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张蔷一样提问|入选研究员名单公示,附文《新的起点在这儿》
中间美术馆的三层正在展出“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展览呈现了1986年时任《中国美术报》社长的张蔷先生调研全国艺术发展情况的成果。他设计了《绘画群体情况表》与《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两张表格,发放给全国各地活跃的艺术创作小组与艺术家个人填写,在收到回复之后,张蔷撰写了《绘画新潮》一书,详尽地记述了1985年至1986年间艺术界创作活跃、话语碰撞激荡的短暂时期。
“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展览现场
2023年6月6日,我们针对此展特别发布了研究员招募活动,邀请今天的艺术工作者来分析这些材料,借鉴与学习张蔷先生的调研观念与工作方法,开展艺术史的研究。招募开启后,我们非常欣喜地收到了21个候选人/候选小组的投递资料,感谢大家对本次研究项目的热情以及对中间美术馆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经过谨慎的考虑,我们最终遴选了6位研究员参与本次项目,“像张蔷一样提问”,中间美术馆现在此公示入选研究员名单,姓名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李卓霖
李卓霖是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IMA)的在读生,她致力于用多媒体艺术来表达她从文学和哲学中获得的思考。
林阅
毕业于利兹大学社会艺术史专业,获硕士学位。现阶段研究兴趣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史,尤其关注这一历史脉络中的社会介入式艺术面向与当代介入式艺术实践的关联。目前生活、工作于广州。
刘夏禹
就读于日本一桥大学语言社会研究科博士课程。研究方向为台湾文学文化研究、殖民文化研究,主要关注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作家对于日本文化的接受与反抗。
王嘉里
王嘉里(Lijie Wang)目前是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YU)博士生,她拥有约克大学的艺术史学士学位、伦敦大学学院的硕士学位。王嘉里曾为多家文化艺术机构提供研究支持,包括BBC的纪录片《中国艺术》系列与M+馆藏调研,曾担任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助理策展人。她的文章见于Artsy,南方周末,澎湃思想市场等。
夏天
写作者,策展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实用主义哲学传统与美国艺术史(以约翰·杜威与罗伯特·劳申伯格为中心)、跨媒介的波普视觉文化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合译著作有《波普的远征:1930-1995年间的艺术、音乐与设计》(作者位托马斯·克洛,江苏凤凰艺术出版社,待出)。他曾为ArtReview China、Artbaba、Ocula与Longlati基金会撰写评论文章。
余梓麒
艺术编辑、写作者。2016年起工作于广州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历史与理论在读研究生。
“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展览现场
7月底,6位入选研究员将来馆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敬请期待!当他们开展研究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将陆续发布张蔷先生所写的文章,来介绍1986年活跃在各地的创作群体。文章均节选自张蔷先生调研之后完成的书作,《绘画新潮》。希望张蔷先生的调研与分析的记录能为更多学者、艺术工作者带来帮助。
新的起点在这儿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国际青年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响应联合国号召,筹备了半年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于1985年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揭幕。它对中国青年的美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为举办者始料所不及。它像一杆标杆,竖立于向现代化进军的中国美术的起点;它像一篇宣言,预示了现代艺术的流向,它又像一面旗帜,启迪着青年艺术家们施展其艺术才华。
不言而喻,这个展览所展出的600幅作品并非都是成功的,平庸之作也占有不小的数量。但从总体倾向看,它显现出艺术多样化、多元化的格局,艺术观念的流向趋于非守势,而导向更新与开拓。我将从获得一等奖的三幅画及另外一幅获鼓励奖的作品来叙述这种不可遏制的流向。获一等奖的三幅画是胡伟的中国画《李大钊、瞿秋白、萧红》,张骏的版画《1976年4月5日》,王向明和金莉莉合作的油画《渴望和平》。再一幅油画是张群和孟禄丁合作的《在新时代——亚当和夏娃的启示》。
李大钊、瞿秋白、萧红三位都是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尽管对他们的评价高下深浅不一。萧红是一位女性。这幅以三人姓名为题的中国画,是一幅以历史人物为对象的作品,无情节可言,也许作者从没有考虑过能以哪个情节将他们三人联系起来。画面处理出人意料,李大钊取正面站立姿态,在画面正中偏下,左后方画萧红,右后方偏上画翟秋白立像。整幅画面笼罩在朦朦胧胧氛围之中,看来作者既没有想着意刻画李大钊等人各自的眉目、鼻、口等面部神情,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描绘人物之间的情绪交流上。自东晋顾恺之以来流传约1500年的“以形传神”的传统观念,显然在这幅画里找不到,体现在《洛神赋图卷》里甄妃与曹植之间感情交流的画理,在这幅画里也被弃置不顾。胡伟用自己的作品向传统的绘画理论、传统的美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胡伟曾从翻阅三十年代出版的《良友》画报获得一种感觉,当时人物的衣着、状貌、举止都给予他一种历史感,影响所及,产生了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尝试画出这种历史感的味道来。他从有意味的形式导引到画面人物的构想,以超现实的手法作近乎梦幻一般的表现,象征、提示的因素是相当明显的。它并不企图以画面更多的表述宣喻观者,甚至仅仅是给予观者提供一个历史回顾的契机和场景。
