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看到辛瓦尔死前3天没吃任何东西,立即想到了杨靖宇
西班牙街头一幕!国王遭民众围攻
又一个特朗普时代!对美国、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今天,石狮这所小学向全市展示!
灯塔国的灯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当校长两年多,施一公主要在做这两件事
邓晖
光明日报
2021-03-13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的手机跑步软件显示,2020年以来,他已经跑了1100多公里。53岁的他隔日一跑,每个月训练量保持在150~200公里之间。
奔跑,是他的生活习惯,也是人生法则。这些年,他辞去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清华大学,多年教书育人,从初创学院院长到清华大学副校长,又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的首任校长。与此同时,一茬茬优秀青年科学家从他的实验室脱颖而出,一个个世界级的科研成果相应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学不是量的竞争,而是顶尖人才的比拼。”
以奔跑的姿态,他一次次朝着“顶尖”发力。“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要承担起这一使命,根本靠人才,最终比拼的是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能否做出最顶尖的科研、培养出最顶尖的人才。
”施一公说。
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景,施一公心甘情愿地用人生的下半程担负起创建一所顶尖大学的重任。
两年多的校长生涯,他说自己主要在做两件事情:“
一是顶尖人才招聘,
西湖大学面向国际,现在有125位博士生导师,90%以上是海外引进的人才。
二是面向社会进行募捐,
因为我们是一所新型大学,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就是社会给大学的捐赠。”
同时,他始终谨记自己是一名科学家。由于学校事务的增加,他对科研重心做了不小的调整——
不做可有可无的课题,要做就做最前沿最顶尖的科研。
“我放弃了或者说大大减少了一些相对普通的科研课题,现在做的都是一些方向很独特的课题。”施一公告诉记者,眼下他还开辟了量子生物学的“第二战场”。“这是一个极富探索性的研究课题,是我从10年前就开始酝酿和布局的方向,从创办西湖大学起就在同步全力以赴,希望今后两年能有所突破。”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图源:西湖大学官网
这些年,
培养最顶尖的学生,浸润在他百分百的生活之中。
“培养学生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耳濡目染,一定会有极多的交流。”不管施一公多忙,他都会和学生们一起开组会、分析问题,甚至教他们怎么表述。在他看来,一个学生博士期间没有和导师几百个小时这样的交流和训练,是出不来的。
他看重学生的刻苦和努力,因为“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但他更看重的,还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希望能通过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把学生“熏”出来:
“批判性思维是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最欠缺的,这一点做好的话,学生是可以成为有独立分析能力的科学家的。”
全力奔跑的这些年,如何协调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施一公的妻子赵仁滨,曾是哈尔滨高考理科状元,与他同样毕业于清华本科,并获得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施一公坦言:“没有妻子的全力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到清华讲学,清华邀请他回来主持生命学科发展,他通过越洋电话征求妻子的意见,立即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2018年施一公参与创办西湖大学,赵仁滨几乎承担起全部的家庭重任。“这些年,照顾老人、养育孩子,几乎都是她在尽力。其实她也有一份很精彩的事业,常常工作到半夜12点以后。”施一公满心感激,“她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能够全力以赴地去实现我的梦想。”
施一公 资料图片
他特别提到了自己与《光明日报》的情缘:“我从1980年左右就开始读了。这么多年,《光明日报》报道知识分子的事情多、反映知识分子的心声多,我写的一些文章也常常首选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希望《光明日报》一直是知识分子的好朋友,继续反映知识分子的心声和知识分子面临的共同问题。”
施一公说,他的理想是:“这里,
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一批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
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施一公告诉记者,12年来,所有这些朝着“顶尖”的发力,就是为了这同一个目标:
“初心未改,使命未变。”
(光明日报记者 邓晖)
更多内容
关注“
光明时评
”
微信视频号
↓↓↓
关注“
光明日报
”
微信视频号
↓↓↓
歙县,高考72小时
洪水来了,文物怎么办?
疫情下的这届学生,期待你们乘风破浪
为啥每年高考作文必上热搜?
什么样的新职业能得到国家“认证”
内容:《光明日报》(2020年07月12日 01版)
图片:网络
责编:王远方
编辑:孙小婷 吴亚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