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辽宁智造”在冬奥 | 让冬奥健儿放心“飞翔”!

北斗融媒 2022-05-01

北京冬奥会,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正在激情上演,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到智慧服务、赛事保障等,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力支撑。正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路上奋勇向前的辽宁,充分发挥着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不断为体育事业贡献着辽宁智慧,让我们走进冬奥会中的一个个“辽宁智造”。



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

在飞机 导弹 汽车等研发设计领域

被广泛应用

同时在冬奥项目训练上

也应用了风洞的黑科技

在沈阳市的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体育科技事业部的研发团队正在安装调试设备,被北京冬奥会的各冬季项目国家队所使用的一座综合性体育风洞、一座垂直风洞和两座直流风洞都是由该团队研发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体育科技事业部

部长 王崇历

比如飞行训练,我们可以把他吊到风洞里面,每次可以做5分钟的飞行训练,他可以深入地体会风来的时候的感觉,并且可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 、姿势 ,效率就会很高。

经过一年多的风洞辅助训练,中国跳台滑雪运动员们的成绩获得历史性突破。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沈阳体育学院和东北大学力学团队针对我国雪期短,且夏冬转训模式差异大等制约雪上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键问题,结合项目的技术和场地特点,自2021年5月开展了挠跨比小于0.03的场地设计与铺设;多模式、高速冲击过程旱雪着陆缓冲区域方案构建;力学性能评估及结构优化等方面内容研究。

项目成果效果展示


2021年7月,团队首次采用辊轴+滑毯+气垫组合结构方案,在河北涞源县白石山镇七山滑雪场建成滑雪大跳台旱雪场地,其冲击变刚度过程与真实雪训练效果一致性达90%,并将其应用于国家队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中,满足了国家队旱雪过渡阶段备战训练要求,实现了运动员高难度着陆技术动作适应与增强训练。旱雪场地的助滑坡、着陆坡的应用效果得到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一致认可,有效助力国家队在冬奥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旱雪场地由沈阳体育学院牵头,东北大学力学团队研发,让滑雪运动员们实现了在夏季也能训练的愿望,同时也解决了非雪季无法进行着陆训练的难题。本项目为具有冲击奖牌能力的国家队: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提供训练服务,进一步助力国家队冬奥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除了建设夏冬转训融合智能化场地系统,项目还承担了多元场景转换下运动员技术等研究、运动护具研究应用等课题,分别由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制造的重量仅有700克左右的滑雪头盔,已经投入训练。


大连理工大学研发团队

郝鹏教授

这个内壳外壳有大量的曲线加筋这样的布局设计。加筋可以很好改善头盔受到冲击以后它的反应路径,就是发生冲击以后,不发生变形或少发生变形,抗冲击效率就更高,对运动员就形成一个很好地保护。


此外,项目负责开发的坡面修整机器人和场地测量机器人也将投入使用。


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

处长 董传升

项目所要解决的就是我国雪上优势项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单板U形槽这两个项目,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几个技术难题,通过这样难题解决之后,确保我们以后在这个项目上,真真正正能够长期持续地在国际上占有超强优势地位。


 “辽宁智造” 

不断贡献着辽宁智慧

一个个“高科技神器”

为中国体育事业添砖加瓦

让我们一起为“辽宁智造”喝彩


监制/王雪冬

审核/刘允

主编/阮峰 朱晓琳

记者/王子骄 刘晨昊

编辑/柳思羽 谢天泽


来源:北斗融媒 东北新闻网



更多新闻


中国队获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银牌

冬奥看北斗 | 直播预告,今晚两位辽宁人“组团”冲金!

“辽宁智造”在冬奥 | “小牛”真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