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展预告|中间实践之“火屿边缘”与“洄游”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2日-2024年1月12日

地点:中间美术馆1层,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美术馆一层的“中间实践”一直致力于呈现艺术领域中的出版实践项目,继来自广州的“漂流书包”开放给实习生编辑书单之后,中间实践第十二期展览的接力棒交给了李若虹、刘欣玥。她们根据自身的阅读经历和兴趣,选择了两个主题同大家见面,分别是“火屿边缘”(The Edge of Volcanic Islands)与“洄游”(Migration)。双展中21本读物分别以文字与图像的方式,深潜到个体与集体记忆的深处,钩织与观者的情感联结,倾听不曾为人称道的低喃回声。同时,本期“中间实践”也与当前展览“意义”一起,以不断触摸我们自身边界的方式在经验的缺口与共鸣中重新看见彼此。

 

在展览“火屿边缘”中,“火山岛”(volcanic island)的地质学概念暗示了展出内容兼具弥散的形态与灼热的体验。展陈作品来自te magazine、51人、浦口工厂、迦梨kali、虛無檔案鄉等出版组织与小组,以及常羽辰、张心怡等艺术家的个人项目,这些作品纷纷关照主流叙事边缘的业已失落的他者境遇,通过“另类”的存档实践而获得了去中心形态。从地缘政治到具身创伤,其书写如羽如芒,或为疗愈,或为抵抗,拆解连续性历史的神话,引发我们思考全新的、非排斥性的档案学何以可能。


与此同时,展览“洄游”选择向内心回转,以空间和物的抒情法追溯个体生命的缺憾与丰盛。“洄游”(migration)原指鱼类从某一水域原路游回栖息地的现象,该展以此为喻,以影像为媒,试图呈现出人自身的“洄游性”。当沉睡已久的影像轻柔地发出呼唤,牵引观者走入故人的居所,或是翻阅往昔的相册,封存在记忆深层的人与物便重新淌入时间之中,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琐碎与痕迹是我们汨汨流动的心源。






火屿边缘The Edge of Volcanic Islands

策展人:李若虹


“火山岛” (volcanic island)原指火山起源的岛屿,其中部分低岛是由珊瑚礁附着于沉没的火山上构成。本展览以“火屿”为名,所涉内容大多具有离大陆的去中心形态,关注被排斥在主流叙事边缘的、浮动在海体表面的微芒,拆解坚固的连续性神话。同时,异质记录往往如休眠火山,业已爆发或具有爆发的潜能,与其说这些曾经的“热点”因冷寂在历史地质层之下而鲜有人问津,不如说正因无人问津才被长久静默,而在展陈的出版物中,影像、书写、口吻被重新排布,在坚固与脆弱、确切和流变、虚构和真实的掩映之间织就记忆,当名与姓得到重认,熔岩喷涌与冷却的时刻便可能再次激活,令观者迎接“记忆的灼痛”(la memoire brule)。图像和文字之中能量流的传递,或可重新建立起我们彼此之间的联结,并从私人书写通向新的公共地带的开辟。



Yia Vang《离散之谱-美国苗族的家常菜》,《te》第一期“失落的协会”内页



《te》年刊采用杂志展览的方式,择取日常中无处不在的物质或非物质,从艺术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挖掘,以此轻柔而精准地切入事件发生的场域,探讨地缘政治等内容;在新加坡青年作家亚非言在《马来素描》中以微型小说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当地少数族群的生活现实;启发于马来语言的无政府主义特征,常羽辰用形态多样的珊瑚编成《珊瑚辞典》;从语言符号转向身体记号,《有刺》展现了南岛族群女性受到的文化规训,《碧曲口述》则道出异数兼寻常人的探索。



《我们被夹在两道风里:海岛游击接力共写》书影



协作书写亦或个体创作都是岛链的连接方式。浦口工厂组织的海岛接力写作和“打口教育”、“母亲的选择”等项目都通过共同书写,敲打出多重路径来构筑自由迁徙的网络,填补主流叙事与个体经验的裂痕,而更杳的诗集《创业河》转向发生在南京创业河畔的内在体验,勾勒生活中的流动与阻滞。



《潮汐图》封面



在小说创作中,《潮汐图》诉说19世纪岭南风土,从珠江水上人家几经辗转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以1945年台湾“三叉山”空难与山难的史实为背景,《成为真正的人》展开有关尊严与自我的故事;《流俗地》发生在马来锡都世俗小城里的平淡生活,牵引着的个人命运与徙家流落,《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展露战后越南移民家庭的青年的具身之伤,这些真挚哀切的生命经验形同“幸存者的艺术”。



