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湖大教授的坚守!
每年春天,都有一个特殊的快递
从云南省基诺族乡亚诺寨寄来
基诺族为感谢他不离不弃回访调查
从不间断送来土特产
他40年里目光始终不曾离开
在发掘和挽救这个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
也见证了基诺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
他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
岩石背后的寨子
基诺族1979年才被国务院认定,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学等都是靠族人口口相传。在基诺语中,亚诺寨意为“岩石背后的寨子”,它处于基诺山海拔最高的地区,背靠基诺族的神山解卓山一侧的陡峭山峰。基诺族人散居在原始森林中,以种植稻谷、茶叶等农作物为生,狩猎和采集是其重要的生计补充。
郑晓云当年要在这里完成的毕业论文课题是《长房与亚诺寨的父系大家庭》。20多天的实习里,郑晓云与村民同吃同住,领略到了神秘的基诺族文化。但大山的极度贫瘠,也让他的内心充满疑惑:什么是基诺族的现代化?这里何时才能实现现代化?
人文学者的“实验室”
有同事从城里过来,原计划在村寨住一阵子,然而第二天一早,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有老师上山看望郑晓云时也感到惊讶:“你竟然能待这么久?”郑晓云却只嫌自己待得不够长。他觉得,就像理科生需要实验室,人文学者也需要长期在一个基地做研究,基诺山就是天然的“实验室”。
此后,他展开了对基诺族村寨的回访调研活动。40年来,基诺山的40多个村寨,他都走了个遍。每年在基诺山的日子,长则几月,短则几天,郑晓云与基诺山四代人都结下了深厚友谊。
在基诺山读一本“大书”
基诺族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规律与汉族人差异较大,由于饮食卫生问题,胃病在基诺族人中普遍存在。郑晓云每次进山都要带上一大包药品,有专门缓解胃痛的,还有退烧的。
在与基诺族人的长期相处中,郑晓云越来越觉得对少数民族文化应有正确的定位。比如基诺族信奉“万物有灵”,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各民族文化都应该得到认同,不应该被人为分割为先进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
基诺族的狩猎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平均观念。猎手们不论是猎到一头野猪,还是一只小鸟,都会平均分配。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原则。基诺族人坚信,只要大家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扶持,便可抵御一切灾难。
当基诺族人推心置腹地对待他,将其风俗习惯、生活习性甚至恋爱点滴都展现在他面前时,郑晓云觉得自己在基诺山读了一本“大书”。
搬迁时,村里最先恢复的是学校
在调研过程中,郑晓云发现基诺族人十分积极接受现代教育。在跟访曼伞小寨的搬迁过程中,他看到村子里最先恢复起来的临时居所就是学校,村民在空地上打起几条竹凳,挂上学校搬迁时一直带着的黑板,学生们就能坐下来读书了。
#
村主任说:“娃娃们只有读书,才能和外面的社会接触,才能改变目前艰难的生活状态。”这令在临时营地调研的郑晓云十分感动。
一批批基诺族青年走进大学、参加工作,成为家乡经济建设的能手,这都得益于当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如何传承保护基诺族文化是当下的重要课题
社会经济转型中,很多传统文化也在悄然消失。在郑晓云看来,如何传承保护基诺族文化,是当下的重要课题。除了音乐舞蹈、手工技艺这些文化形式的保存,还需有风俗习惯、价值风尚的传承。
郑晓云始终认为,一个学者应将科研扎根在田野里,把足迹印在大地上。在基诺山调研时培养的田野习惯,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他总是要“去现场看一看”。
2019年,基诺族宣告整族脱贫。今天,绝大多数基诺族群众告别了茅草房,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子。村寨修了公路、通了电,很多家庭拥有小汽车和现代通信设备。
#
”对于人口较少的民族来说,基诺族树立起的是一个通过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互相作用实现发展的样板。”郑晓云说。
40年时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
而郑晓云却见证了
一个民族村寨沧海桑田的巨变——
1983年,他第一次穿过森林、走进村寨时
追寻的课题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
今天,基诺族富足的生活正是
为这个时代写下的最好注脚
也是对基诺族人勤劳、智慧的最生动阐释
近期发布
RECENTLY RELEASED
图/部分来源新华社
文/中青报 杨歆曼 雷宇 略有删减
编辑/记者团 张露露 高文静
责任编辑/向正鹏 审核/刘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