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展预告 | 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

北京中间美术馆 北京中间美术馆
2024-08-31



中间美术馆将于2022年3月26日首次同时开幕双展

届时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1&2

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

3

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



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

展览时间:2022年3月26日—6月26日

地址:中间美术馆3层,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展览前言



“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是中间美术馆十周年庆系列活动的首个展览。这个小型陈列展聚焦于和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长期保持互动的两位艺术家——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创作生涯横跨近60余年的两位艺术大家分别来自英国与中国。两位艺术家都以绘画为志业,又分别成长于战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他们接受的艺术教育,秉持的文化理想,创作历程中面临的意识形态背景,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各不相同,因此而分处于两条迥异的艺术史脉络。


约翰·沃克于1939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他最早的艺术启蒙来自英国19世纪风景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康斯太勃尔以英格兰瞬息万变的自然风景为母题,师法自然,他认为直接在大自然写生比临摹古典风景画更加真实生动。康斯太勃尔的创作启发了后来法国风景画的革新与浪漫主义绘画。约翰·沃克早期用丙烯作画,受抽象表现主义和后绘画抽象主义的影响,他将看似三维的形状与“更平坦”的元素结合起来。


约翰·沃克,春泥,2006,布面油彩,213.5×168厘米


1970年代初,沃克用粉笔制作了一系列大型黑板作品。从1970年代末之后,他在绘画的主题内容和技巧上借鉴了戈雅(Francisco Goya)、马奈(Édouard Manet)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等艺术家。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在创作中更多地使用油画颜料,并同时在画布上用他绘画的局部进行拼贴。在这些尝试中,他既引入了形状、物质性和平面性等要素,又委婉地保留了绘画的痕迹,特别是表现性的笔法。这些探索使他走在战后波普与综合材料实践的前沿,频繁地在重要的展览中亮相,引人瞩目。1969年,沃克获得一笔奖学金来到纽约曼哈顿,并从此与美国的艺术界结缘。彼时,全球的现当代艺术中心已经由欧洲转移到美国,正是极简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导美国艺术界的时刻。在这里,从欧洲传来的表现主义艺术已经被内化和转译出多种形式的探索,艺术的主观性与艺术的边界被不断地拓展。此后不久,他选择客居美国至今,担任教师并持续创作。期间,他曾于1980年代在墨尔本生活教学过一段时间,当地的土著艺术在他后来的视觉语言的发展中也留下了印记。


约翰·沃克,白色抵达Ⅱ,布面油彩,213.6×167.64厘米


同为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远在中国的袁运生于193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他自小学习国画,1952年15岁的他,因在南通市文化宫二楼正厅画马恩列斯伟人肖像画而开始接触油画。他于1955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此后分别师从韦启美、李宗津和董希文等艺术家学习写实绘画。他在李可染先生的带领下参观故宫博物院历代藏画,提高了对古代绘画的认识,也旁听了1956年来华访问的墨西哥壁画家西盖洛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学术报告,并通过画册接触了多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包括西方古典绘画、印象派和立体派等西方现代艺术。


就学期间,他写生不断,热衷于对色彩和形式的探索,也不断地展现超凡的绘画才能。1962年,他在寒假期间专注白描临摹陈老莲的《博古叶子》,深入苏州郊区的古镇体验生活,日夜观察与思考,消化白描临摹,为毕业创作做前期准备。他对于色彩和线条造型的使用非常有机,如果可以直接地用色彩,就用色彩;可以用线去表达,就舍弃色彩,转而强调造型的线的结构。不管是用色还是用线,他的画面都具有表现性的特征,线条语言充满了张力。


袁运生,心序,1990, 纸本水墨,136×274厘米


1978年,袁运生受邀到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区,用5个月的时间收集素材,创作了一批精彩纷呈的白描写生。1979年,他参与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创作,基于他在云南写生的经验,绘制了多姿多彩,充满装饰意味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这是在“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形式探索的杰出代表,结合了新中国以来多种并存的艺术经验,以及他对于民间和传统艺术的长期浸淫。袁运生于1980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开始筹建壁画系,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中国传统壁画。1982年,他受邀前往美国华盛顿,随后旅美14年,直到1996年回国,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主任。


