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难忘童年的“大年初一”

2017-01-27 廖洪涛 溪流的海洋人生

“年

味”,对大多数50、60后人来说,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特别难忘的是,孩儿提时“大年初一”那天的记忆。

年初一早晨,我们兄弟俩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并喜滋滋地接过每个长辈给的“压岁钱”。

大人们外出相遇时也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左邻右舍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话语。

上午,母亲开始做白米红枣猪油糕、煎蛋饺、制卤肉和熏鱼、拌什锦菜、蒸八宝饭…,自己也会在母亲身旁当个下手,帮点小忙,并趁机先吃尝鲜。曾记得,母亲挟给我一个刚出锅的卤肉,烫得在我嘴里倒来倒去,无法咀嚼。

然后,跟着母亲上街采购瓜子、花生、大白兔奶糖、五香豆、梨膏糖等年货,购买中国结、春联贴、烟花炮仗。母亲还省下开销,给兄弟俩扯上套过年新衣服。

下午,拿着“压岁钱”与邻家小朋友,去“年味”十足的城隍庙,吃“南翔小笼”、喝“小绍兴鸡粥”,在摊头买麦芽糖、麻油馓子、花生酥。“南翔小笼”小巧玲珑,形似宝塔,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记忆犹新。

晚上,爸妈带着全家与亲戚的三个孩子,在城隍庙的“绿波廊”饭店“开洋荤”,第一次吃了八宝鸭、油爆河虾和桂圆蹄髈,还有萝卜丝酥饼,当时垂涎欲滴的情景,至今难忘。

挂满的红灯笼,飘逸的春联,闪烁的彩灯,手捧大元宝缓缓摇摆的财神爷,笼罩在云烟波涛、仙女翩翩中的九曲桥…,将入夜的城隍庙染得喜气洋洋。我们边观彩灯,边猜灯谜,不亦乐乎,至今仍历历在目。

几何时,新年美食成了平日的家常便饭,年货在超市中随处可见,过年也一年比一年“安静”。“年味”,在越来越好的日子中,渐行渐远;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外来节庆,让过年(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乡愁,并不仅属于外出打工的农民,还应该包括许多城市居民。难忘打过弹子、跳过橡皮筋的弄堂,记得大饼摊和“老虎灶”。因为,这里有50、60后的梦想、欢乐与惆怅。

据统计,在每年“春运”约40天时间里,平均有30亿左右人次的人口流动,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每年春节持续有如此庞大的人群来回迁徙?

是文化的力量,民俗的力量。

“年味”的背后,正是这种文化张力中亲和力与凝聚力的作用,也是炎黄子孙对本土文化执着的认同。

【作者简介】廖洪涛,男,1959出生,1978年考入大连舰艇学院海测系,1982年毕业后曾在南海舰队、南京军区后勤部有关部门服役。1999年转业地方,先后在上海市黄浦区信息化委员会、市政府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工作履职,现任上海天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关阅读推荐:

边走边拍▏2016新西兰南岛环岛游视频

杂谈▏逐渐消失的“年味”

童年记忆▏回不去的童年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