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院士▏我国海底科学的领航者--记金翔龙院士

2016-12-12 金院士学生组 溪流的海洋人生


 ——谨以本文致敬我们的导师--金翔龙院士 


估计海洋界的业内人士对于金翔龙院士不会感到陌生,源于他在我国海洋科学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只是业界外了解金院士的朋友就不会太多,您不妨可以试试,打开百度搜索“金翔龙”三个字,相关条目只有寥寥几条,这一切是因为金院士为人十分低调,不爱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不太接受媒体采访,但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倒是能够搜索到不少。是啊,真正的科学家是不会在乎于名利,而是淡泊名利,追求自己想要达到的精神境界,扎扎实实从事着自己的事业,金院士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令人尊敬、只唯实的学者。

即便是业内人士,多半知道金翔龙院士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但对他所研究的领域及他所取得的成就能够娓娓道来的也不会太多。那么我们就先细数一下金院士拥有的头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等等。再细数一下金院士曾经担任过的职务: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以及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大洋钻探科学委员会、国际地球深部取样联合海洋机构(JOIDES)地球内部动力学科学指导与评估委员会(ISSEP)委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UNESCO)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顾问委员会(ABLOS)中的代表、联合国海底管理局专家组成员,等等。

梳理金翔龙院士的有关材料后发现,要写金院士一篇文章不足以表达完整,如何下笔也颇为纠结,可写的实在太多,刚才的头衔与职务其实每一个背后都隐含着一段故事,于是就有了选择综合症。那么,我们只能围绕其中的主线来谈谈金院士,谈谈这位把一生都献给海洋事业的科学家,不妨先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金翔龙院士近照

一、从戈壁沙漠到茫茫大海,

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19

34年11月,金翔龙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他从小就独立好强,爱思考。为了投身祖国急需的地质事业,他在1952年毅然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冷门的地质专业。1956年,金翔龙大学毕业,恰逢国家《十二年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制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他的很多同学都投身到西部开发的地质工作中。由于曾经在柴达木盆地进行过野外地质实习,对于西部有所了解,他憧憬过去西部开发的生活,也曾多次要求去西藏工作。而就在此时,他从平时广泛的阅读中了解到,占我国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海洋还是一片神秘的处女地,而在国外蓝色海洋早已成为一个热点,为此他陷入了沉思。在经过认真的思考后,他做出了选择,“对,就是她,海洋!”。他把自己的选择告诉了马杏垣老师,并诚恳地征询老师的意见。马老师认真地听完他的全部想法之后,对他说:“好!从沙漠到海洋,这条路子对!”

1979年于美国西部公司考察海洋地震电缆制作

20世纪50年代,中国研究的主要内容仅限于生物学,海洋地质科学是一块空白,国内没有可借鉴的地方。经过一番思量,他回到母校求教王鸿祯老师。先生对他的请求十分关心,建议他去青岛,并立即用毛笔慎重地写了一封亲笔信,叫他赶去北京饭店找正在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的童第周先生(时任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和先生(专事海洋生物学研究)。他们欢迎金翔龙走入海洋科学研究,曾先生虽不从事地质研究,但他表示将为金翔龙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来开拓海洋地质这个全新的领域。于是,金翔龙开始结缘海洋地质,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就有了下文,那注定是一段艰辛而又坎坷的路,它的拓荒者就是金翔龙。

50年代初期,在北京地质学院(右二为金翔龙)

