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领先!这个装备,即将在厦量产!

厦门日报社 / 厦门日报 2024-04-13



嘉庚创新实验室

继去年3月、4月分别发布自主研发的

首台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

高性能兆瓦级质子交换膜制氢装备后

在氢能赛道加速奔跑

计划今年实现装备升级、产能再扩大


华商厦庚供图


昨日,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企业华商厦庚氢能技术(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商厦庚”)的一间厂房内,多名工人正在对一个电极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不远处,2800平方米组装车间内,正在根据订单进行电解槽系统的组装。


“这里正在建一条1000标方至2000标方碱性电解槽的电极生产线,还将建一个幅宽两米的隔膜生产车间,预计年底投用。”嘉庚创新实验室技术总监、华商厦庚负责人高小平介绍,通过开发自主生产的新材料电堆,设备性能将进一步提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比传统碱性电解槽

华商厦庚1000标方

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的效率

可提高10%至15%

电流密度增加两倍

直流能耗与电流密度等也达到行业领先

这背后

是全部由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

高效多元复合结构电极、

新电堆结构等关键部件的技术领先


华商厦庚供图


华商厦庚依托嘉庚创新实验室雄厚的研发实力,快速完成了高效电极、新材料及电堆的开发工作,目前已建成年产能20套1000标方碱性电解槽的电极生产线及组装车间,建立了行业唯一的从核心材料生产、装备研制到系统组装的全链条生产体系。


华商厦庚供图


高小平介绍,“目前第二代、第三代技术也已开发成熟,第二代设备的电流密度将比传统电解槽增加三四倍,第三代将增加四五倍。”这意味着,单堆体积下氢气产能将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








嘉庚创新实验室另一家孵化企业

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鹭岛氢能”)

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新生产基地

也正在装修建设中

预计今年三四月投入使用



2023年4月,高性能兆瓦级PEM制氢装备新产品在嘉庚创新实验室科研产品发布会上亮相,是国内首家获得CNAS检测资质的产品。它每小时可以产生220标方氢气,电解槽直流电耗3.6千瓦时~4.2千瓦时。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成为制氢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2023年投洽会上,鹭岛氢能展示自主研发的制氢设备(主办方供图)


“团队50位实验人员前后做了近1000次试验,终于制备出符合条件的催化剂,做到了在膜电极材料上铱用量降低70%,性能丝毫不减。”鹭岛氢能负责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介绍。








2023年8月

高性能PEM电解槽入选

国家级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装备产线年产能200兆瓦

具备从核心材料到系统集成的

规模化量产能力


鹭岛氢能依托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国际顶级的电化学及能源材料学科资源与平台,搭建了国际领先的工况测试平台,在电流密度、贵金属载量、工作温度、安全传感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优势。


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已攻克电解水制氢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覆盖电极、隔膜、制氢器件、制氢装备与催化剂、膜电极、电解槽、检测仪器及方法等高价值专利群。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吴君宁

编辑:施璐玮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交卷”!47项,全部完成!

刚刚!厦门新机场,重大进展!

即将抵达!明起大转折!厦门未来天气……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