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出发|张国军:打破体制“藩篱”,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编者按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总有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
2022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历史性盛会,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于党、于国、于亿万人民,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松山湖宣传与社会工作局、组织群团局、人社分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共同推出“再出发”专栏,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对话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人物及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代表,展现松山湖在东莞迈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继续勇立潮头、再立新功的作为与担当。










本期关注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人物——张国军。


人物简介:张国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简称:广智院)院长,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董事长。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当选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东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东莞市荣誉市民、东莞市首届十大创新人物等。


孵化高科技企业1000多家,为两万多家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建立创新体制和灵活多元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来莞十余年间,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的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从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到引导企业向园区发展转移,工研院作为较早扎根松山湖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携手与松山湖共同成长。

“我还要培育出一片‘苹果园’,将更多创新成果推向产业化应用,为松山湖输出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张国军说道。

作为工研院的领头人,张国军是东莞致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工研院从30人左右的创业团队班底,发展为拥有600多人研发团队、1000多人工程化团队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累计孵化高科技企业1000多家,自主创办企业73家,为200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从高校教授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团队领头人,张国军身份转变的同时,也见证了松山湖由“园”到“城”的跃升。2021年,在松山湖建园20周年的新起点上,张国军带领下的工研院获评了“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企事业单位”,本人也获评“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人物”,下一步,将继续从前沿创新到产业孵化,为松山湖科学城培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01

走出“象牙塔”,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最初,到松山湖筹建工研院并不在张国军的人生计划里。

2008年,33岁的张国军已是华中科技大学破格提拔的教授,“对于我个人发展来说,如果当时选择继续留校做研究,人生道路将会顺利很多。”张国军说,他立志想要在学术上有更高的造诣,但命运却给他安排了另一个选择。

2008年底,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李培根院士找到张国军,并对他说:“我想了很久,还是希望你能去东莞主持工作……”。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张国军最终服从组织安排,决定南下,“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制造见长的高校,而东莞是全球制造名城,这一点很契合。”

2009年工研院落成使用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驻外的科研平台,张国军谨记工研院肩负推动高校成果在东莞这座制造大市落地转化的使命,推动建设工程化平台,创造工程化环境,打通了“样品-产品-产业”的创业服务链条。其中,他的“苹果论”是最生动的诠释。

“我们学术研究出来的还只是‘青苹果’,好看不好吃,而研究成果转化的过程就是将‘青苹果’变成‘红苹果’的过程,好看又好吃。”张国军认为,工研院要做的就是将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种下“苹果树”,结出成熟的“红苹果”。

十多年间,张国军带领工研院建设了30个科研与成果转化平台,并创造了多个“东莞第一”。例如,建立了东莞第一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东莞第一个国家产学研结合基地、东莞唯一一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引进东莞第一个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颁东莞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设立了东莞科技平台唯一一个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

张国军

针对东莞制造业企业的共性需求,工研院在松山湖建立了设计、检测、测量、知识产权等六大集中式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获得国内外检测资质2000余项,资质居东莞首位,全省前三,为20000多家企业提供了高端技术服务,实现了有品牌、规模化、有影响的技术服务。

此外,针对制造企业研发办公缺乏载体的难题,早在2010年,他推动工研院与松山湖管委会,共同建设松湖华科科技企业孵化园,建成东莞首个国家级优秀(A类)孵化器。

02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吸引力


研究院是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体制机制组建的,其创建的初衷,主要是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工研院就像‘三无’产品,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运行费。”张国军坦言:“建设初期,我们的内心还是很彷徨的,团队只有30人左右,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人心也比较动荡,如何能稳定人心、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成为首要的任务。”

在工研院第一次全员发展规划大会上,

张国军提出新的工研院新发展定位


在东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国军等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国有研究机构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了“有政府支持、有市场盈利能力、有激励机制”的“三有”机制。

此外,工研院还在松山湖率先出台无形资产评估激励制度,“在科研团队孵化企业时,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50%-70%归创造该知识产权的团队所有”。这是工研院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创举,最大程度的保证研发人员的利益,大大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

目前,工研院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1000余人的工程化成果转化团队,先后获批1支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7支广东省创新团队,东莞市特色人才36名,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团队的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松山湖,构成了“院士牵头、专职队伍为主、海外团队补充”的队伍体系,为东莞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除了创新激励制度以外,张国军还提出了“研发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新体系,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团队加盟工研院。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截至目前,张国军已在松山湖打造了“两院一城”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即工研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简称“广智院”)、华科城品牌系列孵化器——松湖华科,为松山湖批量输出高新技术企业。

03

布局新业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当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东莞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着力打造湾区创新高地。工研院作为松山湖乃至东莞市的重要科技创新力量,在这一重要节点上,也有了新的布局。

工研院作为促进机构的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正式成为 “国家队”

2021年4月,凭借领域内的创新优势,工研院作为促进机构的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智院作为重要分支机构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同时跻身“国家队”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其中,为推动东莞打造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研院提出“三链一网”集群促进模式,即通过采取“打造技术创新链”“优化产业发展链”“建设人才引育链”“构建开放合作网”等举措,推动集群在5G材料、终端芯片、关键部件、终端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发要往高处走,产业要往实处走。我们要从‘扩容’向‘提质’阶段迈进。”张国军透露,接下来会继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无人自主技术也在工研院的布局中。包括小豚智能在内,工研院已经开展了无人艇、无人车、核心软硬件等多层次的科研规划。

大功率激光器实验室

“东莞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得非常好,还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创业。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东莞的区位优势突出,松山湖的优势更是明显,是我们发展的好机遇。”

“我会继续坚定自己‘科技创新、产业报国’的初心。”张国军谈到,当前,工研院正参与松山湖的质量提升工程,计划推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强场制造科学中心等重大平台在莞落地建设。未来,工研院将继续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问题,推动研发方向往高处走、产业发展往实处走、空间拓展往远处走、机制改革向深处走,争取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编辑:夏颖燕 张珊珊
责编:张珊珊
审校:黄少宏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
再出发|朱荣远:松山湖是一群人、一个集体的智慧结晶
再出发 | 王恩哥:投身材料领域,架起科技成果转化“铁索桥”
再出发|李泽湘:搭建“科创梦工厂”,探索“新工科”育才新模式
再出发|陈和生:铸“国之重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创新松山湖

好看要点在看哦

Hi,你还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