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服太丑,成功地吸引了两会的注意|光明夜读

全媒体总编室 光明日报 2021-01-27



文 | 孙小婷

每个人的青春回忆都有不同的元素,校服,总是其中之一。

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件集体提案《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提案》。提案认为,目前各省份对校服管理的方式不同、效果迥异,有地区仍出现“劣质校服”和“丑校服”。

因此提案建议:在改进校服美感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应重点破除限价及“地方保护”,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拥有选择“优质优价”校服的权利。

此提案一出,不少网友大呼惊喜,还给自己心中的完美校服要素排了个序,比如舒适度、耐穿、颜值、文化特色、选择性等。

网友的呼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甚至家长心中的真实期望。的确,校服,不仅是实用性的衣服,还承载着一份青春美感,具有唤起学生审美意识的功能。

它不仅彰显着学生身份,还是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维系着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期待与热爱。

比如,会有学生表示,自己学校的校服“绝对值得拥有姓名”,不少毕业生在离开学校多年后,依然会穿着校服,形成校友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可见,校服应该讲究一点。好看的校服,会是青春回忆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期望,在现实中有时却难以落地。从过往经验来看,一些学校在设计校服时,存在地方保护、招标不透明的情况。缺乏选择权,自然也会导致校服不美观现象的出现。从这个角度说,校服不仅是学生身份的外在展示,也是教育景观的侧面呈现。

另一方面,据《光明日报》一篇报道,目前70%~80%的校服生产商都不具备设计校服的能力,因此鼓励更多能力强、资质优的生产商和面料商进入校服领域,也有助于提升校服的美感。

校服,不是简单的一套制服。哪怕整齐划一,也并不妨碍它能展现美感,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

校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穿着体验,

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教育环境。

它既是一道校园风景,

也是一扇教育窗口;

既让学生散发着青春气息,

也能彰显出对学生选择权利的尊重。

 

延伸阅读

《校服能否好看些》


“小龙虾学院”毕业生被抢空,挺好

怀孕就被开除,女性职场歧视怎么破?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横幅合适吗?

教师的惩戒权,该不该有?

取消考研全国统考?来讨论一下


文字:孙小婷

策划:张永群

审读人:邓凯 陈品高 

责编:王子墨

图片:视觉中国、网络等

朗诵:王茜

编辑:宗小宁 吴亚琦 邢妍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