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斗时评 | 要让博物馆成为“顶流”

特约评论员李松石 北斗融媒 2022-05-01

  这两天,北斗融媒连续发布多条VLOG《打卡沈阳博物馆》。“9米高的冰屏”“阳光历史时钟”“盛京十二时辰”“千年黄金面具”……一幅幅历史画卷、一件件历史藏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当下,各大互联网平台无时无刻不在占据与争夺着世人的注意力,有的网红更是使尽手段,为博人眼球甚至不惜丑态百出。凡此种种,让人不由费解发问:我们究竟该看什么?该追逐什么?


  时值岁末,沈阳博物馆惊艳亮相,把人们拉回到优秀的历史文化体验之中。甫一开馆就引发广泛关注,迅速成为诸多媒体的打卡地、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城市的发展会留下印记,于岁月沉淀之中,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接近、了解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城市博物馆。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文明与现代文化融合并存。沈阳博物馆的顺利开馆,丰富了辽沈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外地客人了解这座城市打开了一扇窗子。



  沈阳博物馆内2500余件(套)展品,璀璨夺目,物华天宝令人感叹。系统展现了沈阳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7200年的人类文化史及2300年的建城史,展示着沈阳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地位,更是提升了沈阳的城市品质和文化自信。


  在这里,我们可以解构沈阳这座城市,了解沈阳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历史风貌。“候城”“沈州”“盛京”“奉天”,名字的变换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在这里,沈阳的历史得以汇集。一座沈阳博物馆就是一部沈阳历史文化的巨著,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载着沈阳沧桑辉煌的过去,昭示着沈阳乃至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美好的未来,每件实物在诉说着文明传承,彰显着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字何解?如何激“活”?博物馆里面的文物要“说话”,博物馆的展陈要“有趣”,走进博物馆就能够与历史互动,与文化交流,沈阳博物馆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其采用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沉浸式体验文化装备技术,广泛应用无屏悬浮显示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阿尔法显示技术、1:1真人比例全息显示技术和历史人物复活技术、五通道阿尔法显示和全息数智人技术等,实现全新的感官、交互体验,馆内数字化应用项目达到24项,让文物“活”了起来,可看、可听、可触摸、可互动。


  作为沈阳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客厅”,沈阳博物馆以“沈阳文化”“地域特色”“新美育”等专题为切入点,以精品陈列、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新媒体以及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沈阳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并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以展览引进、跨界艺术活动、文物IP共享等形式,展现沈阳历史文化精髓。


  博物洽闻,沈阳博物馆承载着沈阳的历史和记忆,馆城相融,沈阳博物馆正在融入城市肌理之中,打造出博物馆与城市融合发展生动样本,成为文化发展新高地。置身巡览,徜徉于历史长河,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追昔抚今,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城市要留下记忆,人们要记住乡愁。


  我希望随着北斗融媒《打卡沈阳博物馆系列VLOG》在网路的传播和扩散,能够带动更多的“民间网红”走进沈阳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让优秀的文化得到更多分享,也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生动。


来源: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


总监制/吴滨

监制/王雪冬

审核/李莹

主编/朱晓琳

编辑/李沈军



更多新闻


北斗时评•海宁视点|与命运和解 却永远不能与罪恶和解

北斗时评•海宁视点|“再努力”,不抛弃!

北斗时评:让守信成为“金名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