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GPS测量

2016-04-13 海测规范修订组 溪流的海洋人生


【编者按】现编发国标《海道测量规范》“送审稿”(2012年)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业界人士相互学习、交流与讨论,并欢迎业界同行们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本行业作业需要,并根据新的技术发展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使之更加全面,具有更好的现势性和可操作性。针对该“送审稿”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请发至zhaigj@163.com;ouyangyz@sohu.com。为此,我们平台推出“海测规范”栏目,每周一篇,分篇编发“送审稿”里的章节内容,本篇是“GPS测量”章节。当然,“送审稿”仅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与探讨,在正式颁布前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现有执行标准仍为《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标准,特此说明。
一、E级(含)以上等级点测量要求
按照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执行。
二、海控点GPS测量要求

海控级控制点按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布测。各等级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表。

海控点测量精度要求


海控级GPS相邻点间的距离在20km以内选用测量型单频或双频接收机,大于20km时,选用双频接收机。

GPS网应布成由线性无关边构成的多边网或附合路线,网中应联测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作起算点,起算点之间应尽量通过过渡点构成闭合环,海控GPS补充点允许有一个点的支线。

⒋ 技术设计要求

⑴技术设计之前,根据任务的需要,搜集测区范围内有关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⑵图上设计,应标出设计时GPS点的点名、点号和等级;有关的三角网点、导线网点、交通路线和视需要用四等水准精度联测GPS点高程的水准路线、在沿海或岛礁地区用验潮站同步法测定高程的验潮站的位置。为便于实地选点,每点应设计2~3个选址方案;

⑶技术设计后应上交GPS网点设计图;技术设计书,其内容应包括:任务的来源和目的,测区自然地理环境,布设方案,调度命令等;已有的控制点资料和新设计GPS网的点名、等级、数量与已知点的重合情况统计表;并提出所需要的工天及仪器器材、装备的数量等。

⒌ 选点、埋石

按照GB/T18314-2009执行。

⒍ 测前准备工作

⑴仪器的检验:按仪器操作手册对其进行性能检验。

⑵作业人员在进入测区之前,还应根据施测精度的要求,编制卫星可见性预报,选择最佳的卫星组合,制定观测计划表。

⒎ 观测的实施

⑴观测要求:

①安置接收机天线,并将基座整平,定向标志线对向正北,天线要尽量安置在观测墩或三角架上,使天线的相位中心与标志中心对中,对中误差H1、H2点不得超过2mm,HC点不得超过3mm;天线相位中心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3m;在有标架的点上观测时,如果标体对观测结果有影响,测前应拆除标体,若天线安装在觇标基板上,要先卸去觇标的顶部,并尽量使天线的相位中心与标志中心对中,天线要安置牢固、稳定。测后恢复标体。如果标体不易拆除或者天线相位中心不能与标志中心严格对中,可采用偏心观测,将成果归算到标志中心;

②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启动仪器,观察接收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卫星状况是否良好,电源电压是否稳定。测量天线高、干(湿)温度、气压,输入统一的点名、点号,按等级要求设定GDOP值和卫星高度角的限值以及其他参数。

⑵海控GPS观测要求:

①技术规定见下表。

海控GPS测量时的观测要求


②H1、H2级GPS网采用静态观测时,应由线性无关边构成多边形或附合线路,HC允许有一个点的支线,但该点应有2个时段的观测,两时段的互差应满足海控点测量精度要求的要求。当点间边长较短、点数较多,接收机功能和相应软件具备时,可采用快速静态定位等方法施测。

⑶观测时注意事项:

①观测期间,操作人员应注意查看仪器的工作状态、观测卫星数及健康状况、电源等是否正常,有问题应及时迅速排除并做好记录;

②观测期间,接收机不得随意搬动,测站附近不要随意停放汽车、启动发电机和使用电台;人员不得在天线附近走动;

③测前和测后应各量测一次天线高和气象元素。天线高每次三个读数取平均值,记至1mm,前后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天线高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作好记录,气象元素的采集,温度记至0.1℃,气压记至0.1mmHg(13.332Pa)或0.1mbar(100Pa);

④测定归心元素:天线安置在觇标基板上或其它偏离标石中心的点上进行观测,要测定天线中心至标石中心的归心元素;

天线安置在觇标基板上,其归心元素测定方法参照GB/T17942-2000进行;

海控级GPS点于测后投影一次;

