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百货的三生三世
文 | 克而瑞地新引力编辑部
阿里巴巴牵手银泰,投资逾 43 亿元参股红星美凯龙,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企业微信与天虹百货共同推出百货数字化解决方案,传统百货与线上购物平台联手,已然成了近两年的趋势。早在 2017 年,王健林便宣布万达百货将与苏宁展开深度合作,一年之后,苏宁云商便以 95 亿元购买万达商业约 3.91% 的股份,今年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并将其名称改成「苏宁易购广场」,一时间「双微」上传得沸沸扬扬,各大主流媒体也相继报道了这个事件。
曾经风靡一时的万达百货为何轮到易名易主的地步呢?前路又将怎样?今天克而瑞地新引力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万达百货的发展历程,探讨学习其背后的逻辑。
一世:万千产品,试水百货
2007 年,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一年的光景,万达集团正在加速布局商业地产,建设万达广场。同年 5 月 8 日,为了配合万达广场的落地,万达集团成立了万千百货。彼时的万千百货主要包括高端精品店和流行时尚店两种业态,实现因地制宜的对客和宽领域的客群覆盖。
自诞生起,万千百货便一直背靠国内房地产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依托万达商业地产强大的开发实力和经营实力,在百货行业发展的顺风顺水,一路高歌。2010 年,更以年开店 15 家的速度,打破百货行业自营连锁店的开店速度记录,跻身中国百货连锁行业前五强。
2011 年底,万千百货已开门店数达 40 家,经营面积约 70 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近百亿元,与万达体系内的酒店、文娱、餐饮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零售商业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集休闲乐趣和丰富的购物体验于一身的活力空间。
二世:更名万达,再战百货
2012 年 7 月 25 日,万千百货正式更名为「万达百货」,入了万达的「族谱」,自此发展更加迅猛。2011 年至 2013 年是万达百货的高光年,新开门店数量与日俱增,2013 年 12 月,总量为 79 家,覆盖全国 59 个城市。鼎盛时期,全国门店数量达到 110 个,与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高级酒店一同成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
但是,商场本就变幻莫测。2015 年,全球百货行业受电商冲击,发展速度减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国百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百货门店纷纷关闭。截止 2015 年 11 月,万达百货关闭了旗下 50% 的门店,共计 56 家。业绩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万达百货被边缘化,从四大支柱产业出局,归于万达商管团队。
不过,毕竟是一手栽培的,王健林对万达百货还是存有感情,在传统百货行业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为其谋求出路。2015 年,万达与苏宁在电器 3C 、母婴用品等专业店铺领域展开合作,今年万达百货再次联手苏宁打造「 418 万物复苏节」和「五一嗨购嘉年华」,为消费者提供了沉浸式的消费体验。
三世:入赘苏宁,智慧零售
2017 年,王健林遭遇滑铁卢,断臂以求生,大量出售万达旗下的产品。早在 2018 年,坊间就有消息,万达打算将万达百货卖给银泰,不过当事人做了辟谣。但是,这透露出舍弃万达百货已在王健林的计划内。
今年年初,苏宁易购全资收购万达百货,5 月 15 日,便将其名改为「苏宁易购广场」。如今,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早没万达百货什么事儿。
那么,万达百货为什么入赘苏宁?苏宁又有什么过人之处?