二、他是中国海洋物探的拓荒者,

引领了中国海洋石油事业的艰难起步

19

57年,金翔龙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面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一片空白,金翔龙等决定白手起家,在童第周和曾呈奎两位先生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始组建海洋地质实验室。好在一贯勤于思考的金翔龙并不茫然,知道招贤纳才的重要性,国内没有海洋地质相关专业人才就自己着手培养。于是,从海洋地质调查人员的培训,到组建试验基地,他们在中国科学院创建起我国最早的海洋地质研究实体,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建立和包括全国海洋普查在内的早期海洋调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批队伍,在1958年我国首次大规模近海综合调查“全国海洋普查”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先后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开展了海洋地质调查。与此同时,通过这次全国海洋普查,金翔龙参与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青岛与广州两基地的地质实验室,组织编写了海洋地质调查与分析规范,培训海洋队伍与干部。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完成海洋普查各项任务与课题的过程中,他们把海洋地质工作推广到了全国,开拓至更广阔的海洋。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石油资源需求主要依赖苏联的援助,但随着中苏关系冰封期的到来,苏联从我国撤走了大批专家,对我进行物资封锁。而国内石油资源相当贫乏,刚刚起步的工业均遭受重创,几近瘫痪。面对苏联的翻脸以及国内严重的石油危机,金翔龙除了内心愤慨外,更多想到的是要尽快在辽阔海洋找到石油,为国分忧。而当时的海上调查,仅仅是沉积物取样、水深测量等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学地质、搞勘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矿吗?”。有了明确的目标后,他开始翻阅大量文献,恶补地球物理学知识,数学、物理、无线电、工程机械一样也不能少。同时,他马不停蹄地往返于北京和青岛之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力量,请求支援地震勘探设备。并联合石油科学研究院、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部等单位,请翁文波先生和顾功叙先生出面,以便能赢得各方的广泛支持,组织技术力量。

50年代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中地震爆炸船(艇)

向科学院汇报工作的会议上,金翔龙详细论述了海洋石油勘探对地震勘探设备的迫切需求,裴秘书长听后立即请示张劲夫书记,很快就将盖有张劲夫印章的介绍信交到了他的手中。他即刻赶到石油部,石油部毫不迟疑地把刚研制出来的第一台给了他们。有了地震仪,他和同事又赶制了一二公里长的,改装了检波器,培训操作人员,组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并马不停蹄地开启海上作业。为了保证海上每两分钟一次的快速爆炸,在当时的有限条件下,金翔龙只得用牙齿不断地剥离起爆线,用点劲就容易造成松动、脱落,其后遗症是未到镶假牙的年龄他就满口假牙,只是这样的代价他觉得值。就这样,金翔龙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龙口—秦皇岛),实现了中国海上勘测“零的突破”。

早在1960年,金翔龙依据海上地震勘测及钻井资料,识别出渤海是一个断裂控制形成的、具有巨厚沉积的构造盆地,并划分其海底构造单元,评价了其海底油气远景,指出渤海西南部为油气富集区。1961~1962年,他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我国首先调查南黄海,提出“一隆两坳”构造划分的见解,将南黄海划为三个构造单元,并指出其中两坳陷具有含油远景,且南坳最佳。该认识被地质部接受为勘探南黄海石油资源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勘探中获得了证实;1976年基于北黄海的地球物理勘查结果得到的北黄海构造性质认识,也印证了金翔龙的判断。

1960年,他协助地质部下海勘探,支持地质部组建了第一支海洋物探队,开始了渤海的海底油气勘探。同年,他向石油部提出选择海南海莺歌海为第一个海上油气勘探工区的建议,并于1966年协助石油部进入渤海,全面推动了我国海底油气勘探工作的展开。

50年代金翔龙在海洋调查船上

三、他是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

奠定了海洋科技维权研究的基础

20

世纪的60年代后期,文革开始了,在那不堪回首的日子里,金翔龙还是没有放弃学习,在关押期间偷偷地温习数学,学习当时刚问世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学好外语、练习听力,他戴着“现行反革命”的帽子偷听“敌台广播”,其险境可想而知。正是由于这样的坚持与不放弃,给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动荡的岁月后,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了。自1980年起,采用了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金翔龙重点研究了冲绳海槽和东海陆架的地壳结构,着重对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中的冲绳海槽进行勘查,对海槽的地壳性质、上地壳层演化、断裂作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发展和海槽南、北段的构造差异提出新观点,编制出1:200万比例尺的冲绳海槽构造图,为维护我国大陆架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1987年开始,金翔龙以中方首席的身份与德、法等国合作开展南海海底研究,先后执行了《南海海洋地球科学联合研究》和《东海与南海海洋沉积作用与地球化学联合研究》等研究计划,获得了包括南海地壳构造、构造演化以及锰结核、富钴结壳等新型海底矿产的新发现、新认识,同时研究得出稀土含量已达到工业开采品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1994年,以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南海中、北部地震地层模式与海平面变动”,通过反射地震的数字图象处理与地震模式的自动识别,详细分析了南海的反射地震层序和地震相,发现南海中、北部大规模海平面变化与新海平面变动基本一致,提出晚渐新世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动的趋势与幅度。