袁运生,颐和园,1960,布面油彩,44×50厘米


此次展览呈现了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冰山一角,主要聚焦于他们在美国期间的一些作品。除了创作于1960年的小幅油画《颐和园》,此次展出的还有袁运生于1990年代在美国完成的四幅大幅纸上作品(其中一幅虽然以“2015年完成”为题注,但实际也创作于1990年代)。


袁运生,愤怒的塞尚,2015(实际创作于1990年代)

纸本水墨,180×194厘米


虽然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油画,但袁运生一直也非常钟情于水墨画。身居美国时,他直接接触到抽象表现主义和行动绘画,开始创作大尺幅的综合材料作品。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袁运生在创作构思上主要还是重启了旅居美国前的艺术经验与文化理想,多以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为灵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批纸上水墨作品。源于其对传统壁画的热爱,以及对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倾慕,袁运生的作品多以硕大的画面绘制传奇和神话故事题材,在画面中塑造接近远古洪荒时代中的元神形象。其作品气息张扬,常给人以接近壁画的雄浑和磅薄的体验。这些作品以表现主义的语言见长,画面充满视觉的强度。


袁运生,遇见堂吉诃德,1991,纸本水墨,135×205厘米


袁运生,异域,1991,纸本水墨,135×205厘米


约翰·沃克在艺术上从抽象绘画的实践向风景画的重要转型,与他在1989年从澳大利亚回到美国,并在美国东北角的缅因州安家有关。在那里,从海豹岬驻足便可一览大西洋的盛景。虽然他被当地景象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所深深吸引,但他始终在寻找一个更内在的动力。2000年,已届中年的沃克沉浸于对他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经历的回溯,包括对于这段历史的深入阅读。从海豹岬眺望潮滩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大炮轰击和秋天伊普尔战场上的大雨所翻腾出的泥泞、史诗般的泥泞。此时,在缅因州潮汐泥的表层,他看到了原始物质因潮水和光线而不断变化,绝不是如诗如画的。就这样,从海豹岬驻足凝视尽收眼底的潮汐,成为他永恒的主题。


约翰·沃克,北布兰奇的篝火Ⅱ,2006,布面油彩,60.5×45.5厘米


约翰·沃克,无题,2005,布面油彩,39×34厘米


虽然都是从一个立足点望出,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展现出的无穷变幻的自然景观,使他的画面有了无穷尽的可能性。他在视觉表达再次调动了过去不同阶段的艺术经验和语言,特别是使用色彩的堆叠。他通过调色油的中和处理,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细节和复杂性,静谧含蓄,充满内涵,是值得驻足凝视的对象。此次展览展出的是沃克在2005年前后创作的一系列尺幅不同的风景画作。


约翰·沃克,绿色天空,布面油彩,213.6×167.64厘米


这两位出生于1930年代后期的艺术家,都在自己艺术生涯已经初步成形的阶段到达美国。赴美前,在自己国家的艺术界中,他们早已崭露头角,熠熠生辉。两位艺术家曾在美国与中国都有过见面和交流,但这却是他们首次通过作品在一起对话。他们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各自向我们展现了冷战时期在全球两个迥异的意识形态结构中生长出的艺术史脉络的一个侧影。


文:卢迎华,艺术史家、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


艺术家简介


约翰·沃克



约翰·沃克于1939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他就读于伯明翰艺术学院(1956-60),并在罗马的英国学校(1960-61)和巴黎大茅舍学院(1961-63)继续深造。约翰·沃克是利兹大学的格雷戈里研究员(1967-69),并获得了美国哈克尼斯奖学金(1969-70)和古根海姆奖学金(1981)。他代表英格兰参加了197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也在牛津大学(1977-78)和墨尔本莫纳什大学(1980)做过驻校艺术家。


约翰·沃克曾在伦敦皇家学院和耶鲁大学任教,并于1980年代担任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学院院长,1993年至2015年在波士顿大学任教。他的作品被许多博物馆收藏,个展也在许多机构举办,例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的菲利普斯收藏馆;伦敦泰特美术馆;伦敦海沃德画廊;汉堡艺术协会;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等。


袁运生



袁运生,1937年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79年参加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先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以云南西双版纳的线描人物画和首都机场《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大型壁画引起美术界与思想界的关注。1982年应邀访美至1988年并任教于塔夫茨大学、麻省大学、斯密斯学院、哈佛大学。1996年九月应邀返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承担“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刻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课题的研究工作。




编辑:蒋永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中间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