《无苦无忧》内页



火屿之链是零落着的、不可归档的经验。“Archive”对应的中文词汇“档案”作为满语“dangse”的音译,最初指萨满教仪式的道具,它的重要性也由族群记忆所赋予。口述、录像、笔迹等存档形式同记忆密切相关,迦梨kali出品的《艺术档案(库)的可能与不可能:亚洲的理论和经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新档案库的产生、展览实践与社群参与,StepBackForward.art项目尝试为新兴艺术家搭建档案碎片组成的平台,艺术家书《无苦无忧》通过收集多体裁的档案素材,重构与重演20世纪上半页满洲的公共历史与私人记忆。


《艺术档案(库)的可能与不可能:亚洲的理论和经验》内页



此次展出的多数出版实践启动于疫情之后,直面他者的质询并在漂泊中寻找着落点。展览的出版方与写作者来自广州、南京、马来西亚、香港、北京、纽约等地,向外释放关心,向内倾听回响,当星罗棋布的岛屿如非同一性的“星丛”(constellation)在夜空浮现,那些闪烁之词重新获得声音和温度。




洄游
MIGRATION


策展人:刘欣玥



“洄游”(migration)原指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某些鱼类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的时期从一个水域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的现象。“洄”为回溯、回望;“游”为游走、探寻,作为人类,我们同样具有洄游性 ,“洄游”是故土的召唤,或是我们对亲密记忆的梳理,亦或是面对离别时的释怀。在此次书目里,我选取了5本以摄影为主要表达媒介的艺术书,创作者们对物件、空间、记忆等进行回溯,以此探寻自我与家庭、自我与家人、自我与世界的情感连接,在这些个体记忆的影像建构中,镶嵌着我们每个人共通的集体情感。



《洄》,汪滢滢

 


在汪滢滢的同名摄影书《洄》中,那些带着疏离感的,局部的、不完整的影像,象征着对故乡和家庭残缺的记忆。面对这些残缺,汪滢滢踏上了返回阔别40年之久的出生地“馆陶”的“洄游”之路,试图用影像探访原生家庭尚未完整的线索,以完成对亲密关系以及自我身份的认知。《暗涌》里严佳林在面对舅舅、外公、外婆的相继离世,同样回到三人生前最后出现的地方,想要重新找回那些他们存在的感受和痕迹…...回到人的出生地——呼应了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的“恋地情结”,“人对环境的反应可以来自触觉,即触摸到风、水、土地时感受到的快乐。更为持久和难以表达的情感则是对某个地方的依恋,因为那个地方是他的家园和记忆储藏之地,也是生计的来源。” [1]

《暗涌》,严佳林



段义孚同样提到“某个人所拥有的物品是他人格的延伸,贬低了那些附属物的价值就等于削减了他的人生价值。”Grandma’s Treasure 用类型学的摄影手法整理了那些老房子里亲人的旧物,通过对物件的“洄游”,来追溯家中几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这些旧物反映着人自身,也蕴含着物体本身作为记忆与永续希望的一种存在方式。铃木萌在SOKOHI 里,她开始记录父亲患病后的日常,同时不断整理家庭档案的照片和父亲的旧笔记,试图呈现患青光眼后的父亲观看世界的方式…...吴为在《芬芳一生》中,回到老人居住了十七年的空间,通过大量整理并记录他们留下的遗物,看见老一代人的个体生命历程。空间和地方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性或地理性的存在,而成为主体性弥散的空间,是召回乡愁和投注未来性的记忆储存之所,成为一代代人在新的探索与怀旧之间沉潜往返的中间物。

 


《SOKOHI》,铃木萌



较之于宏大叙事倾向的去个体化,艺术家通过个体叙事实现历史和记忆的“洄游”。“我们关注记忆, 不仅是为了‘对抗遗忘’, 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 [2]希望透过这些书籍,这提醒着我们,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园和亲情永远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支点,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探讨了生命和爱,和解与告别。

 

 

[1]《恋地情结》,段义孚著,志丞、刘苏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

[2] 杜威·德拉埃斯马:《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鸣谢


BANANAFISH、Burning Archive、假杂志、梦办、Pentimento、浦口工厂、虛無檔案鄉、51人


注:按首字母排序。


策展人 


李若虹‍‍

中间美术馆研究与展览部实习生,当下较为关心如何触发新的图像、新的思想、新的行动的可能性。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艺术学硕士学位,本科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刘欣玥

中间美术馆研究与展览部设计实习生,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海报设计:刘欣玥

图片版权为作者与艺术家所有




正在展出 What's On


北京中间美术馆

Beijing Inside-Out Art Museum

意义

Meaning


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与杨雨澍艺术中心

Zhao Wenliang & Yang Yushu Art Centre

教我如何不想她——赵文量绘画中的“母亲”

How Can I Rid My Mind of Her: "Mother" in Zhao Wenliang's Painting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