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招鉴别真假读书人 | 光明夜读

全媒体总编室 光明日报 2021-01-27


文 | 陆寒

 

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想必很多人都被读书的文章刷屏了。

 

“学历较低的用户购买励志与成功类的图书占比较高,而高学历的用户则对于文学类的图书更青睐。今天,光明日报、腾讯公司、京东集团三方共建的“思想文化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从阅读数据看城市气质”(第二季)报告,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怎么看这一现象呢?或者说,读书,是不是有一个价值上的标准呢?

 


其实,每年的读书日,舆论场上有人列推荐书目,有人反对列推荐书目;有人说励志成功学不值得一读,有人说读不下去的名著不读也罢。

 

这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也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在往前的23个世界读书日里,人们也曾反反复复地说着阅读如何将人引向崇高、不阅读如何使人面目可憎。

 

我们分享各类阅读方法,试图借以“打通任督二脉”。可是过了这一天,只需要到4月24日,你就会发现,这些建议会不会就冷却了?

 

4月21日,读者在青岛一家书店内阅读。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读书是否入门,真的有标准和方法吗?仔细寻找,还真的能找到共同点。

 

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曾经在《金石录后序》中讲述了她和丈夫赵明诚的读书生活,两人吃完饭后烹上一壶茶,在一堆史书前玩猜谜游戏,猜某一事出现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哪一行,夫妻俩玩得不亦乐乎,李清照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快乐,快乐到什么程度?“甘心老是乡矣”,还有“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她竟觉得这样简单的读书小游戏比声色犬马的生活快乐多了。

 


再翻检那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似乎也能发现一种共同的情绪:


美国哲学家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

 

宗白华感慨“李、杜境界的高、深、大,王维的静远空灵,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承继这心灵,是我们深忠的喜悦”。

 

林语堂说得更直接——“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

 

是的,这种共同的情绪是,他们都体会到了读书之乐。这快乐源自和某个不同时代的伟大灵魂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源自在书中发现有人与自己有同样的困惑和孤单。这种快乐可以是解放思想的快感,也可以是反思自我的痛感。

 

4月22日,一名学生在山东省高青县的一家书店里读书。新华社发(张维堂 摄)


读书是否入门,或许真有这样一个标准,那就是能否体会读书之乐。因为每每将我们引向阅读世界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曾经历过的、愉快的阅读经验。

 

而当我们在谈论阅读时,既要对阅读祛魅、也不必“媚雅”。

 

有人爱读成功学和励志鸡汤,也没什么。这一次,“要坚强,要努力”的话不能解决他的困惑,也许下一次,他就更能体会《老人与海》里人性的坚强和毅力。


暂时读不下去《红楼梦》里世事洞明的学问没什么,能在读罢《三体》后,抬起头仰望星空也是一种收获。

 


回到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为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病患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如今看来,4月23日这一天,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回到起点,寻找自己的读书之乐。只要你在读书中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那你就是真·读书人。

 

分享一下,哪本书让你获得过“读书之乐”?


延伸阅读:“从阅读数据看城市气质”(第二季)报告

☞ 去年最爱读书的十大城市,有你的吗?


41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你的专业还在吗?

“抱抱我”

初恋这件小事,白居易久久不能忘

男女生分桌吃饭,可以防止谈恋爱?

毁容父亲婚礼扮哆啦A梦,假的也动人?

去年人均读书4.67本,你拖后腿了没?




文字:陆寒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策划:王子墨

编辑:张永群 邢妍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