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张蔷一样提问|《艺术青年的节日——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
中间美术馆的三层正在展出“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展览呈现了1986年时任《中国美术报》社长的张蔷先生调研全国艺术发展情况的成果。他设计了《绘画群体情况表》与《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两张表格,发放给全国各地活跃的艺术创作小组与艺术家个人填写,在收到回复之后,张蔷撰写了《绘画新潮》一书,详尽地记述了1985年至1986年间艺术界创作活跃、话语碰撞激荡的短暂时期。
6月6日,我们针对本次展览,开展了“像张蔷一样提问”研究项目,遴选了6位研究员从不同的课题出发,围绕张蔷收到的表格、信件、文章、照片等材料进行调研。当他们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向大家陆续地分享《绘画新潮》一书的文章,通过张蔷的介绍与分析,一同回顾那些1986年活跃在中国各地的创作群体与个人的实践。
“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展览现场
今天我们借张蔷先生的文章向大家介绍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与因为此展而诞生的艺术群体“红色·旅”。“红色·旅”的主要成员包括杨志麟、沈勤、徐累、丁方、管策、柴小刚、曹晓冬、徐维德、徐一晖、赵勤、杨迎生,其中前五位为发起人。他们参加过展览后,发现彼此艺术观比较接近,便成立了组织。张蔷先生在文中详细记录了丁方、杨志麟、柴小刚的作品与思索。由于参展艺术家人数较多,他未能逐一剖析《大型现代艺术展》的参展作品,但也总结了展览整体的观感,浅谈了对江苏地区青年创作风格的看法,这样身临现场的经验亦使本文成为珍贵的材料。
艺术青年的节日
——江苏青年艺术周《大型现代艺术展》
198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青年年,为此,4月在北京《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揭幕,10月于南京举办了空前规模的江苏青年艺术周,推出一大批音乐、歌舞、戏剧、摄影作品,美术方面有《大型现代艺术展》假座江苏省美术馆展出。140多位青年近300件作品参展。七天之内观众逾十万人次,平均每天一万四千人次,破江苏省美术馆建馆以来观众数的日平均记录。
青年艺术周由南京的青年艺术家发起而得到省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包括南京艺术学院、新华日报社、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电视台等十几个单位联合主办,以广告赞助方式筹集资金13万元,得益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们的理解与支持。
诚如《大型现代艺术展》的宗旨之一是为寻求美的新大陆,江苏青年画家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功夫。美在他们的作品里呈现出新的理解,体现在他们各自追求的不同艺术表现里。
红色·旅成员丁方填写的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
丁方当时还是南京艺术学院苏天赐教授的油画研究生,他是《大型现代艺术展》的组织者之一,也送去作品参展。他的组画《城》追求着绘画的坚实感。北方黄土高原赋于他质朴而原始造型美的感受,一座座崮峁使他联想到古埃及金字塔的雄伟,岩壁结构平正,轮廓分明,铮铮铿锵的气势,又使他将秦汉雕刻艺术的恢宏气度与之相连,在他的视觉里,它们不单单是崮是峁,却是中国古文明精神光芒的照射。北方高原古城葭县赋予他日思夜想的创作契机,古城较之高原更具有华夏文化的意味,象征性更为强烈。因此,古城作为丁方的创作母题,宣泄着他的艺术构想。
诚然,他走着现实主义创作路子,但不是理想现实主义,其中没有丝亳的矫饰之情,却有的是真诚与敦厚,他不止于对古代文明的赞颂,意在从古老、永不枯竭的底力里,发掘、整饬民族文化,使之在新时代里得以宏扬。因而,他的艺术表达不囿于欧州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从《静物·鲫鱼》这幅画感受到库尔贝以一颗真挚而坚强的心灵强烈关注着眼前的最朴实的存在,从而体验在画面上一种安稳、坚实与永恒的力量和自身存在的意义,丁方还认识到库尔贝的这一精神指向启迪着塞尚,并更加坚实地向纵深发展。从塞尚不厌其烦地画《安布罗瓦斯·沃拉尔肖像》一百遍之多这一事实,丁方理解了塞尚渴望通过反复描绘,找到他所期望表达的境界的心情压倒了一切,追求的依然是坚实。毕加索之所以推崇库尔贝与塞尚,也还是在坚实这一点上。丁方从库尔贝、塞尚到毕加索的艺术坚实感探索中,导引出自己的特殊感受,以自己的生活予以验证,并体现于《城》系列组画《回娘家》、《呼唤与诞生》等创作实践中。