1991~1993年,金翔龙受命参加(后被外交部任命为团长)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召开的《南海潜在冲突国际讨论会》,就南海自然环境、资源与合作等问题,特别是有关南沙的敏感问题,与东盟各国和南海周边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与官员交换看法、进行探讨,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1994年《公约》生效后,应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专门邀请,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大陆架问题专家咨询会,就执行《公约》有关大陆架条款的问题进行讨论、提供咨询。由于在大陆架与边缘海海底构造和边缘海海盆演化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被推为《边缘海盆地形成与演化》学科讨论会的主持人。

1993菲律宾马尼拉南海研究会议,

金翔龙(右二)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19

91~1995年他技术主持与负责“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和资源远景评价研究》,组织国家海洋局、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教委的有关单位综合勘查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若干海洋权益敏感区,勘查其海底地形、海底沉积物、海洋地球物理与地质构造特征、矿产和水产资源等,编绘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基础环境系列图,评价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建立中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环境与资源信息库、划界数据与方法库,并按《公约》提出大陆架与邻近海域的各种划界方案,以支持我国的海洋管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该项目成果提交给外交部及海军使用。项目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获国家授予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及奖章等,并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90年代,摄于纽约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楼楼顶

四、他是中国大洋资源勘查的领路人,

引领深海探测事业走了30年

界洋底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围绕多金属结核的勘探与开发出现了激烈的国际竞争,自1983年起,苏、日、法、印相继向联合国提出申请,陆续成为合法的先驱投资者。面对世界范围的这场激烈竞争和咄咄逼人的严峻形势,我国应尽早成为先驱投资者,在国际洋底矿产资源方面争得应有的地位和权益,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基业。

自1983年起,国家海洋局和地质部相继在中太平洋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多金属结核调查,最终于1990年提交了储量报告,并在东太平洋区富矿带挑选出30万平方公里向联合国提出申请。1984年和1987年,金翔龙受国家海洋局之邀,分别评审了多金属结核试点调查报告和中太平洋区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报告;并于1990年应国家储量委员会之邀,审查了东太平洋区多金属结核矿储量和我国向联合国提出的矿区申请方案。

1990年,金翔龙受命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海洋法法庭筹委会会议,接受联合国技术专家组对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的技术审查。面对联合国从各国聘来的十几位专家,金翔龙要接受详细而又苛刻的技术审查。在答辩会上,金翔龙以流利的英语做了详细的技术介绍,阐述我国太平洋勘探区的面积与位置、采用的调查手段与船只、勘探程序与精度、矿区选定与划分的原则并提出5种矿区分配方案。最后诙谐地说:“中国的申请方案在具有相等商业价值的含义上是个最佳建议,诸位专家在检验与计算后一定会发现这句话是真实的”。他翔实的报告与自信、诙谐的演讲赢得了在场专家的友善与掌声。

随后近五天的审查会上,专家们分组详细地审核、计算我申请矿区的面积、坐标及转折点,多金属结核矿的品位、丰度及资源量,地形趋势、坡度及海底障碍状况。面对各国专家更为苛刻的质疑与提问,金翔龙与他们进行激烈的面对面的技术辩论,与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南丹进行多次讨价还价的单独谈判。经过连续五天五夜的奋战,最终为中国从联合国争得了15万平方公里的东太平洋理想矿区,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国际海底先驱投资国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八五”期间,他主持国家海洋局所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在东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环境与资源勘查,获得包括地形、沉积、水文气象、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结核资源在内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系统调查了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海洋水文气象、海水化学、细菌作用、初级生产力、浮游动植物和底栖生物生态等海洋环境背景,为海底集矿机和洋底开采工程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力学参数,为评价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确定矿区的海洋环境基线和建立保全参照区积累了海洋学和环境基线的重要资料;首次发现结核内存在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结核壳层具有生物结构,提出深海多金属结核为生物成因的新观点。最终在我国登记矿区(15万平方公里)内圈定出10.5万平方公里的下阶段勘探目标区,为最终圈定7.5万平方公里的富矿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评审委员会认为,“八五”期间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的勘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进入大洋勘探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金院士领导的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又在西南印度洋获得面积为1km2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于2014年在西北太平洋又获得面积为3000km2的富钴结壳合同区,使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三种资源、三块矿区的国家。

