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浸式游览火了,有何启示?

王远方 光明日报 2023-10-08

文 | 王远方

当前,沉浸式文旅受到游客青睐。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近日,在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旅融合”平行论坛上,第一批24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正式授牌。随着国庆黄金周假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景区正在以更加新颖的旅游方式迎接游客。


沉浸式旅游的走热,背后体现了人们对于文旅市场的新需求。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既有“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同时也有对景点、展馆的深度游。沉浸式旅游赋予了景区、博物馆、文物、遗址等旅游场景主体一种生动化的展示,即所谓的从看景到“入景”、“所见即所得”,这是一种市场对于文旅市场的需求通过技术进行的赋能。


8月2日,游客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观看唐风演艺《万邦来朝》。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比如,传统博物馆对于文物、历史的展示往往是采取固定范式。但是,基于历史场景打造的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等,则提供了回到历史现场的可能性。同时,公众参与考古、科研、互动等,也是一种深度旅游的新方式。这背后,体现了对多元化旅游需求的满足,同样也可以视为文旅场馆、景区的一次发展机遇。博物馆、景区呈现的历史与文化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展示的方式却可以多样化。打造沉浸式旅游,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促使相关单位保持一种开放的发展理念。这才是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沉浸式旅游的走热,要求相关单位要更加有针对性、主动性地发掘历史、文化的内在价值,提供更有内涵的旅游市场供给,从而打造一个能够满足游客游览、体验、消费的全链条。基于这样特点打造的旅游产品,其生命力才更有持续性。它盘活了历史与文化,激活了旅游消费,延长了行业的生态链条,带来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


沉浸式游览,重在体验感与参与感。但是,对内在价值深度呈现,应该是沉浸式游览的“根”,这也是旅游形式多样化可能的内在源动力。沉浸式景点的打造不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那些人气火爆的文旅景点,论证了沉浸式旅游的巨大潜在价值。但缺乏内涵、千篇一律的网红景点,既不能体现文旅融合本身的深层次意义,更容易带来游客的审美疲劳。


公众在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与考古实践活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复苏和壮大,文旅单位应如何更好地赢得市场?沉浸式游览对于文旅产业的作用又究竟如何?这并不是新出现的命题。沉浸式旅游提供了潜在的文旅市场发展思路,但更重要是由此来激发相关单位的开放与创新意识,把旅游的重点从景区、展馆本身的运营转向对游客需求、文旅市场新变化的探索上。未来的文旅市场,必然会呈现需求更加多样化的一面,沉浸式旅游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只有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方能赢得市场,赢得游客。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开机先看广告,终于要成为历史了?

“网瘾老年”沉迷手机,背后问题需要正视

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不处罚,彰显人性化

“村咖”火了,更希望带火真实的乡村生活

下班后常用微信办公该不该有加班费?



文字:王远方朗诵:王茜责编:张永群
编辑:王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