红色·旅成员杨志麟填写的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
丁方说他的《城》是对中国文化反思的象征,其实这一特征也同样属于其他江苏青年画家这一时期的创作的。
杨志麟出展的两幅作品《人是鱼的进化——人喜食鱼》(油画)、《天地悠悠》(中国画),是对宇宙万物间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天地悠悠》在一幅等人高的画面中央画一只与自然物等大的蚂蚁,引起观者许多悬念。《人是鱼的进化——人喜食鱼》缘于作者感受到人的矛盾心理,触发对人类、对国家、对民族的反思。沈勤《师徒的对话》、《贯休的世界》借中国古代宗教为画题,仍不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对超然的“悟”性的褒奖。青年画家们对过去时代的追索与探究,兴许是排遣生活中的烦恼,兴许是渴望着未来。《被背影遮住的一对白鸽和正在飘来的魔方》(杨迎生作)正是力图表达这种人世间知与行的困惑与迷惘的一幅油画。还有任戎的《召唤》也可归入此类创作之中。
《大型现代艺术展》的另一组织者柴小刚的《未竞之渡》、《扶梯上的神秘主义》和《分歧点的原型》之一、之二等油画,隐喻着画家灵魂中的热烈与不确定性,内心深处的撞击的复杂性,他自诩为迷惘人,没有创作一幅杰作的念头,却企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人生乃至对宇宙的情理的思考,运用反复的语言和荒诞的手法表述主观的秘密情思,自由地将积郁已久的困扰释放出来。
红色·旅成员柴小刚填写的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
撇开油画看看江苏青年的中国画,不由得令人觉得传古又诙谐戏谑的情趣相当浓烈。徐乐乐的人物画题着“无忧者,大忧也,大忧者,无忧也”。张小夏的仕女、李琼的《牧笛》等都不乏画家自己的情性表现。朱新建的线条有特殊的韵味,与他创造的古典人物图式相当谐调。张友宪的用线功夫也不逊色,表现江南农村野趣之作的笔墨堪称圆熟。有异于他的画友们的还有他所作的等人大或超人大的白描女人体,以白的确良替代宣纸和绢,勾线的功夫表现得淋漓尽致。
红色·旅成员徐一晖填写的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
江苏青年中国画家们的兴趣并不像油画家们偏执于哲学的思考,他们似乎更专注于从丰厚的古代文人画传统中去寻求、去发现。
红色·旅成员徐累填写的绘画群体成员情况表
我无力也没有必要去记述其余数百件作品的题旨、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各自的特色。参加《大型现代艺术展》的江苏青年画家的创作流向,大抵可以被描绘为他们力图通过不同的哲学思考,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中进行新的探索,表现出与古代东方文明精神的某种共鸣,并赋予现代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来推动当代的艺术进程。因此,注重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拓展,固然是一种选择,但如果不能放眼于世界艺坛,那将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注:由于能力有限,我们未能在展出所有文献资料以前,同相关艺术家逐一取得联系。如果您不同意这些资料的披露,或对展览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编辑:朱雅楠
摄影:房永法
正在展出 What's On
中间美术馆一、二层
Inside-Out Art Museum 1-2F
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
The River We Share, From Lancang to Mekong
中间美术馆三层
Inside-Out Art Museum 3F
巨浪与余音——张蔷与绘画群体情况表(1986)
Waves and Echoes: Zhang Qiang and Survey Sheets of Painting Group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