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僻字姓名也能实名制,早该如此便利

邢妍妍 光明日报 2022-09-22

文|邢妍妍

7月28日,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与上一版标准相比,新国标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不仅收录了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还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新国标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

这也就是说,曾经许多输入法里没有的生僻字可以正常打出来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姓名里包含生僻字的人,终于可以实名制了。

翻阅新闻不难发现,这些人的生活总能因为生僻字而凭空增添很多麻烦。比如通过不了实名认证、使用不了移动支付,或是在疫情期间领取不了健康码等等。他们不断地被重复着同一个棘手的问题——要怎么证明“我真的是我”?

选用生僻字作为名字显然不是“原罪”。一些带有美好寓意的生僻字,不仅饱含着父母的希冀,也同时可以看作是传承汉字文明的一种更为生活化的方式。我也是通过朋友的名字,才知道“頔”代表着“美好”,“嫕”代表着“柔顺”。

其实,随着社会信息传递量迅猛的增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量也在随之增加。在汉字信息已经全面融入社会数据网络的当下,智能系统的汉字库就必然要不断地更新。

即便我们知道,汉字的魅力不是一定要通过“娉婻龘燚”这类生僻字才能得到体现,但在如今信息化的生活下,这类字不仅有被选为名字的自由,还必然有被规范化、被尊重的必要。汉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需要这种尊重,想得到无差异化社会服务的这部分群体,也同样需要这种尊重。

依照此前的统计数据,我国有约超过6000万公民的名字中含有生僻字。这不是个小数目,他们显然不该被挡在智能化世界的门外。保护好他们的利益,并不是单单在解决一个生僻字的困扰,而应该让其由一个语言文化问题变成一项能被积极推动的公共服务问题。

𠅤(xi)先生行驶证的姓氏为手写

据了解,公安部门早在2019年就对人口信息库专用汉字库进行了扩容升级,收录了包含少数民族文字、冷僻姓氏在内的7.2万个汉字,基本满足了老百姓身份认证需求。但由于许多其他社会部门并未同步更新这套字库,就导致了很多生僻字无法共享,从而就造成了姓名有生僻字的群体办事各种碰壁的难题。

而如今,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终于得以让这个难题不再是难题。1.7万余个生僻汉字编码字符上线,让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群体不受“数字鸿沟”的困扰,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同时,这样的举措也为更规范化地处理社会公共服务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范本。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街拍,万物皆可拍?

这一次女生因染发被网暴,下一次呢?

网约车加钱才开空调,合理吗?

叫停向家长摊派涨粉任务,这就对了

遍地垃圾,独库公路如何美下去?



字:邢妍妍片:澎湃新闻、极目新闻朗诵:王茜责编:张永群
编辑:邢妍妍 孙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