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常去的这些地方,有了新变化→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2-08-04


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


农贸市场整洁了



买菜卖菜都舒心





在5月7日召开的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动员部署会上,我市针对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提出要迅速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公共设施专项整治、村镇环境专项整治,力争6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10月底前巩固提升,12月底前建立常态长效机制。


五大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市民群众有哪些意见建议?厦门日报推出特别策划“五大专项整治行动/记者走现场看成效”,记者深入现场,追踪展示五大行动的积极成效,点出不足,提出建议,将专项整治行动引向深入,让更多市民认可“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理念,共同参与到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推动我市文明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近日

厦门日报记者跟随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组

走访农贸市场

近距离感受它们发生的改变



厦门日报社

“以案释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走现场看成效”

直击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特别节目

也已于7月27日播出



文明创建五大专项整治行动中,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参与的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将农贸市场卫生保洁、管理秩序,设施维护不规范、不到位等问题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对照创建标准,以“食品安全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市场管理精细、商户经营文明”为目标,对全市96个农贸市场展开全面摸排,并组建农贸市场工作专班,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采取“一场一策”工作模式,对辖区农贸市场开展综合整治、驻场监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消灭创建工作中的一个个痛点堵点。


一起看看现场的情况

↓↓↓


秩序井然管理规范

市民商贩齐点赞


地点:夏商(江头)农贸市场


7月22日上午8时30分

记者来到夏商(江头)农贸市场

这里人来人往,井然有序



入口处墙上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当日食品安全快检结果,显示屏下方张贴着醒目的禁烟标识;市场内,随处可见“垃圾不落地 市场更美丽”等文明行为温馨提示牌。




夏商(江头)农贸市场从1996年开办,是我市岛内经营规模第二大的农贸市场。近两年,市场开办单位对标2.0版新型农贸市场,先后投资1500万元用于对市场的整体改造,目前市场按照肉品、蔬菜、水产划分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摊位整齐划一,物品摆放整齐。


每个摊点前还张贴着

价格公示牌和付款二维码

市民买菜时一目了然

通过手机扫码即可付款



“针对以往农贸市场‘亮照率’低,部分农产品存在溯源票据不全的问题,我们指导市场开办单位在索证索票、票证公示方面加强管理,在各区域设置营业执照公示栏,公示摊位经营者的证照、进货票据等信息。”江头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官丽婕说。



在厦门,生猪产品需要具备“三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猪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和《上市凭证》),才可以上市销售。以往由于存在一票多用、票据丢失等情况,不少经营户在市场监管部门查验时面临着票据不全的尴尬境地。“现在市场内的猪肉经营户都已学会使用猪肉‘一证通’平台。只要其上游供应商通过‘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上传电子版检验检疫证明,就能实现‘上游上传、全网共享’,下游猪肉摊主可不再留存纸质票据。”执法人员介绍。


检查中

一位摊主娴熟地打开

手机“入市必登”小程序

向记者和执法人员出示当天的

猪肉进货凭证和检验检疫证明





农贸市场人员流动快

上一秒有人乱丢垃圾

下一秒人已经走远了

证据难以固定

处罚起来难劝导也不一定有用

怎么抓现行?

电子抓拍更管用




今年6月,湖里区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农贸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在辖区包括江头市场在内的11家农贸市场启用了AI智慧监管系统,俗称“电子巡查员”,及时抓拍市场内占道经营、通道堆放杂物、不戴口罩、垃圾清理不及时等不文明行为,并可自动生成整改通知书。上午9时许,菜市场内一经营者没有按规定戴口罩,10分钟内市场管理人员就赶到进行劝导。智慧平台的使用,让市场内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



“现在市场管理好了,环境不脏乱了,顾客也都更愿意来我们这买东西了,这样管理受益的是我们大家。”江头农贸市场水产区商户黄先生说。


功能分区更合理

市民购物更方便


地点:美仁宫市场


7月25日上午9时许

记者在思明区溪岸路49-53号的

美仁宫市场看到

场内地面干净整洁、

摊位整齐划一规划有序

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

熟食区等分隔明确

物品摆放整齐,购物环境宽敞舒适


虽然市场内人来人往

但场内通道并未出现拥堵的现象

市民购物十分顺畅


美仁宫农贸市场(资料图 本报记者吴燕如摄)


经过2019年的提升改造,美仁宫市场将原先拥挤的公共通道拓宽至四米,场内实行划行归市,分区销售,空间布局合理。在这一轮整治中,市场开办单位又将市场内外的破损地砖进行了修复,并将市场内需要维修的照明灯带、风扇、应急灯等零星项目彻底进行翻新或替换。通过修复改造,让市场变得更加美观。


除了硬件设施,市场环境卫生情况也较好。市场整体明亮整洁,每个摊位旁设置了垃圾桶,并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据市场内垃圾清扫人员介绍,每天营业前到收市前,都有专人清理市场内部垃圾,保持整洁。中午午休时间,市场也有人员在巡逻、仔细打扫卫生。



这一轮整治行动,市场监管部门也针对市场周边占道、电动车停放等薄弱环节,成立工作专班,联合街道、交警、城管等部门加强综合治理。鹭江市场监管所还将市场经营者文明行为规范编写成顺口溜:“明码标价证照齐、食品保质不过期……”提醒经营者自觉维护好市场环境和秩序,为消费者提供舒适、温馨、整洁、放心的购物环境。



林女士湖里区江头街道居民


我们家附近就数江头农贸市场最大,东西最齐全。改造后干净亮堂,通过文明创建,市场商户的态度变化也非常明显,大多数商户都比过去更加和善,“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买菜时经常可以听到,过去农贸市场里的不文明现象现在越来越少了。农贸市场文明创建工作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开展下去,除了加强对经营户的管理和规范,对消费者的行为也应该有一定的约束。经营户不落实“门前三包”等环境卫生责任,要依法依规处罚,消费者随意丢弃垃圾,也要有处罚措施。农贸市场只有通过软件、硬件全方位提质,才能更干净,更文明。



记者手记

文明市场期待人人共建


有人说,在大商超购物,人们就不会随地吐痰,但是在农贸市场,就不管那么多了。因为,“高大上”的场所让不文明行为成为异类。


近年来,政府部门大力实施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前瞻性的规划设计、高质量的装修改造、智能化的智慧平台上线、大手笔的政策出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打造“高大上”的农贸市场。可以想象,市民在这样的农贸市场购物,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


那么,对那些尚未完成改造、硬件还不够“硬”的老旧市场来说,如何打造一个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记者经过几天走访调查,最大的感受是: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不仅是建一个漂亮的外壳,真正建一个文明市场,还需要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持之以恒的努力。



走访中,记者也欣喜地发现,不少农贸市场摊主“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只有农贸市场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意才会更好。”这样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


的确,农贸市场的卫生不仅是市场管理方的事,还是每一位商户的事、每一位前去购物的市民的事。市场管理方做好管理和卫生工作,每一位商户维护好自己店铺门前及内部的卫生,买菜的市民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自觉维护市场环境,农贸市场这个大家的“菜篮子”才会在市场管理方、商户以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美观、整洁。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陈泥 拍摄:昌青青 余洁 白懿彬 吴家新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刚刚!厦门市文旅局重要发布!

刚刚通告!福清发现1例阳性!

新增80例!一地超市发生阳性感染!厦门疾控最新提醒→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扫描二维码下载

厦门日报社App“潮前智媒

轻松玩转黑科技

一键get最潮新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