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了“清华妈妈语录”,孩子就能成功?

孙岱 光明日报 2022-11-17

文|孙岱


近日,电商平台销售的“清华妈妈语录”走俏网络,引发关注。通过搜索发现,该商品有墙贴、挂画、相框摆件等形式,内容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励志标语。此类商品在部分网店月销过千,不少买家在评价中留言“时刻提醒孩子,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买给刚上高中的儿子,希望能激励他考上理想大学”。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如此接地气的语录畅销网络,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在留言中表示,这种语录是观念偏颇的“毒鸡汤”“满眼全是钱”;也有网友认为“有一些道理,但还是修德立身更重要”。



“清华妈妈语录”用最浅显、直接的文字,将教育与金钱划等号,仿佛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考上名校、步入精英阶层,进而收获百万年薪,从此摆脱“被迫谋生”的束缚。“清华妈妈语录”是否真的出自清华妈妈之口,还有待证实。不同于以往委婉、含蓄的教育激励方式,新奇、直白的语录受到一些家长的推崇,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政策下许多家长们的目标追求。


尽管每个家庭对于“孩子为什么要学习”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提高学习效率、努力成为学霸,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多财富和资源方面,相信是当下许多家长共同目标。事实上,无论是墙贴还是摆件,此类“唯金钱论”式的话语并非印制在教科书上的名言警句,能够热销,说明有家长是真的信奉这些逻辑。



不过,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不能完全用金钱衡量,已无需再重申。简单粗暴地将财富作为教育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教育观点难免有些偏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获取知识、产生认知、开阔眼界。对于青少年而言,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被过早灌输名利观,被金钱裹挟,或许并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更像是一种教育焦虑的向下延伸。暂且不讨论孩子究竟能不能理解家长的苦心,过于成人化的渲染氛围下,教育效果有限不说,可能反而会限制孩子的身心发育。


就算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拔得头筹,一旦环境切换后,很有可能会在理想与现实、付出与实际回报中产生心理落差。衡量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成才的路线也并非只有一条。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寻找自身价值意义的过程是极其宝贵的,家长应起到提携和帮助的作用,协助孩子找到一条最合适自己的道路,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强行排除其他可能。



所谓“因材施教”,是对于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需要家长摒弃过度追捧“清华妈妈”“北大爸爸”的做法,提升教育理念与认知。同时,也要能坦然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他成为一个普通人。毕竟,就连“学霸家长”们也会存在“教育不好孩子”的焦虑困扰。


当然,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有的监督与干预是必要的。除此以外,也要看到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的重要性。如若家长们能放平心态,将教育侧重点从“金钱”上移开,鼓励孩子多去发现、体验和尝试,未尝不是一种教育策略,能够激发更多可能,给予未来更多成长空间。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博士因“社恐”叫救护车,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爬树课火了,还要思考什么?

改名难,不只是“招弟”们

家长群捐款70万,背后是学校管理的变味

AI绘画来了,该担忧吗?



文字:孙岱

图片:新华网、澎湃新闻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孙岱 范天培 张雪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