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抗疫精神

河西学子 2023-02-17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抗疫精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它又是如何激励中华儿女同疫情作斗争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特别报道,为您讲述百年大党不朽的精神丰碑。

2020年1月下旬,医生周宁在诊治病人时感染新冠肺炎。他将隔离治疗经历发布在个人微信公号上进行医学科普。隔离期一结束,他就立刻请战,加入到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战斗中。

在ICU病房,一位名叫老程的患者生命垂危。在医院多学科联合的重症救治团队讨论后,制定了为老程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方案。经过近半个月的治疗,老程病情好转,并成功撤除了ECMO。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在全国各地,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快递员冒疫奔忙,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举国同心、舍生忘死,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2021年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本中,有9人检测结果呈阳性,南京江宁区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在开展第3轮核酸检测时,南京按照风险地区等级实行差异化采样检测。高风险地区按1比1单检,中风险地区按1比5混检,低风险地区按1比10混检。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疫苗接种,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在中国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2021年2月初,中国政府首批对外援助新冠疫苗抵达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成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新冠疫苗的第一个受援国。2021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图文 | 学习强国

编辑 | 聂树涛

责编 | 陈雪娇

往期推荐

经典诵读|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报名啦!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启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