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年来,松山湖秉承“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荔枝林水库,到科技产业园,再到国家级高新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数次飞跃。
2021年是松山湖建园20周年,也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的开局之年。
面向新征程,松山湖在新赶考路上如何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开新局谱新篇》专栏推出系列述评文章,从“五个坚持”切入,全面解码松山湖建园20年来以创新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及独特路径,探寻松山湖在改革创新再出发中如何开新局、谱新篇,为进一步彰显“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作出更大贡献,为东莞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接续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创新引擎支撑。敬请垂注!
在过去,许多城市遵循“产城人”的发展逻辑,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如今,创新驱动发展对人才的刚需愈发强烈,“人城产”的逻辑转变趋势正日益明显。
作为一座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底色的城市,20年来,松山湖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积极探索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进阶密码,将松山湖打造成一座“让人一见钟情”且“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展示出了“人城产”融合的人才生态新气象。如今,这里引才主体百花齐放,人才政策持续增效,还有“优享松湖”等人才服务品牌成为全市的标杆,高水平、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美丽的松山湖(卫柏辉 摄)
12月6日,《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 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重磅发布,松山湖“1+N”系列人才政策体系逐步成型。站在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新起点上,松山湖将进一步彰显人才“磁吸效应”,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新世纪之初,东莞要“腾笼换鸟”,制造业要升级换代,松山湖应运诞生于“再造一个‘新东莞’”的梦想与期盼当中。彼时,它的目标与定位,是要建一座“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以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现代化新城”。“松山湖不是纯粹经济发展逻辑下的产业园,而是具备社会学属性的新城。”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看来,松山湖规划建设最本质的出发点,是吸引人才。
2001年的松山湖(李伟兴 摄)
于是,在决策者和规划师的共同构想下,建园伊始的松山湖,早早就确定了“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它的建设重点不仅是“打基础、造环境、树形象”,还要“聚人气、建新城、出效益”。希望可以借助思想与技术交流所催生的创造力,为东莞的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赋能。2001年下半年,作为“处女地”的松山湖仅有30多号人。部分是五湖四海而来的年轻人,部分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过来的前辈。“想在一个全新的地方干出点成绩”,成为他们共同的动力与期待。
毫无疑问,对于一座新生的城市而言,远远不够。 这时的松山湖求贤若渴,并推行“产城人”同步走的策略。广发“英雄帖”是第一步。当时,松山湖通过公选招聘了一批优秀海内外人才,并从全市各部门、各镇街吸引了一批优秀骨干。到了 2002 年,松山湖管委会成员已经有100多人,平均年龄 40 多岁,大多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顶尖名校。高素质的早期建设者,为加快松山湖发展步伐奠定了基础。正当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新的人才探索已悄然开启。2003年,东莞在松山湖设立东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进一步打开了城市创新创业的发展格局。“我们就选择一个突破点,结果吸引到了十几个项目进入松山湖。经过这个尝试后,我们认为东莞吸引高端人才来此创业和发展还是可行的。”东莞市政协副主席梁佳沂如此表示。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让松山湖逐渐成为海外留学生青睐的创业优选地。如今,高驰运动科技公司创始人牛浩田、广东朗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键等,都是扎根松山湖创业的“海归派”。由此可见,于东莞新梦想中起航的松山湖,在规划建设的起点上就铆定了打造人才高地的航向,正逐渐成为了承载无数创业者梦想的地方。栽好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在松山湖,百花齐放的引才主体格局已成为突出优势。2005年,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落户松山湖,成为园区首个联合市外科研机构合办的科研平台。此后,松山湖持续携手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协同创新,推动园区形成大装置、大平台、大机构串珠成链的发展态势。而这背后,既需要长远独到的眼光、谋篇布局的魄力,更需要咬定青山的定力。