进入21世纪,面对国家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他以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广博学识和敏锐洞察力,积极推动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探研究,并于2001年2月与戴金星院士共同主持了以“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的对策”为主题的第160次香山学术研讨会。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的持续调查与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资源评价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成功获取了水合物实物样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在海底钻探获得水合物实物的国家。

1999年主持天然气水合物科学研讨会

五、他谋划中国海洋工程技术,

指引海丝路发展方向

洋探测与开发有赖于海洋高技术的发展,似乎金翔龙从最初就与海洋技术结下不解之缘。早在1959~1962年,我国遭受封锁的情况下他就改装地震仪、研制水听器,组装海洋地震勘测系统,先后试验成功地震单点测量法和连续剖面测量法,为地质部和石油部的海上勘探提供了海洋地震工作方法与技术方面的重要经验。1960年,他提出剖面仪的设计思想,1969~1972年参与研制海底静力触探仪和浅层剖面仪,形成仪器产品,并通过海上试验为保证我国第一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安全座底,提供了渤海“沙七井”处海底浅层结构及工程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1978~1981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建了现代化的地球物理技术系统。筹划了“科学一号”调查船的建造,以系统工程思想设计与主持组构“科学一号”调查船上三级计算机控制管理的地球物理采集系统,并在陆上建成陆基的数据处理(计算)中心。该工程于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鉴定验收组织认为“系统工程设计思想是正确的,先进的”。国外评论其“弥补了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此外,他还建成古地磁、电子探针、X荧光能谱等试验室。为科学院系统的海洋工程勘测、海洋环境调查与海底科学研究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1991~1994年,他在国家海洋局组建现代化的海底探测与信息处理系统。海底探测系统由微波和全球定位系统、双频测深、海洋重力、海洋地磁、海底声学成像扫测系统、海底照相系统和各式海底自动采样设备组成,诸系统可由电脑做统一控制、数字化采集和预处理等;并建有大型X荧光能谱系统等分析系列,对海底样品进行高精度快速分析与测定。1995~1996年,协助中国大洋协会引进、组构多频、多波束和深海拖曳等现代化大型海底探测系统,并在筹建的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组建与其相配套的图形、图像信息后处理系统。海底探测与信息处理系统是国家海洋局承担大洋海底勘探开发和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基础环境与资源评价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撑基础。

1996年,在他执着推动下海洋“863”项目开始启动,他主持了国家“863”海洋高技术研究项目《海底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探测技术研究》,组织项目并重点研究海底多波束和深拖系统的全覆盖高精度探测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海底声像处理系统(SBMapper)、海底视像处理系统(SBImager)和多波束海底地形电子成图系统(MBChart)等三套软件,打破了国外软件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研究开发出多波束探测实时监控和处理系统,自行设计研制了声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并大大提高了多波束勘测技术精度。这些成果,对我国海底探测、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和海底科学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海洋工程科技的发展起步晚,没有相关的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之间重复性劳动严重,阻碍了整个海洋工程科技的健康发展,造成与国外发达国家近20年的差距。2009年和2011年,金翔龙两次主持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中国海洋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与“中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发展战略研究”。他对国内外相关海洋工程科技及产业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组织国内相关力量数十位专家学者进行详细论证,为我国海洋工程科技的中长期发展之路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2012年主持中国工程院海洋探测与

