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清明时节雨纷纷

2016-04-02 溪流 溪流的海洋人生

请在“清明上河图”的歌声中开始本文的阅读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7900d3w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今年是四月四日。清明时节标志着全国各地春季正式登场,从天文学上是指太阳到达黄经15度的节气。既然是二十四节气,就会与农耕有关,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按照气候规律,到了清明,全国各地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其实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因为人们要在这个节气为夏天的收获庆祝一番,就不难理解了。当然,清明节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也是基本主题。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首诗《清明》,就是写这个节气的,最表明清明时节气候现象的是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千多年来,这句话已经成了清明期间最流行的天气标签。根据史料记载,诗人杜牧在写作《清明》一诗时,基本在江淮南部到江南北部地区一带度过。正是因为江淮与江南地区此时气候相对湿润,细雨纷纷,所以才引出了诗人杜牧的无限感慨。在我国华东、华中一带,桃花多开放于3月中下旬,一般在清明前后十天左右。记得民间有句谚语:“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就是指清明节气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规律。根据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果清明节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雨水增多,俗称“发尽桃花水”,则芒种节气梅雨将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桃花水偏多,常常标志着春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强盛,暖湿空气活跃,在桃花开放的清明节气里,就常在江南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对峙,以致形成桃花水偏多。到了六月份芒种节气时,副高势力又往往更新相对减弱,或北跳慢,致使梅雨偏少或开始较晚,就有了“必是旱黄梅”。
民间有个说法,清明节下雨,这意味着一年的好年成。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天气总是雨纷纷呢?这里列出了几个气候因素:一是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在清明前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从而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二是由于春天低气压非常多,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三是在清明前后,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这种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结成毛毛雨,所以造成清明时节下雨的天气特别多。由于清明前后,正是春播春耕的季节,也是万物的生长初期,特别需要雨水滋润,所以农民朋友们此时特别期盼春雨,就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而就在此时,海洋性暖湿气流会光顾大江南北,因此也有了“春雨绵绵”的词句。两者遥相呼应,默契配合,才能成就一个丰收的季节。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总体上清明节下雨的情况普遍,2011年~2015年的清明节,不仅是南方,北方不少地区也出现了清明雨,当然在江南地区清明雨会下得更频繁一些。
记得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句里的下句是“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句是表达诗人的内心感情世界的,表示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的亲人,由此产生出的悲思愁绪。是啊,清明作为节日,又不是纯粹的节气。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各种祭品到墓地,在亲人墓前叩头、行礼、祭拜,寄托哀思。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这个祭祖场景的再好写照。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它密密的下、细细的落,轻拂在人们脸上,会产生一种凄凉与悲情的感觉。这时清明时节的雨,忧柔又缠绵,直入人们最柔软的内心深处,常常会令人生出一份悲怜,多出一份思念。清明是引发思念的节日,人们在那一天想到已故的亲人,心头也会多了一丝凝重,记忆中也时常会定格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又温馨的日子,浮现起那些流动的画面感,触碰到不该触碰的珍藏,从而黯然落泪,犹如这清明时节飘落的雨丝一般,久久不能停息,久久不会忘怀。
为什么总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或许是天晓人意,让逝者的灵魂在天际里游荡,将人间的思念化作雨雾缠绵在天空里,在天空中吟语低喃。由此说来,清明的雨最纯净,没有掺杂半点虚伪,发自人的内心,既来自上天的感动,又来自人间的真爱。是啊,这样的清明时节下雨,多半是因为老天得悉了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情感,悄悄地为我们流下同情的雨泪。清明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太多的回忆也总是滴滴答答想个不休。清明的雨又不是雨,而是情,洒落在眉间,敲打在心头,提醒着我们,不要忘却先祖,也不能忘却过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该振作精神,砥砺前行,才对得起他们一生的嘱托。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时节,愿大家珍视生命,珍惜家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