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论剑】第三期:用基因造福人类——谈谈从事生物研究的点滴

2017-12-15 CSSA Cambridge

更多新生周活动 关注CSSA Cambridge

【职场论剑】

第三期

用基因造福人类——谈谈从事生物研究的点滴

撰稿 | 陈东升 沈俊潇 刘阳晴 张凯博

审稿 | 王宇琦 夏俊斐  编辑  | 孙振源


2017即将过去,回想起刚刚过去的第一学期,大家感受如何?面对各色各样的海量招聘信息,面对一波又一波不断逼近的网申面试deadline,你是否依然感到非常迷茫?与其仅仅靠自己误打误撞,是不是每一步都希望能有过来人指点迷津?


就在这里,“职场论剑”会给你答案。我们将请来剑桥毕业的学长学姐,帮你拨开求职就业的迷雾,跟你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心得感悟。在这里,他们将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求职历程,带我们领略不同行业的魅力风采,并向有意申请相关行业工作的同学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希望能为你的求职道路助上一臂之力。


我们的栏目分为线上访谈和线下分享会两个部分。在本期的线上访谈中,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陈东升学长——剑桥大学遗传系博士,现就职于华大基因研究院母婴健康研究所,来为我们讲讲他在学术与职场的心得体会。


【嘉宾介绍】

陈东升

l  硕士期间跟随陈焕春院士从事病毒学的研究

ll  2013年10月通过留学基金委的剑桥专项进入遗传系学习,做比较基础的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研究

lll  2017年上半年回国加入华大基因研究院母婴健康研究所,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的方法研究神经细胞的发育机理


 

Q1: 请学长介绍一下自己在华大基因的职位和具体工作内容

A: 我在华大基因的职位是生物信息研究员,带领一个团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的方法来解析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具体来讲,我们实验室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在体外分化为拟胚体,神经花环细胞以及神经干细胞。在各个时间点,我们测了一些单细胞的转录组,以及群体细胞的表观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我们鉴定出了各个发育时期比较关键的转录因子,并构建了基因调控网络。这个研究对于揭示神经细胞的早期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比较有意义。

 

Q2: 学长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分别是什么,如何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方向?

A: 我的本科专业是生物学基地班,硕士期间从事病毒学的基础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博士期间在剑桥大学遗传系。我从小就对生物学科有着比较浓烈的兴趣,高中时期生物课本里面学到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使我对这门学科着迷。当时怀着“利用生物技术悬壶济世”的想法,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毅然的选了所有跟生物相关的专业。很幸运的是,我被华中农业大学的生物学基地班专业录取了,华农的生物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生物方向的两院院士有5个,学术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尤为难得的是,学校鼓励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做科研项目,在这种契机下,我于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进入陈焕春院士的实验室,在刘正飞教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戊型肝炎病毒疫苗研发的项目。两年的时间,我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并发表了一篇SCI论文。硕士期间,我继续在陈院士的实验室,研究miRNA病毒在病毒与宿主互作中的作用。为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我去本校张红雨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生物信息学习。陈院士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博士,他鼓励我们去国外学习或交流,建议我们在博士期间尝试新的方向以拓宽科研视野,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我申请了剑桥大学的遗传学专业并顺利拿到offer。我的博士导师是遗传系的Steve Russell教授,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的理论知识和科研思维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博士毕业后,我决定回国发展。当时我的手里已经拿到了多个offer。最终,我选择来到华大基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华大的企业愿景 “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与我最初 “利用生物技术悬壶济世”的想法不谋而合,且能提供最为优越的平台帮我实现我的学术抱负。

 

Q3: 在申请工作之前做了哪些前期准备?

A: 我一直认为,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申请之前,我对自己做了一个SWOT分析,比较客观的罗列我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这就是所谓的“知己”。与此同时,我仔细分析当前的机遇(opportunities)以及挑战(threats)。从高校的官网以及生物资讯类网站上面精心搜集了一些招聘信息并积极关注国内单位的海外招聘会。通过这些渠道,我搜集了一些意向单位,并重点研究了他们的招聘需求,这一步就是“知彼”。在前期准备充分的基础上,我选择性的投送了简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比较高效的,我联系的单位基本上都对我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回应。截止到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拿到十多个offer。总结起来就是12个字“提前准备,知己知彼,主动出击”。

 

Q4: 您的职位在申请的时候是只看学术能力、还是也看领导力、团队精神等?

A: 因为我申请都是科研类岗位,因此学术能力(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从事过的科研项目,掌握的学术技能)是首要的考核指标,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硬实力”。除此之外,领导力和团队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分项,即“软实力”。在大科学的时代,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大数据时代,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成事。唯有统合综效,集结团队的智慧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另外,大型科研单位对海外博士的定位是“有领导力的科研人才”,能够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因此,同时兼具学术能力与领导能力的人材会比较受欢迎。

 

Q5: 学长在读书期间参加或组织过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对之后找工作和进入职场后非常受益?