「狮厂」成长记
苏宁诞生于 1990 年,靠卖空调起家。2014 年 7 月 21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目前,苏宁形成了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苏宁易购位列《财富》世界 500 强。
苏宁易购为苏宁旗下的电商平台,早期名为「苏宁电器网上商城」,2009 年 8 月 18 日更名为「苏宁易购」。截止 2018 年底,自营互联网门店和网店超过 11000 多家,稳居国内线下连锁前列。所涉业态包括苏宁易购广场、苏宁云店、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极物、苏宁汽车超市、苏宁易购直营店、苏宁小店等。
近几年,苏宁易购线上网店跻身中国 B2C 市场前三,运营方式包括自营、开放和跨平台运营,且在主流电商中增速领先。今年 5 月 15 日,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 37 家百货门店,加上原有的 16 座苏宁广场和 19 座苏宁易购广场,共拥有72座线下零售广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自营智慧零售广场。
一拍即合的缘由
一方面,传统百货行业在网上商城的冲击下岌岌可危;另一方面,受资金影响,王健林大规模抛售重资产,以求回笼资金,着重发展轻资产,卖掉万达百货是战略需要。
与鼎盛期相比,此刻的万达百货规模并不可观,但目前现存的 37 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 CBD 或市中心区域,会员数量超 400 万人,年客流量约 2.5 亿人。而且,近两年万达百货销售规模持续提升。
苏宁的线下百货门店数量较少,共计 35 家,急需形成规模。其次,目前线上流量增速逐渐放缓,苏宁必须寻找新的渠道,实现流量变现,将流量价值最大化。
2018 年苏宁营业收入 2453.11 亿元,同比增长 30.53% ,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商品销售规模为 33.71.35 亿元,同比增长 38.54% 。2018 年,苏宁易购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20 亿元,其中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为 2083.54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64.45% 。在零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苏宁快速扩张,布局智慧零售。截止 2018 年底,苏宁易购零售体系注册会员数量首次突破 4 亿,达到 4.07 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 43.25% 。收购万达百货是苏宁发展智慧新零售的重要一环。
百货头部玩家如何自救?
本文主要以天虹、银泰百货和万达百货为对象,分析其转型之路。
天虹于 1984 年在广州深圳成立,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连锁零售企业,2010 年 6 月 1 挂牌上市。2018 年营业收入高达 191 亿元,截至 2019 年 5 月,天虹旗下有 68 家综合百货(含加盟 3 家),14 家购物中心(含加盟 1 家、管理输出 1 家)。银泰百货发源于浙江杭州,首家门店在 1998 年开业。十几年来,立足杭州,往全国各地开拓门店,目前数量将近 30 家,主要客群为年轻人和新型家庭。万达百货成立于 2007 年,现如今旗下共有 37 家门店。
如何「华丽转身」?
天虹牵手腾讯,借助微信支付和微信企业公众号,踏上数字化征程,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零售业态和体验业态的有机融合。
全渠道运作。自建天虹 APP、打造带有「自定义菜单」的零售微信服务号「天虹」,布局小程序,与线下实体店深度打通,实现「人货场」的深度链接。
智能化运营。背靠腾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AI 算法、大数据挖掘,进行精准管理和营销。
多维度扩张。天虹门店的辐射范围较广,并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及成熟商圈,避开了同质化竞争。同时,天虹也巧用加盟和管理输出的运营模式,降低风险和成本。
银泰百货拥抱阿里,搞起了新零售。
便捷式服务。银泰百货借助数字化技术,解决了收银问题,实现自助收银。据陈晓东,目前银泰每单的处理时间仅 58 秒。其次,银泰为用户提供商品免费送货上门及就近发货服务。
数字化运营。目前银泰百货已经完成全站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通了会员、库存、价格等体系,由云上中台统一处理。同时,银泰百货的导购也借助短视频,朝着网红、带货女王的方向发展。
全域的场。基于阿里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银泰可以准确制作出用户标签,实现精细化运营。
万达百货加入苏宁,与智慧新零售接轨。
品类集合店。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被收购的万达百货将朝着品类集合店转型,与苏宁自营生态接轨,实现联动发展。
数字化运营。更名后的万达百货将借助苏宁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各个渠道,构建人、货、场的数字化链接、智能化交互和自动化记忆,实现数字化变革,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和数据化经营能力。
场景化体验。营造吃喝玩乐的时间消费和场景消费的环境,提升万达百货的人流量及获客量,增强消费者的粘性和忠诚度。
全渠道布局。数字化挖掘能力、云端统筹能力以及线下店铺和物流体系的协同反应能力,打通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无缝转化。
多业态联动。与金融、物流、文创、体育等既有领域进行衔接,诸如苏宁金融支付、三公里免费送货、线下体育零售等都将成为苏宁易购广场的「新常态」。
小结
同「万千百货」一样,「万达百货」已经成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淡忘,不过易名后的万达百货会是怎样?会真正地融入「苏宁易购广场」业态,完成智慧新零售转型,给用户焕然一新的体验?还是前途迷茫,再次更名?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文中图片除注明来源外,均源自网络,如涉版权,敬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 地新引力 | 微信号 cricdxyl
合作及业务联系:chenjue@cric.com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