中国散裂中子源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曾表示:“当时我们选址,就跟地方党委政府说明,我们这个项目不会直接带来GDP,但我们有信心将这里打造成为全新的科研创新中心。”在这样的前提下,东莞依然坚持引进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大科学装置的带动下,高端创新资源朝着松山湖这片土地加速汇聚。其中,包括作为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悉心播种的松山湖,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如今,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院人才团队成建制进驻松山湖。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共吸引了近400名高端科研人才长期在莞工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成立仅三年多,已集聚双聘和全职科技人员近1000人。
除此之外,自2005年华为首次投资落地以来,已经在松山湖先后投资建设华为机器、华为大学、华为终端等项目,并吸引了众多生态伙伴的到来。这一现象发生后,就像唤醒了人们“趋光”的本能,数以万计研发人才纷至沓来,深刻改变了园区的人才结构。
截至目前,松山湖拥有总就业人口超过18万人,其中各类国家级人才68名,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2名,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5名,东莞市特色人才299名,基本形成顶尖前沿技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研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均衡发展的人才梯队。然而,“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汇聚八方之才的松山湖,必须将“人尽其用”摆在核心议题的位置,才能让人才留得下、留得久。例如,2010年,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先行先试,率先出台无形资产评估激励制度,极大程度上调动了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如今,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搞科研)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也早已不是新鲜事。赋予科学家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政策的推行,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加包容的科研环境。
为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优势,12月6日发布的《实施意见》则提出,要突出用人主体,实施“一体一策”。未来,松山湖将结合用人单位特点及引才需求实际,给予个性化的引才支持和激励,提升用人单位人才吸引力。当前,国内外竞争的赛道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松山湖紧紧围绕一流环境的创造,尝试着抢占人才先机。
近期,刚结束的2021年粤港澳院士峰会上,上百位院士、专家齐聚松山湖畔,演绎了“最强大脑”的科学碰撞。期间,对标一流的松山湖科学会议全面亮相。中国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表示,人才往往看重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通过优秀的人才,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足以见得,类似高端交流创新活动的举办,不仅是松山湖展示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其吸纳人才的重要支点。
2021年粤港澳院士峰会
站在国家战略平台的新起点上,当松山湖越来越受外界瞩目,园区也持续优化人才服务,通过树品牌、立标杆,充分彰显留才诚意、爱才氛围,让这里成为人才的归依之所。近期,“东莞市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评选结果出炉,松山湖的“优享松湖”人才品牌获评“最佳案例奖”。该项目在市优才卡服务基础上,致力于为园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务便利、美食优享、商住优惠、金融支持、医疗便利等贴心服务。此外,还有咖啡TIME、花艺课堂、红酒品鉴、烘焙课堂、“优才杯”羽毛球友谊赛等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进一步调动园区人才活跃度,丰富人才及其家属的业余生活。“当大家都处于一个身心放松、多巴胺活跃的状态时,就能营造出一个适宜交流的环境。”李群自动化CEO石金博曾如此评价道。
松山湖人才大厦
除了各类活动的开展,优质空间的提供,也是打造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在位于松山湖人才大厦10楼的松山湖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内,这里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拥有产品与人才展示区、书吧学习区、简餐与茶艺区、交流与新品发布区、健身运动区、办公与会议区等配套设施,空间广阔、环境舒适,早已成为高层次人才热门“打卡”的交流空间。
而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这里不仅提供了功能便利的人才公寓、高端专家公寓及青年人才驿站,还设立了松山湖科学家活动基地,形成面向园区科学家开放共享的高品质交流平台。
粤港澳科技交流中心建设效果图
展望未来,聚焦人才所需,粤港澳科技交流中心、松山湖科学公园、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松山湖的城市空间和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一幅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在松山湖畔徐徐展开。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珊珊
审校:黄少宏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聚英才、撑产业!松山湖“改革、创新、再出发”系列政策发布!
▶开新局谱新篇②|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松山湖勾勒未来城市新范本
▶飞跃松山湖20年⑯|协同创富:松山湖功能片区的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