装备工程发展战略研究论坛

六、他创建了中国海底科学学科,

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

19

85年以来,金翔龙在国家海洋局系统将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地球化学等集成为一体,建立了海底科学。海底的统一性、海底自然过程耦合的复杂性和多要素参与的多样性决定了海底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科学特性。金翔龙还特别强调要注重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要注重全球构造背景下的多尺度综合研究,要注重海底调查数据的积累及信息提取和产品化服务。同时,金翔龙积极推动筹建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海洋局首批开放性重点实验室正式批准成立。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海洋权益、海底资源和深海探测技术等国家需求,面向国际竞争,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开展创新性研究,发展海底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及深海高新技术。经过金翔龙为首的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大陆边缘演化与环境效应、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深海探测技术与集成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以金翔龙为首席科学家的海底演化与动力过程、地球物理与地质建模、海底资源与成矿系统海洋沉积与海岸过程、海底探测技术与集成应用等五个相对稳定、分工协作,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的科研团队,并建成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包括综合地球物理解译、岩矿分析、沉积分析、同位素分析、底质声学和技术研发等6个专业实验室。目前,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海底科学合作研究与交流的窗口和载体,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底资源和发展深海探测技术提供科学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学科的发展依靠人才队伍的拉动”。在从事海洋工作之初,金翔龙就注重团队的合作,专业队伍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单身一人调到杭州以后,他就默默地开始培养年轻的海洋地质科学家,把他们引向科研的第一线,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同时,他花大力气指导培养研究生,后来培养的学生专业涉及了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海洋地质、海洋矿物、海洋地球化学、大洋矿床和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等方面。几十年来已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50余名,不断为海洋事业注入强有力的新生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受他言传身教过的学生目前已遍布祖国海洋系统的各个领域,有的已甚至已成为国家级、部级干部,在国家海洋事业中正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2015年,金院士的学生李家彪研究员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完成了海底科学事业的火炬传递。

在国际学科人才培养方面,1991年以来,金翔龙被联合国聘为培训专家组(Training Panel)成员,审查各先驱投资国的大洋培训方案,监督其培训进程和为联合国挑选合格的培训人员,储备联合国大洋矿产勘探、环境、开发、采冶与管理方面的人才。1993年受国际海洋学院院长鲍杰丝教授委托,与坦桑尼亚前总理、联合国海底筹委会前主席瓦涅欧巴博士合作组织国际深海采矿管理培训班,为联合国海底管理局筹委会培训深海采矿管理人才。1994~1995年,当中国成为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底先驱投资国和大洋矿区登记国后,为联合国培养硕士以上水平的大洋矿产勘探与采冶人才,履行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为了国家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为了培养强有力的后备军,金翔龙付出了过去近50余年的心血。目前,海底科学的发展欣欣向荣,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综合性的海底科学合作研究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一代代年轻的海底科学的后备军也跃然而起。为此他感到欣慰,用金翔龙自己的话说:“我年逾八十,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想尽量多做点工作,为年轻人铺铺路,而海洋广阔而精彩的舞台真正属于你们”。

1993年参与举办国际深海采矿管理培训班,

金翔龙(左一)任班长

金翔龙院士是一个把生命都托付给中国海洋事业的人,现在大家都在谈从0 到1,指的是从零开始的创新与创造,是他把我国海洋事业的许多领域从0带到1,从无走向有,从小做到大,从大引向强。中国的海洋地质、海洋物探、海洋工程技术、大洋科考、海洋开发、海洋维权、海底科学等等,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留下了他的足迹。而今他已年过八旬,仍然默默地在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奔走着、牵挂着,心系海洋是他的情怀所至,心系祖国体现了他们一代人的担当与追求。海洋强、中国强,他是海洋强国的践行者,也是中国海底科学的领航者。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金翔龙院士心里海洋永远是那么辽阔,那是一篇长文所不能表达的,也表达不完他对大海的爱。但文章总是需要收笔的,我们只能把他的故事、他的追求、他的梦想浓缩在这篇文章里,只能留下些许遗憾,待其他人来执笔书写。最后,我们要向中国海底科学的领航者--金翔龙院士致敬,感谢您为祖国海洋事业所付出的一切。并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编后记】本文由方银霞、吴自银和赵建如提供相关材料,金院士在百忙中提供了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溪流整理。在此,特别感谢金翔龙院士的首肯与支持,感谢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方银霞主任、吴自银研究员和赵建如老师对本文撰写提供的帮助,感谢你们为中国海洋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所奉献的青春和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感谢你们对我微信公众平台的支持与信任。

相关阅读推荐:

人物▏潘德炉院士:海洋遥感事业就是我的孩子

海洋论坛▏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洋论坛▏海底浅表层信息声探测技术

海洋技术▏海底声学底质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海洋论坛▏海底浅层气的成因、特征及危害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