《1976年4月5日》的作者张骏说:“在这件作品里,我采用的复印、泼彩、实物粘贴等办法,是我想用现代技法来表现中国青年题材的一种尝试。”(《美术》杂志,1985年7月号)1983—1984年,张骏曾到巴黎进修艺术,对现代艺术作过较深的研讨,因此,在他力图从“参与”这一角度表现“四·五”青年运动时,驱使他从西方现代艺术技法里寻找武器。作品一经展出,从公众对它的赞誉中,也正证明了西方现代艺术并非借鉴不得,甚至会是获得成功希望的通途之一。
《渴望和平》的两位作者也并不避讳他们的观点,他们直爽地说创作这幅获一等奖的作品是得益于罗丹的《思想者》,从中获得启迪。以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将毕加索的《格尼卡》、马奈的《枪杀皇帝马克西米》放进他们的画面中去。这幅画,画中套画,画中画的框子既不着地又不着天,悬在半空中。那位中国少女,穿着白衫、深色的裙子和塑料凉鞋,双腿叉开,双手交叉在两股间,似乎置身于一个跨越时空的紊乱的世界,唯一可以感到安慰的是画面下部,那以树桩与绿色嫩芽象征的生命永存与未来的希望。达利和恩斯特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又一次被运用于表现主题性绘画。从上面极简略的叙述中,读者不难看到获得一等奖的三幅作品,都程度不等地将现代艺术手法运用到他们的作品中并取得了成功。
《在新时代——亚当和夏娃的启示》又怎样呢?作者张群和孟禄丁当时还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二年级学生。对这幅画的争议发生在展出前夕,初评时评选委员会的委员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认为是张好画,十分顺利地通过了。在评奖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种意见坚持将它攒出展览会,拒斥人体艺术,骨子里是封建意识作怪,却又不明言。另一种意见维持初评时的态度,肯定它是一件好作品的立场不变。两种意见争辩的结果是妥协,《在新时代——亚当和夏娃的启示》被允许展出,却失去了本来极有获得前三名奖的希望而被列入鼓励奖的名单里,并被挂在展览厅不显眼的位置。张群与孟禄丁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中国基于种种封建道德伦理的陈腐观念,不敢正视人体艺术,甚至将它曲解、扼杀,……由于对人性的片面理解,动辄与黄色联在一起,这只能是无知的表现。”他们不一定知道评委间的论辩,不幸却被他们言中了。
在艺术处理上,他们在《在新时代——亚当和夏娃的启示》里以新的思维方式与观察角度作了大胆的尝试,他们着眼于用心灵去感应“主观”现实,透过视察表象的现实,去发现隐性的现实,他们说:“艺术家不仅可以以‘唯实’的观察,也可以用‘唯心’的灵性去感应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他们由《圣经》里讲述的亚当与夏娃违犯天条的叛逆行动,引起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思。画面上的亚当、夏娃和当代中国青年男女(包括画面左下方两位作者的自画像)的形象、古长城与现代高层建筑、禁果与时钟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现一种永恒的普遍意义。他们的用心良苦,既要区别于说明性情节绘画,又要不同于单纯满足感官快乐的绘画,还得申明与弗洛伊德倡言的潜意识之间没有甚么关联,最后,不得已为这幅画的构想创作方法按了一个名字,“姑且称之为‘观念艺术’。”这还不够,赶紧交代清楚“不同于现代西方流行的‘观念艺术’或‘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 。”由此可见,现代青年画家真够忙的,不但要会想、会画、会解释,甚至要学会为自己的作品辩护,负担太重了。其实,上文所叙的这一切都可免却,画就是画,不论东方的、西方的,也不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结晶与表现,只要于我今天的创作有用,均可拿来融汇而用之。以超时空的象征手法表现中国青年对未来探究的兴致与想象力,是属于《在新时代——亚当和夏娃的启示》一画的。
倘若我们不去理会上述这些作者们怎样解释自己的作品或者理论家们从另外的角度作何种评论,但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明摆着的,谁也无法回避得了,那就是获得一等奖的三件作品都不是从原有的一种创作模式里压印出来的,它们分属于中国画、油画和版画,它们程度不一地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手法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把西方现代派艺术描绘为艺术垃圾、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精神鸦片等说法,在这些青年人的作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在青年艺术家心理上的撞击力不容忽视,鼓舞着他们大胆地迎接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在这里“洋为中用”不再是外部的字语的诠释,而提供了最新的可以琢磨、探究的实例。
正在展出 What's On
中间美术馆一、二层
Inside-Out Art Museum 1-2F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
The River We Share, From Lancang to Mekong
中间美术馆三层
Inside-Out Art Museum 3F
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
Waves and Echoes: Zhang Qiang and Survey Sheets of Painting Group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