难以移开目光。”恒星与星云组主要拍摄恒星从开始演化到大爆炸的一生,进而揭示多种多样的恒星、星云等宇宙奇观。由于该组别参赛者不限年龄,吸引了大批摄影师运用巨大的望远镜和几十年的拍摄与图像后期经验参赛,因此,天文圈子内一直将赛事的恒星与星云组称为“神仙打架”。
当得知夺冠后,梁伟棠的感受是“有点意外”。他坦言:“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这个比赛,我起初觉得作品有点希望,但又觉得不太现实。”
梁伟棠是南海实验中学2014届毕业生,大学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现在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天文科普方向的工作。
在南海实验中学求学时的梁伟棠(左一)
自小学起,梁伟棠就喜欢用父母买的望远镜开始观察星空,而让他真正开始对天文感兴趣的起点,是在南海实验中学求学时,获得了2012年广东天文竞赛一等奖。
从那时起,梁伟棠的父亲特别支持他发展天文学爱好,还购买了一台计算机化的望远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梁伟棠在课余时间,开始潜心自学天文领域的英语、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高中以后,我的父母实现了我购买深空望远镜的心愿,这时的我,正式入门深空摄影。”梁伟棠表示,当时国内深空摄影的门槛较高,玩的人还比较少。
怀揣着对星空的热爱,后来,梁伟棠顺利考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开始更深入地学习天文学相关知识。
2019年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射电望远镜基地实习大学期间,梁伟棠跟随马波、谭柏轩等老师开展早期科研,并全身心浸润在研究课题上。毕业前,梁伟棠的论文《Periodicity Search for Pulsar Binaries with TESS》 发表在了天体物理顶级刊物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梁伟棠希望各位桂城学子能够扎实于课内、拓展于课外,夯实课内所学的知识,保持课外兴趣爱好的发展,学有所成,为校争光。近年来,桂城街道围绕“美育桂城,学载未来”的教育品牌建设,积极创建特色学校,逐渐显现“一校一品”的格局,开辟了全新的教育路径,打造了包括桂城各中小学科技节、特色创客教育等在内的优质特色课程。桂城未来创客中心开展的创客课程。图/桂城未来创客中心未来,桂城各学校还将持续汇聚高校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实践者、教师教研员等“大咖”教育资源,凝聚各方力量,让桂城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高品质教育中健康、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