归心投影的示误三角形长边或示误四边形长对角线,不得大于5mm;

为推求偏心距、归心方位角,在投影纸上,应由标石中心向已知方向描出方向线;

大偏心观测的归心元素测定,应根据GPS观测的级别和精度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见附录C5;

⑤在一个观测时段不得进行以下操作:

重新启动接收机;进行工作模式选择;中止记录数据;改变参数设置;移动天线。

⑷观测记录和整饰要求

①观测前和观测过程中要求随时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认真细致,字迹要清晰、美观、工整;

②测站点名,以点之记为准;点号按照技术设计书的统一编号。输入接收机的点名识别符应满足数据后处理的要求;

③时间类型,采用协调世界时(UTC),观测日期,以世界时为准填至月、日,测站文件中的观测日采用年积日(岁首儒略日);

④观测时间按实际作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填写,填至时、分;

⑤天气状况按晴、阴、多云、雨、雪等选一填写,同时记录云量及分布;

⑥以等时间间隔记录观测过程中PDOP值以及卫星状况、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等;

⑦测前测后天线高及气象元素的测定数据;

⑧观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结果;

以上各项数据(含文字)用铅笔记录,不得转抄和追记,如有读、记错误可按其它手簿的划改规则执行;

⑨手簿整饰,存储介质注记和各种计算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如有书写错误,应用刀片轻轻刮掉重写;

⑩海控级GPS观测手簿记录见附录C4。

⒏ 数据处理与归档

⑴数据处理包括基线向量解算和GPS观测网平差两部分。数据处理一般应在外业测量成果经过分析检查后进行。

⑵基线向量解算,采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或经批准使用的专业软件,并将作业观测记录的气象数据、天线高、归心元素等参加计算。采用自动处理方式,必要时亦可采用人工干预处理,但需注明干预的原因、内容和效果。

⑶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①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应小于10%;

②同一条边任意两个观测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2倍;

③闭合环的检核: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WXYZ3×√n×δ

式中n——闭合环中的边数

δ——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④同步观测环检核:所有闭合环的闭合差均应满足WXYZ≦3×√n×δ/5

式中n——闭合环中的边数

δ——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⑤附合线路应作闭合差检验,其检验方法和限差要求同③),n为附合路线的边数;

⑥单点支线检查,两个观测时段解算基线结果互差应小于相应等级精度指标的√2倍。

⑷重测和补测:

①按施测方案未测和漏测者、观测数据现场检查不能采用者,应及时补测;

②同一条边各时段解算成果互差超限,重测质量较差的观测时段;

③闭合环的闭合差超限,应仔细检查观测手簿和计算过程是否存在粗差,找出有问题的边和点进行重测;

④经资料处理和质量检查后,观测数据不足或观测时间不足,以至解算不出或解算质量很差时应重测;

⑤其它严重违反规范要求者,应重测。补测重测的分析应写入数据处理报告。

⑸GPS观测网平差:

①GPS观测网平差可使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也可以使用经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

②GPS观测网整体平差一般在CGCS2000或WGS-84坐标系中进行;也可视作业要求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坐标系中进行;

③平差结果输出信息,应包括各测站的大地坐标(B,L,H)和三维直角坐标(X,Y,Z),相邻点之间的平面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和相应的精度评估信息。如果平差是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则需要将平差结果转换至CHCS2000。各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参数见附录C1。

⑹资料整理与上交:

①外业观测资料、数据处理资料应分别整理、编目和开列清单。

外业观测记录的存储介质要注记时段号、采集日期和手簿编号;仪器检验资料要装订成册;各种手簿要填写齐全;

数据处理的中间和最后计算成果(必须是软件提供的原始成果)均要拷贝和打印各一份,并分别装盒、装订成册、贴上标签,注明资料内容。

②检查、验收合格后,应上交如下资料:

测量任务书、技术设计资料和补充技术文件;

点之记、环视图、委托保管书、选点资料和埋石资料;

GPS网观测图;

卫星预报表;

仪器检验资料;

外业观测资料;

数据处理资料和成果表;

外业技术总结和数据处理报告;

成果验收报告。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不作为替代现行国标《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的版本。本系列文章谢绝其他平台转载,版权归《海道测量规范》修订组所有。

相关阅读推荐: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平面控制测量(一)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平面控制测量(二)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平面控制测量(三)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技术设计

海测规范▏拟修订《海道测量规范》之高程控制测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