A: 我在本科期间有过一段创业经历,这段经历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谋划和决断方面积累了经验。这段创业经历虽然算不上成功,但在此期间积累的经验在我以后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Q6: 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现在工作的相关性如何?很多人认为在大学里面的知对未来工作帮助不大,请问学长怎么想?

A: 乔布斯曾经说过“你做过的每一件事就像一颗颗珠子,直到有一天你可以用一根线将他们一个个串起来”。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很多在学校的时候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在现在都能找到用武之地。另外,我觉得求学时期的经历,让我们保持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心态,使我们更容易掌握工作领域中新的知识和技能。

 

Q7: 从学校进入职场,感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如何调试?

A: 学校和职场最大的区别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学校是象牙塔,职场则是一个微型社会。如何处理好与同事,上下级的关系对很多新人可能是一个挑战。我认为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在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沟通,知己解彼。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均衡各方的利益,最后实现双赢。

 

Q8: 在华大基因做研究与高校里做研究的区别是什么?学长是如何选择的?

A: 华大基因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工作强度较大。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建设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迎接这一挑战。工作总量等于效率乘以时间。要完成这些工作量,无非是从提高效率和延长工作时间入手。我比较倾向于前者。我认为科研工作是一项严重依赖于创造力,唯有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才能有充沛的精力迎接工作中的挑战。我尽力为我的团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从提高效率入手,快乐做科研。

 

Q9: 回国和在国外做科研的区别是什么?

A: 国内的科研目的性比较强,所有的项目都以大目标为导向。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散漫,有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前者能够保障稳定的产出,后者能够激发个人的积极性。

 

Q10: 博士毕业求职时有考虑咨询方面的工作吗?

A: 这个倒没有,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擅长沟通。做咨询工作并不能发挥我的优势。

 

Q11: 学长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A: 我从小接触古典文学熏陶,骨子里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读书人,内心比较认同中国古典的价值观。古代读书人的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希望能在今后提高自身修养,照顾好家庭,同时能用自己所长,造福社会。我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涵盖生物学科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领域。前者比较有用,后者比较有趣。我希望用有用的研究来提升大家的健康水平,用有趣的研究来拓宽大家认知的边界。

 

Q12: 华大基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是什么样的?

A: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有情怀,有使命感的企业。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1%测序任务,此后一直致力于利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历经18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长为国际领先的基因科学研究与应用机构。今年7月14号上市以来,华大基因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华大很重视员工的健康,我们的口号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今年6月份,华大展开了面向全体员工的,每人价值10万美金的体检,涵盖了全基因组,免疫组,肠道微生物的检测并进行了为期20年的免疫细胞存储。我们上班的地方在国家基因库,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大鹏海滨,观音山公园内部。依山傍海,远处是蔚蓝的海面,周围是生机勃勃的树木。负氧离子浓度极高,PM2.5常年在10以下,是一个做科研的绝佳场所。基因库里面有火烈鸟,天鹅,鹦鹉,羊驼,鲨鱼,庙龟,面包树等各种动植物。两只用来做抗体研究的羊驼分别名叫安迪和波莉,寓意抗antibody,目前他们已经成为了基因库的吉祥物,受到了空前关注。


Q13: 在华大基因中做研究的职场晋升之路大概是怎样的?

A: 华大基因的岗位分为科技族,生产族和管理族。如果在科研方面比较突出,也可以去其他体系轮岗。以科技族为例,分为:初级研究人员,项目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所所长,研究院管理团队。华大的公司高层非常年轻,比如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院长徐讯今年才33岁,已经在科研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领导了多个大型项目,以一作或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ell、Science杂志上面发表多篇顶尖学术论文。华大基因是一个重视年轻人,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平台。如果你有能力,并且认同我们的理念,欢迎加入华大基因,跟我们一起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看完学长十足的干货,你是否对生物方面或者研究类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觉得未来又多了一种可能性呢?除了线上访谈外,我们还会继续举办线下交流会,为同学们提供与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更多求职就业方面的信息与经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下一次活动~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求职的细节,以及对于我们的下一次活动还有哪些期待,欢迎点击阅读全文填写表格,下一期就能看到你的问题的答案!


    如果你对职场论剑栏目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我们乐于倾听;如果你也希望分享你的就业故事,欢迎与我们联系。


活动负责人

王宇琦

微信:wangyuqi1224

电话:07410369931

 

活动总策划

夏俊斐

微信:jerphihsia

电话:07754251088


【职场论剑】往期回顾

  第一期:留英求职的那些事儿-工科篇

第二期:从剑桥商学院到伦敦巴克莱-学长助你解锁英国职场生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CSSA Cambridge公众号

学联官网:http://www.cssacam.org

学联微博:剑桥中国学联-CSSACA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