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人“大笑”式锻炼,不能仅当笑话看

李哲 光明日报 2022-06-28


文|李哲


抬头仰面45度,双臂张开向天空,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近日,在辽宁盘锦,大妈组团在公园哈哈大笑锻炼的视频引发争议。组织者曹女士表示,大家每天在公园笑15到20分钟,笑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共分为叫性、全身拍打、大笑、整体运动和唱歌。大笑祛病特别神奇,能治疗便秘、颈椎病等,还能治疗抑郁症。


本来,不少网友在看到视频后,只是对这种仰天大笑的“行为艺术”表示好奇,当组织者给出此番回应后,则有一股担忧漫上心头。



一是,这种大笑行为本身可能对他人造成干扰。尤其是一些老人如跳广场舞一样组团大笑,如果时间和地点不太合适,很容易对他人的休息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从而激发纠纷和矛盾。二是,所谓的大笑可以治疗便秘、颈椎病、抑郁症,有科学依据吗?这是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的。


目前,网络上已经有专业医师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提醒。而事实上,基本所有宣称可以包治百病的药物和方法,都必然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如果大笑就可以治各种疑难杂症,那医院又该如何自处?更何况,发自内心的大笑和强行喊出的大笑,恐怕也有本质的区别。


不仅是“大笑”,近年来随着老人健身养生潮的流行,一些奇奇怪怪的“偏方”也逐渐大行其道。比如此前曾一度流行的“上吊式”健身,被医生科普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和脊髓,严重的恐致高位截瘫;另外还有“以头撞树”“拍打健身操”等等,都对身体有潜在危害。



透过这些现象,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年人的健身养生需求是增加了,设施和条件也愈来愈充分了,但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健康的、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理念,并未真正普及。如何让科学和公德穿透隔阂老年人的屏障?这是一道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社会考题。


一些老人下意识地相信旁门左道的健身方式,这是主观的,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文化积淀和科学素养,这又是客观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去笑话这些“大笑”的老人,他们既是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弱势群体,也是错误信息传播下的受害者。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谴责。


另外,很多老人之所以跟风模仿这些奇葩的“健身方式”,不仅是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科学常识,还在于他们的社交圈子是较为封闭和孤立的。他们也是在老伙伴的口耳相传中受到误导,进而盲目效仿。这就需要老人群体之外的理性声音参与进来,如子女、社区、公园、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等。



爱老护老助老,需要更多的主动性,也需要更细致、更敏感的察觉和关照。除了大众媒体的舆论劝说和科普之外,或许在一些社区,也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科普宣传;一些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公园,也可以做一些提醒牌或宣传栏,指导和引导老年人健康健身、科学养生,等等。


重阳节即将来临,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必须给予重视。错误的健身方式,得来的一定不是健康,而很可能是伤害。现在,既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专业医生对其所谓疗效的质疑,以及对其危害性的科普,就不能仅仅当笑话看,而是当作一个迫切的问题去解决。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中学招老师一半是博士,该怎么看?

青少年抑郁症,不是“娇气”

迪士尼“达菲”被打头,尊重呢?

年轻人真的不想婚恋吗?

黑猩猩朝游客扔苹果?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



文字:李哲

图片:新晚报、健康时报等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张雪瑜 王远方 孙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