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末杂谈▏教师只是一份职业 勿要求过多
在受教育还是少数人特权的时候,能够进学堂、受教育的,主要是这样两种人。一是有钱人。穷苦大众能填饱肚子就不容易了,哪有闲钱去读书?一是对知识有着天然的爱好与渴求、禀赋超常的人。无论有没有闲钱,甚至把面包钱省下来也要去读书的人。对于普通老百姓,读书好比自由恋爱,美好却不现实,可望而不可即。那时,做教师的就只有一种人了。和周围的人相比,他应该更有学问,更有道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然他也一定要爱着教师这个行当,执着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爱知识,爱美德,更爱将它们传授于他人、传播于人间的过程和结果。这些师者中间,也有基于糊口与谋生,将其视为职业或是生存需要的,也有的是在事业的低谷或转折期,暂时蛰居“西厢”,寄情学堂,以伺机行动的。无论怎样,这些老师大都称得上是一定范围的智者贤者和人群楷模,甚至成为一地一时的道德高地和精神支柱。人们把他们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称为“园丁”,默默奉献,精心栽培,换来百花争艳。师者,如同其传授的知识一样,令人崇敬和仰慕。书能化愚,学能明理。读书学习,掌握知识,就可以远离愚昧,明白道理;就可以提升素质,构筑道德,改变命运,创造新的人生。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知识稀缺,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本身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地位和作用,何况知识的所有者。传授、传播知识的文化人,当然得人尊重,受人膜拜。师者,不仅在其学生中,享有“一日为师,千日为父”的崇高地位,在社会上也居于道德链的顶端,与“天地君亲”一起接受着人间百姓的供奉和祭祀,登上了神台,成为社会道德的化身和判官,代表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范式。为人师表啊,这是多么光荣和神圣的责任。进入新时期,就像自由恋爱不再是大多数人的奢望一样,读书、受教育,也成为了每一个人必须经过的人生成长历程。即便在边远的山区,也已经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十二年、十五年基础教育的提法,也不断地出现在各地政府的决策规划中。人人进学堂,个个要读书的巨大社会进步,改变了整个教育生态。在很大程度上,知识,起码是基础教育的知识,不再具有改变命运的魔力。多数学生也不再觉得,读书是一种幸运或风雅;教师更失去了往日的崇高社会地位和道德楷模的内在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